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经济利润的来源和概念

时间: 2023-04-19 19:46:08

经济利润的来源和概念

经济利润的来源主要有三个:创新、风险、不完全竞争。

创新是指厂商提供新产品、引入新的生产方法和新工艺、采用新原料、开辟新市场、建立新的销售方式和组织等等,由此获得了经济利润。

风险是指某种事件尤其是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当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则风险越大。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决策效果是充满风险的,因此为了促进人们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利润对之进行补偿。

不完全竞争,即一个市场上少数几家厂商独占了某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这时垄断者就可以通过限制产量,提高价格,获得经济利润。

经济利润:是指厂商的收益与它的成本之差,后者包括从最有利的另外一种厂商资源的使用中可以获得的收益。经济利润排除所有者投入和分派给所有者方面的因素,期末净资产与期初净资产相减以后的差额。经济利润,可以表示为投入资本的回报减去资本成本,再乘以资本额。

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有什么区别

一、定义不同

1、会计利润是指企业所有者在支付除资本以外的所有要素报酬之后剩下的利润。

2、经济利润(Economic profit)是指厂商的收益与它的成本之差,后者包括从最有利的另外一种厂商资源的使用中可以获得的收益。

二、计算口径不同。

1、会计利润是企业一段时期内收入、成本、费用即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即:会计利润=收入-成本-期间费用(含:财务费用)。

2、经济利润是企业投资资本收益超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部分的价值,即:经济利润=收入-成本(含:投入资本成本)-期间费用,也可以理解为经济利润=会计利润-机会成本。在企业投入资本大于零时,经济利润永远小于会计利润。

三、成本内涵不同。

1、会计利润作为传统会计指标,主要考虑的是会计成本,会计成本是显性成本,是企业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的花费,即企业购买或雇佣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可以从会计账上查到。

2、经济利润作为现代公司制企业管理会计方法指标,考虑的是经济成本,经济学认为成本是为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的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之和,后者是企业所有者自己提供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的机会成本,是企业在经营某种产品生产时将时间、资产、货币等用于其他用途而损失的最大收益。

四、所基于的利益主体角度不同。

1、会计利润是基于独资和合伙制企业组织形式而建立的,经济利润是基于现代公司制企业组织形式而建立的。

2、会计利润是站在企业所有者利益主体角度的经营成果指标,而经济利润是站在公司这个独立于债权人和投资者的“人格化”主体利益角度而产生的。

——会计利润

——经济利润

企业的利润来源有哪几种

企业的利润来源的种类:
1.营业利润
企业的营业利润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营业额)扣除材料或商品采购成本、人员工资、设备损耗与折旧、营业税金及附加、增加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之后的余额。
2.企业金融利润(投资利润)
是企业长期投资收益和短期融资收益与有关费用的差额,反应企业长期投资、短期借贷等各项金融活动的经济效益。
3.营业外利润
是营业外收入与支出的差额,反应企业营业外收支的平衡情况。
4.利润总额
是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的最终成果,是企业主营业务、其他业务、对外投资、营业外业务各环节经济效益的综合反映,也是我们对企业获利能力和投资效益、利润分配等进行分析的主要依据。

经营利润与经济利润的区别

一、利润来源不同

1、经营利润实际上来源于资本家购买的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表现为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所带来的增加额

2、经济利润(Economicprofit)排除所有者投入和分派给所有者方面的因素,期末净资产与期初净资产相减以后的差额。经济利润,可以表示为投入资本的回报减去资本成本,再乘以资本额。

二、收益不同

1、经营利润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表现为商品价值超过成本价格的余额。

2、经济利润(Economicprofit)是指厂商的收益与它的成本之差,后者包括从最有利的另外一种厂商资源的使用中可以获得的收益。

三、计算公式不同

1、经营利润=毛利-经营费用

2、经济利润=(投入资本回报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投入资本额

企业的目标应是长期的经济利润最大化,而不是投入资本回报率(ROIC)最大化

——经营利润

——经济利润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