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晴雯应该是贾母放在宝玉屋里的小秘书,要随时汇报工作。晴雯一进大观园工作就已经被划定了,绝非简单的仆役;贾母让她过来就是为了让她做自己的耳报神,以便于了解宝玉以及和宝玉相关的一切情况;
2、晴雯心灵手巧。众所周知,晴雯两三寸长的指甲在手,用袭人的话说,晴雯懒得横针不动,竖线不拈,整部书始终在说晴雯心灵手巧,心灵倒是有不少的描写,真正手巧的是病补孔雀裘那一回里的精彩演出。
晴雯在红楼梦中是比较特殊的一个角色,尤其是在一种丫鬟中,都是最为出彩的一个,我认为不仅是贾母比较宠她,即便是作者曹雪芹先生也是比较宠她的,这从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出来,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可能跟她的性格和外貌都有很大的关系。
首先在外贸商,晴雯在一众丫鬟中是最出色的,在书中也被称为是府中长得最标志的丫鬟。甚至描述她长得与林黛玉有几分相似,可想而知在,这在整本书中,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了。长得好看的人自然会更招人喜欢一些,即便是在封建社会的大家族中,颜值高的丫鬟总是等级要高一些,所以贾母更喜爱一些也是正常的。
其次,请晴雯的性格也是讨喜的。首先她虽然是一名丫鬟,但是她却是独立自主的人,也就是说她一直在用行为捍卫自己的尊严个人格,并没有被丫鬟这个身份让自己染上奴性,她与宝玉的关系很好,可以嬉戏打闹,但是一直不越界,清清白白,对于宝玉,她也没有想要攀上枝头的谄媚之心。这样独立的一个人自然是更加招人喜欢的。相比袭人,我都会更加喜欢晴雯一点,所以对于她最终的解决也是非常惋惜。
当然她的这些性格特征既招人喜欢,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她招致了祸患,可能一些人会认为这样的人是对自己身份认识不清楚的人,所以宝玉的妈妈王夫人如此的恨她。
而对于贾母这样的老人家来说,晴雯的聪明伶俐,以及对尊严的重视都是非常讨喜的,另外可能晴雯的长相有几分与林黛玉相似,而贾母对林黛玉的爱护之心也让其对晴雯更加喜爱几分。
总之,晴雯在红楼梦确实是一个很特别的人。
《红楼梦》以荣国府作为全书的创作背景墙,而整个荣国府中,单是丫环,便有上百人之多,其中能获得主子认可的丫环寥寥无几,而能被目高于顶的贾母相中的丫环,更是少之又少。
纵观全书,能得到贾母宠爱的女孩,都是林黛玉、薛宝琴、史湘云这些有西施之貌,咏絮之才的女孩。而在贾府众多丫环中,只有一个丫环得到了贾母的认可,并将其当作亲孙子贾宝玉的姨娘人选培养,那就是晴雯!
且看《红楼梦》第78回,彼时王夫人以莫须有的传染病“女儿痨”为理由,强行将晴雯撵出大观园,并在贾母跟前一通添油加醋,称晴雯“为人不稳重”、“性格有些调歪”、“整天闹事”,可即便如此,贾母仍毫不避嫌地表示了自己对晴雯的好感,并直言自己是将晴雯当作贾宝玉未来的姨娘人选来培养的,且看原文:
贾母听了,点头道:“这倒是正理。我也正想着如此呢。但晴雯那个丫头我看她甚好,怎么就这样起来?我的意思,这些丫头们那模样儿、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她。将来只她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谁知变了。”——第78回
纵观《红楼梦》全书,贾母亲口承认自己相中丫环做姨娘的人选,仅晴雯一人,连她身边最得意的鸳鸯、琥珀等人,都没有获得贾母的青目。
贾母为何偏偏喜欢晴雯一人,按照此处贾母自己的解释,她相中的是晴雯的相貌、言谈和针线活,而这三种品质中,笔者想重点谈谈“针线活”,因为这一点被众多论者所忽视。
晴雯的针线活到底有多好?书中有明写,也有暗写。
先说明写,且看《红楼梦》第52回“勇晴雯病补雀金裘”,贾母赏赐给贾宝玉一件哦啰斯国的雀金裘,通身用孔雀毛和金线制成。
不料贾宝玉去舅舅王子腾府上拜见,回来的时候发现衣服上被烫出一个指头大小的洞,麝月立即让人将衣服送出去,找能工巧匠织补,希望能赶在次日补好,别被贾母、王夫人发现。
可衣裳怎么送出去,又被怎么送回来,整个京城的能工巧匠都不敢补,为啥?因为他们从来没见过这种材质,不敢接这个活儿,贾宝玉亦苦恼不已:上哪儿找哦啰斯国的裁缝?就在这种情况下,晴雯挺身而出:
晴雯道:“这是孔雀金线织的。如今咱们也拿孔雀金线,就像界线似的界密了,只怕还可混得过去。”麝月笑道:“孔雀线现成的,但这里除了你,还有谁会界线。”晴雯道:“说不得我挣命罢了。”——第52回
麝月一句“这里除了你,还有谁会”,可谓点出了晴雯在怡红院,乃至整个贾府的独特价值——针线活超群。
曹公也是不吝笔墨,详细描绘了重病中的晴雯是如何织补衣裳的:晴雯先将里子拆开,用茶杯口大的一个竹弓钉牢在背后,再将破口四边用金刀刮的散松松的,然后把针纫了两条,分出经纬,亦如界线之法,先界出地子,后依本衣之纹,来回织补。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