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军(中)、金娜克(左一)做客《甬上名医大讲堂》节目。
秋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11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仁济心血管学学科带头人,上海仁济医院宁波医院(宁波市杭州湾医院)党委书记兼执行院长卜军、上海仁济医院宁波医院心内科主任助理金娜克副主任医师做客《甬上名医大讲堂》,向网友们科普心血管疾病预防、治疗方面的知识。
心脑血管病人不适合春捂秋冻
“近期门诊患者中,血压控制不佳,心绞痛频发的患者比例明显增加。”卜军表示,秋冬季节,由于昼夜温差大等原因,也是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他指出,这是因为气温降低会刺激机体血管收缩,血管的收缩会升高血压,会使原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血管堵塞,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不少网友关心,春捂秋冻是否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对此,卜军表示,春捂秋冻能激发身体逐渐适应炎热及寒冷的环境,预防多种疾病。但是春捂秋冻并非人人适合。秋季早晚温差大,使患者感冒、感染,进而加重基础疾病,严重者可诱发心衰、心梗、脑卒中等。此外,气温变化剧烈时,人体血管容易收缩、痉挛,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甚至部分管腔闭塞,最终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及心绞痛。老年人对外界环境变化适应差,秋冻更容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因此建议心血管高危人群,特别是老年心血管病人在秋冬季及时增添衣物,不要盲目秋冻。
不健康生活方式要改改了
急性心肌梗死是让很多人都觉得凶险万分这个词。卜军介绍,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血管急性闭塞,导致了心肌缺血、坏死。冠状动脉血管供血范围越广泛,闭塞时间越长,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肌坏死面积越大,对患者的急性期影响和长期影响也越大。
这四类人群是急性心肌梗塞的易发人群: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高血脂患者以及抽烟人群。
以前总觉得急性心肌梗死是种老年病,现在经常能听到年轻人发生心梗的消息。宁波市杭州湾医院近期也接诊了21岁的女性和23岁的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卜军表示,患者虽然年轻,仍存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可能。年轻人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
一是具有遗传性的高危因素。比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高血压病史、家族性冠心病史。这种情况下,患者虽然年轻,但具有较高的冠心病发病率,如果没有积极治疗,很容易发展至急性心肌梗死。
二是后天因素影响。主要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比如久坐、缺少运动;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大量吸烟、酗酒;长期持续精神紧张、喜食高脂高糖饮食及肥胖……这些因素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衣食住行中,饮食和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卜军建议市民尽量做到低脂饮食,尤其是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高血压患者要做到低盐饮食,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多吃鱼类和新鲜的蔬菜水果,日常注意多喝水。
他提到,睡眠不足,作息不规律对心血管危害较大。临床发现年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具有熬夜习惯,经常在零点以后睡觉,或者睡眠时长经常不到6小时。
“宁波人饮食习惯偏咸,盐分摄入多,偏爱进食富含高胆固醇的海鲜,这些对心血管不太友好。”金娜克提醒大家要注意不要摄入过量的盐分及高脂膳食。
突然出现这些症状要当心
有网友关心,急性心肌梗死的征兆就是表现为胸痛吗?
卜军介绍,急性心肌梗死并不一定都会胸痛,胸痛也有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之外的疾病,比如主动脉夹层、急性肺动脉栓塞等。
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前的数小时,甚至数天前,可能出现一些不典型的先兆症状,甚至是以不典型症状为主,胸痛并不明显。出现以下先兆就要及时就医了:颈部、嗓子难受,上肢和左肩痛,持续后背痛,持续上腹痛、牙痛或下颌痛等。
他提醒:“原心绞痛近期发作频繁或者加重、新发心绞痛、胸痛持续时间超过20分钟等病人,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一旦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间就是“心肌”,就是生命。
据介绍,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120分钟内打通堵塞血管,绝大部分心肌可免于坏死,而心肌再灌注治疗每延迟1小时患者病死率将增加10%。
在救护车到来前,病人和家属可以做什么呢?卜军建议:胸痛症状如持续不缓解,及时拨打120;等待救护车期间让病人静卧,不要让病人过多活动;如果病人出现心脏骤停,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
他提醒,这些事不要做:
一是先缓一缓。心梗的黄金急救时间是2小时,不要想着自己感觉还好可以再“扛一扛”,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二是自行开车去医院。
三是坚持要去大医院。
四是做支架犹犹豫豫。如果医生建议及时开通血管,植入支架,要相信医生的判断。
卜军表示,急性心肌梗死只要治疗及时,完全可以挽救生命,病人可以和正常人一样起居生活。目前,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方式主要有3种:药物溶栓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也就是常说的“放支架”)和搭桥手术。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急性心肌梗死可能复发。手术后,如果没有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服药不规律、没有遵医嘱治疗等,都会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复发。
记者任诗妤王颖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