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江上解析江北秋阴一半开(《江上》解析江北秋阴一半开)

时间: 2023-03-04 02:40:43

江上解析江北秋阴一半开

1、《江上》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古诗全文: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2、“江北秋阴一半开”的意思:大江北面,秋天浓重的云幕一半已被秋风撕开。这一句写雨过天晴,阴云半开,一抹蓝天已带上了晚霞的辉光,给人一种悠远的感受。

3、这首诗的深层意义:这首诗的意义不是屈从阴暗,而是反抗阴暗。反抗阴暗,便能开通千帆竞渡的视境。这就是诗人通过山光水色的变化体验到的人生哲学或政治哲学。

《江上》解析江北秋阴一半开

《江上》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①.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译文:
大江北面,秋天浓重的云幕一半已被秋风撕开;雨后的乌云,沉重地、缓慢地在斜阳中移动徘徊.远处,重重叠叠的青山似乎阻住了江水的去路,船转了个弯,眼前又见到无尽的江水,江上成片的白帆正渐渐逼近过来.
赏析:
王安石的诗以绝句见长.宋严羽说:“荆公绝句最高,得意处高出苏、黄.”杨万里也说:“五、七字绝句难工,唯晚唐与介甫最工于此.”这首绝句是王安石绝句中较有成就的一首.
王安石晚年辞官闲居于江宁府(南京)城东门与钟山之间的“半山园”,饱览山光水色,写了不少精致淡雅的山水绝句.连黄庭坚也 称赞:“荆公暮年作小诗,雅丽精绝,脱去流俗.”
此诗就是他在秋 江帆影中获得精神启悟而作.
头两句写天,后两句写地,可见诗人眼
界开阔而幽深.写天就顺手把地点(江北)、季节(秋)和时辰(晚)都交待了,却交待在阴晴莫定的天气变化中.“江北秋阴一半开”,似乎有了由阴转晴的趋势,谁料想都秋天了,气候还如此变化无常,逆转为“晚云含雨却低徊”.阴——半晴——浓阴,不仅是天气变化,而且是人的心理情调的变化,因而在低首徘徊的雨云之下,有一个低首徘徊的诗人在.
但是此诗的深层意义不是屈从阴暗,而是反抗阴暗.
诗人放眼远望,视野虽然遇到“青山缭绕疑无路”的阻塞,却又在 “忽见千帆隐映来”中,视野变得豁然畅通了.诗人对光色体察甚细,
远处的千帆时显时隐,是对应着天气的半晴又阴对江面能见度的影响的.
反抗阴暗,便能开通千帆竞渡的视境,这就是诗人借山光水色的 变化所体验到的某种人生哲学、或政治哲学.因此,此诗是以富有辨 证法的思理取胜.

王安石江上翻译及赏析

大江北面,秋天浓重的云幕一半已被秋风撕开;雨后的乌云,沉重地、缓慢地在斜阳中移动徘徊。远处,对岸的青山山势曲折缠绕,似乎阻住了江水的去路;忽然看到无数面白帆在山林的掩映下,正隐隐约约向近处驶来。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天,后两句写地,作者通过对景色与天气的描写,表达了自己萧散恬淡的心绪。

《江上》

宋·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赏析

诗的第一句写了云和雨,给人一种悠远的感受。诗的第二句将黄昏时的云霞写活了,静中有动,勾勒出了一幅秋江暮云图。诗的三、四句从云转到江边的青山,写了作者江行时的特殊感受,景中有人,景中有意,耐人寻味。

王安石作品

1、《春夜》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2、《北陂杏花》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