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又到了“狂炫”柿子的时节?医生提醒:食用不当很可能引发胃结石

时间: 2023-11-05 10:01:15

又到了柿子大量上市的季节。柿子不仅果肉剔透,口感香甜,还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丰富的营养价值。不过,专家提醒,柿子虽好但不能贪多,如果食用不当,很可能会引发胃柿石症。

“柿石是消化系统胃部常见的结石之一。”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李慧告诉记者,因为柿子当中富含鞣酸,如果进食过多,在胃酸较多的环境下,鞣质与蛋白质结合成鞣酸蛋白,再与胃中未消化的残渣或纤维粘合在一起,会形成石块状的物质(胃结石),“包括黑枣、山楂,过量摄入这类富含果胶的食物,也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李慧介绍,临床上,胃柿石症一般多见于消化功能较差的人,如中老年人、胃轻瘫、糖尿病患者等,病症一般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图源 视觉中国

70多岁的胡奶奶患有老年痴呆以及心功能不全等多种基础疾病,有天突然胃部不适,这可把家人吓坏了,赶紧将其送医。“起因就是胡奶奶乘着家人不注意,一下子吃了很多柿子所致。”李慧说,“她的胃中已经形成两块‘石头’,考虑到胡奶奶的基础疾病和不稳定情绪,其中一块结石在内镜下分割后自行排出,另一块结石配合药物治疗以及喝可乐加速排出,其间还需服用抑胃酸药、黏膜保护剂。”大约两个月后,胡奶奶复诊发现,结石均已消失。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相比于急症,慢性的胃柿石症一般前期不易察觉,患者往往形成了胃溃疡,甚至小肠梗阻,出现强烈不适感才引起重视。50多岁的马先生,一直喜欢吃柿子,虽有胃部不适,但一直当做消化不良,直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才前去就医。

“他来就医时,我们胃镜已经无法处理,最后只能进行外科手术。”李慧告诉记者,胃柿石在胃内摩擦胃壁会造成炎症、糜烂甚至溃疡的形成,导致胃部不适、腹痛、恶心呕吐,严重的可导致胃出血及穿孔的发生。胃内的柿石一旦无法及时取出进入小肠则可能会引起肠梗阻,此时会导致剧烈的腹痛、发热伴有停止排便、排气,若不及时手术则可能会危及生命。

专家提醒,老百姓日常食用柿子应注意这四点:第一,不要空腹吃,酒后、饮茶后也应尽量避免食用;第二,不要和高蛋白同食,比如螃蟹、虾等;第三,胃动力足或者消化功能较差的人,尽量少吃或不吃;第四,一次不要吃太多,成年人一天一两个为宜。

“如食用柿子后出现胃胀、胃痛、消化不良等情况,应尽快前往医院检查治疗,以免病情加重。”李慧强调。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梦航

编辑:徐郁华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