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燃烧的三个阶段:
1、固体成为汽态上升;
2、燃烧;
3、熄灭。
发生燃烧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1、要有可燃物;
2、要有助燃物质;
3、要有一定温度,即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
当这三个要素同时具备并相互作用时就会产生燃烧。
按时间来分,燃烧分三个阶段:A起火阶段——5-7分钟内,是扑灭火灾的最佳时间;
B蔓延阶段——7-15分钟内;
C扩大阶段——15分钟以上。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燃烧过程中,燃烧区的温度较高,使其中白炽的固体粒子和某些不稳定(或受激发)的中间物质分子内电子发生能级跃迁,从而发出各种波长的光。发光的气相燃烧区就是火焰,它是燃烧过程中最明显的标志。
由于燃烧不完全等原因,会使产物中产生一些小颗粒,这样就形成了烟。
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通常看到的明火都是有焰燃烧:有些固体发生表面燃烧时,有发光发热的现象,但是没有火焰产生,这种燃烧方式则是无焰燃烧。
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
但要导致燃烧的发生,不仅需要满足三要素条件,而且需要三者达到一定量的要求,并且存在相| 互作用的过程。因此,燃烧的充分条件可进一步表述为:具备足够数量或浓度的可燃物;具备足够数 |量或浓度的助燃物;:具备足够能量的引火源:上述三者相互作用。
可燃物
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燃物。
二、助燃物
凡是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如广泛存在于空气中的氧气。在一定条件已经具备,燃烧仍不会发!
条件下,各种不同的可燃物发生燃烧,均有本身固定的最低氧含量要求。氧含量过低,即使其他必要
三、引火源
使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热源(能源)称为引火源。常见的引火源有下列几种:
(1)明火。明火是指生产、生活中的炉火、烛火、焊接火、吸烟火,撞击、摩擦打火,机动车辆排气管火星、飞火等。
(2)电弧、电火花。电弧、电火花是指电气设备、电气线路、电气开关及漏电打火,电话、手机|等通信工具火花,静电火花等。
(3)雷击。雷击瞬间高压放电能引燃任何可燃物。
(4)高温。高温是指高温加热、烘烤、积热不散、机械设备故障发热、摩擦发热、聚焦发热等。
四、链式反应自由基
自由基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化学基团,能与其他自由基和分子起反应,从而使燃烧按链式反应的形式扩展,也称游离基。
大部分燃烧的发生和发展除了具备上述三个必要条件以外,其燃烧过程中还存在未受抑制的自由基作中间体。多数燃烧反应不是直接进行的,而是通过自由基团和原子这些中间产物瞬间进行的循环链式反应。自由基的链式反应是这些燃烧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的物理现象。
因此,完整地论述,大部分燃烧发生和发展需要四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利链式反应自由基,燃烧条件可以进一步用着火四面体来表示。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