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建筑结构施工顺序

时间: 2023-03-03 12:40:37

建筑结构施工顺序

建筑结构施工顺序为:

1、先场外、后场内,场外由远而近;

2、先全场、后单项,全场从平土开始;

3、先地下、后地上,地下先深后浅;

4、管线及道路工程先主干、后分支,排水先下游,其他先源头。

首先,由于施工条件不同,在特殊情况下变动上述的某一施工顺序也可能是必要的和合理的。比如在填土的地段,即可先铺管子。其次,遵循上述顺序也并不意味着必须先施工的工程全部完工以后才能进行在顺序上应后施工的工程,先后施工工程之间的交叉和穿插作业是可以的,甚至是

建筑工程施工顺序是什么?

工序:土方开挖—垫层浇筑—施工放线—基础钢筋、模板安装—基础浇筑—基础模板拆除—基础柱、基础墙放线—砖基础施工—基础柱、地圈梁钢筋、模板安装—基础柱、地圈梁砼浇筑—模板拆除—基础验收—土方回填。

土方开挖报审—垫层浇筑报审—施工测量放线报审—基础模板、钢筋、砼报审—砖基础报审—基础柱、地圈梁模板、钢筋、砼报审—土方回填报审(工序的每个分项工程都需要报审)。通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可以针对工程的特点,根据施工环境的各种具体条件,按照客观的施工规律。

扩展资料:

建筑工地安全规范:

1、施工现场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帽的;

2、高处作业未按规定佩挂安全带的;

3、安全网内杂物过多的;

4、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等洞口防护不严,未涂刷红白相间警戒色的;

5、基坑、屋面、楼板、阳台、卸料平台等临边防护不严,防护栏未涂刷红白相间警戒色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施工顺序

建筑基础施工顺序

一般顺序:平整场地——放线——打桩——开挖——截桩或补桩——垫层——放线——基础防水——基础钢筋——基础模板——基础砼浇筑。

施工顺序是指一个建设项目(包括生产、生活、主体、配套、庭园、绿化、道路以及各种管道等)或单位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遵循的合理的施工顺序。总体施工顺序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围护;先主体、后装修;先土建、后专业的总施工顺序原则进行部署。主体工程自下而上施工,室内装修采用自上而下的流向,水、电、电梯和设备等各专业分项工程在结构阶段配合结构施工做好预埋及预留的同步作业,其施工阶段随结构与装修工程穿插进行,专业分项工程与土建工程必须相互密切配合,由项目部统一协调与指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施工顺序确定的原则如下:

(1)先场外、后场内,场外由远而近;

对于与场内外有联系的一些工程,如道路工程、管线工程等,其施工应从场外开始,然后再逐步向场内延伸。这样完工一部分就有一部分可以利用,对施工就极其方便。正确的施工顺序,使修建道路所需的器材可以直接通过干道运抵施工地点,随着道路向场内延伸,修建好的部分道路即可加以利用,从而保证现场所需器材的顺利供应,既能充分发挥新建工程的效益,又能经济地解决运输问题,争取施工的时间。

(2)先全场、后单项,全场从平土开始;

是说应该先完成全场性的工程,然后再完成各独立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所谓全场性工程,是指对于许多工程的施工或使用者有关的、其作业面遍及整个施工现场的那些公用工程,如场地平整,各种管道、电缆线的主干,场内的铁路和主要干道等。

(3)先地下、后地上,地下先深后浅;

这是任何工程的施工都须严格遵循的重要原则。所谓先地下,后地上,就是说在施工时应先完成零点标高以下的工程,然后再完成零点标高以上的部分。从整个施工现场来看,零点标高以下的工程,大致包括如下的工作:铺设地下管网,修建专用线和现场内的铁路与公路。在地下工程的施工中,除遵守上述顺序外,还应贯彻先深后浅的原则,即先做深层的,再做浅层的。一层一层的做上来,只有在完成零点标高以下的工程之后,再进行地面以上工程的施工,地下工程按照先深后浅的程序施工,在许多情况下是属于施工工艺上的严格要求,而一般情况下也是最为合理的。

(4)管线及道路工程先主干、后分支,排水先下游,其他先源头。

管线道路中的先主干、后分支的施工顺序,能使完成部分的工程得以迅速发挥作用。如果先进行分支、管线道路的施工,由于这些管线道路没有与干管、干线和干道接通,它们也就不能发挥工程的效益,上水道不能供水,下水道的水仍然排不出去,煤气、蒸汽、电力也没有来源,道路也不能充分利用。管线道路工程的施工必须要首先完成主干,道路也就从与附近干道联接处逐渐通向场内。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