返回
首页>资讯

狗不嫌家贫前一句(狗不嫌家贫这句话是真的吗?)

时间: 2023-04-19 16:26:23

狗不嫌家贫前一句

前一句是子不嫌母丑。”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句中国人的老话一般是用来教育人不要忘本的。以现实主义来说,一个人从娘胎里出来,到最后走向坟墓,在人的一生中,会经历无数的风霜雪雨、人间沧桑。但无论是发达富贵,还是疾病贫穷,都不会忘了生之养之的父母。

狗不嫌家贫这句话是真的吗?

"狗不嫌家贫"这句话出自: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佚名(明朝) 《增广贤文》

意思是:做人不要忘本,做子女的不要嫌弃母亲丑,即使是一条狗,它也不会嫌弃家里贫穷。人如果对父母没良心,那就还不如一条狗,因为狗还懂得给主人看家。

如果从狗的生活本性上说,其实这句话不一定是真的。迄今为止,并没有科学依据可以证明这一点。狗是一种很常见的犬科哺乳动物,其实对人类并没有贫富之分;因此,狗不嫌家贫,这句话并不完全靠谱。

有科学家认为,狗是由早期人类从灰狼驯化而来,驯养时间在4万年前~1.5万年前,能够延续至今;也可以称: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 狗喜欢人甚于喜欢同类,这不仅是由于人能照顾它,给它吃住。更主要原因是狗跟人为伴,建立了感情。狗对自己的主人有强烈的保护心,这也许就是人们对"狗不嫌家贫"这句话的理解或诠释。 

犬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俗话说"猫找八百里,狗找一千里"。意思是指猫和犬都有惊人的归家本领,能从百里、甚至千里之外返回主人家中。

曾有报道:美国有一对夫妇,带着他们的苏格兰牧羊犬从美国西部的西尔巴顿到东部去,当到达印地安纳州欧鲁克特时,犬走失了。但约过了半年,经过3300公里的跋涉,布满混身伤痕的狗出现在主人面前。对于犬归家能力的生理基础,其说不一。有人认为与犬的嗅觉有关,有人则认为是依靠其灵敏的方向感来完成的。总之,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儿不嫌母丑 狗不嫌家贫下一句是啥?

没有下一句。

是中国的一句俗语,用以说明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家庭出身,也不应该挑剔自己的方面,嫌弃自己的父母,出自佚名(明朝)《增广贤文》。

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表达的意思是做人不要忘本,做子女的不要嫌弃母亲丑,即使是一条狗,它也不会嫌弃家里贫穷。人如果对父母没良心,那就还不如一条狗,因为狗还懂得给主人看家。

意思相近的古话:

1、“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这句话意思是:家里面有了孙子以后,母亲进进出出都没有穿过一件好衣裳。出自杜甫《石壕吏》。

2、“养儿方知育儿难”

“俗语”一词,始见于中国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附褚少孙补写的《西门豹治邺》一文:“民人俗语日:‘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这里的“俗语”一词,是指民间流传的说法。

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

从狭义来看,俗语是具有自己特点的语类之一,不同于谚语、歇后语,但一些俗语介乎几者之间。俗语来源很广,既来自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也和诗文名句、格言警语、历史典故等有关联。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