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知晓宝玉将娶宝钗,这本是她数年的心病,只求速死以完此债。贾母探望,知其不好,预备后事,责备黛玉不知本分。凤姐建议宝玉娶亲之事更为重要。凤姐骗宝玉欲娶黛玉,宝玉大喜。凤姐将娶亲之事与薛姨妈商量,薛家只得答应。
此间,薛蟠被判误杀,用银子赎了。薛姨妈不将娶亲大办,只和贾家操办。王夫人将过礼的物品交与贾母审阅,贾母派人告知薛姨妈不要虚礼。黛玉之病日重一日,鸳鸯忖度贾母近日待黛玉差些,就不禀告,于是贾府众人都不过问,只有紫鹃一人。
黛玉烧了诗本子和娟帕子,紫鹃恨宝玉之心,紫鹃回
对于这句话后的省略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
下面小表一下个人意见:
二玉之间的爱情,从根本上讲来源于一个神话“木石前盟”,黛玉在高鹗笔下“焚稿断痴情”可以说是相当出色的一段。但是却完全歪曲了曹公之意,仅凭个人拙见来续写。黛玉与宝玉之间的爱情超出世俗之见,而升华到一种精神上的相互欣赏,从心底里的一种理解。黛玉虽然平时比较小心眼,但是到她知道自己即将魂归离恨天的时候,她应是从心底里希望宝玉过的好,可以很好的快乐的生活下去。同时又深知宝玉的潦倒不通事务,愚顽怕读文章,必定不能自己照顾自己。而自己死后,宝玉定不独活于人世。所以要想宝玉能够继续生活下去,就必须要有一个人照顾,而这个人非宝钗莫属。就算宝玉真的像高鹗所续写的那样,有死前的一段话,也应该像“我死之后你要好好爱惜自己,与宝姐姐结婚。千万不能寻了短剑,那样便辜负了我对你的一片痴心了……”之类的话。所以即使有“宝玉,宝玉,你好……”后面的省略,也是像“你要好好的照顾自己,好好的活着”之类的言语。而从高鹗续的内容来看,全看不出这一点,竟全是一腔的怨恨,悲愤!
以上纯属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红楼梦》第九十七回,黛玉焚稿概括如下:
王子腾进京途中死。王夫人悲女哭弟,为子担忧。贾政被能放了江西粮道。老太太要给宝玉冲喜。贾政担忧没了宝玉,年老无嗣。贾母说宝玉和宝丫头合该好来。凤姐献“掉包儿计”。黛玉从傻大姐那里得知宝玉娶亲消息,去问宝玉,两人傻笑,独自回屋。
黛玉吐血,贾母、王夫人去看,黛玉说老太太白疼了她了,老太太说黛玉若有心病,她也没心肠了,白疼了黛玉了。薛蝌向薛蟠征求宝钗出嫁的意见,薛蟠很知礼地同意按母亲的意见办。黛玉焚诗稿。紫鹃找贾母未见。李纨说黛玉只有青女、素娥可比。宝玉成亲,贾政远行。
《红楼梦》该回主要人物简介:
1、林黛玉——金陵十二钗之冠。林如海与贾敏之女,宝玉的姑表妹,寄居荣国府。她生性孤傲,多愁善感,才思敏捷。她与宝玉真心相爱,是宝玉反抗封建礼教的同盟,是自由恋爱的坚定追求者。她是书中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象。
她美得让人由衷地心疼和爱怜,更具艺术魅力的是她无与伦比的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世界。她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有多方面的才能,身上还闪耀着追求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的朴素的民主主义思想的光辉。
2、贾宝玉——荣国府衔玉而诞的公子,前世真身为赤霞宫神瑛侍者,现世贾政与王夫人之次子。他作为荣国府的嫡派子孙,出身不凡,聪明灵秀,阖府捧为掌上明珠,对他寄予厚望,他却走上了叛逆之路,痛恨八股文,批判程朱理学,给那些读书做官的人起名“国贼禄蠹”。
他不喜欢“正经书”,却偏爱《牡丹亭》《西厢记》之类的“杂书”。他终日与家里的女孩们厮混,爱她们美丽纯洁,伤悼她们的薄命悲剧。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