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找水深后调漂的好处:
1、鱼线在水中是有浮力的,而鱼线的密度不可能和水的密度完全吻合,这样先找水深后调漂就会把鱼线的浮力对漂的影响降到最小。
2、先找水深后调漂,找到的这个水底是实际意义上的水底。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当鱼离底时,就会在浮漂的调目上有明显的变化,便于钓鱼人判断。如果是半水调漂,必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困扰,所以应该养成先找水深后调漂的好习惯。
准确的说是要先粗找水深,然后在接近水深的水线长度(半水)离底调漂,再开始垂钓找底找口。
原因是:
1、不论哪种调钓方法,调漂都是要离底的,不找水深(铅皮到底)就开始调漂,其结果是错误的;
2、过分离底时,调出的浮漂目数不准,一般是偏高,如3米水深时,我们在1米水深调漂,待垂钓3米水深时验漂会发现,调目很可能是2目甚至是一目;原因是钓线重量和水的流动状态影响调漂结果;如果在2米5或2米8处调漂,目数变化不大;
因此说,粗找水深再离底调漂,然后垂钓是常规也是正确的做法。
当然先找底然后进行调标!都不知道施钓水域的水深多少凭什么调标?因为水线会吸水还不算自身的重量,不找底就会把标调错!
关键词:1、找底方法:钩上挂一块铅皮,大于浮标浮力的重量,然后让浮标露出水面一目即可。
2、半水调标:必须在施钓水域调标,不能有水体对流和风浪的前提下进行。你所钓水深减去30厘米左右的深度。即鱼钩离底30厘米进行调标。这样才能接近调标的准确性。
适合新手和休闲钓的调标方法:双钩半水调校,其中一钩挂饵,调水平,就是浮标的末端和水面齐平——通过加减铅皮来实现。然后双钩挂饵,将浮标沿主线,不断向上移动,使浮标露出水面1--3目即可。1目灵敏、2目不灵不钝、3目钓钝。要求两饵大小基本一致,与平时使用的大小也要一致。要求在没有风浪和水体对流的施钓水域调试。本方法不适合浮钓。
调标还要讲究对象鱼(即目标鱼)、施钓水域、鱼的开口活跃度来定夺。有钓水皮、半水钓、钓翻身、钓过程、同场竞技、也有主攻深水底部的还有海钓的阿波系等,对浮标的种类、型号、规格和调试方法都有决然不同的要求。
本人回答全部原创,如需转载请事先征同意,并注明出处和原创Anatta 谢谢!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