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龙骨的做法:
一、材料:
1、食盐 适量
2、酱油 适量
3、生抽 适量
4、蚝油 适量
5、胡椒,鸡精 适量
6、姜片 适量
7、猪颈骨 适量
8、花椒 桂皮 八角 茴香 干辣椒 丁香 按一定比例配置
原料:猪棒骨或猪龙骨200千克。
调料:精盐800克,味精900克,白糖、曲酒各1500克,糖色500克,秘制香料包1个,大葱2500克,生姜2千克,苹果、杨梅各4千克。
秘制香料包配方:白芷、丁香各100克,桂皮、肉蔻、砂仁、草果、干辣椒各150克,陈皮、花椒各250克,八角400克,山楂干、香叶各200克,白蔻、荜拨、罗汉果、小茴香各50克。
制作方法:
(1)高汤吊制:将老鸡10只、净猪手、精猪肉皮各5千克,龙骨15千克,斩成大块,焯水投凉后放入汤桶内,注入清水100千克,用小火将原料煮6小时至汤汁浓白,捞出以上原料,再捞尽汤汁中残渣,在汤汁中加入糖色、香料包、大葱、生姜制成酱汤。(药膳口味依各地食客喜好,决定投放时间长短)。
(2)将精选的猪棒骨斩断(第一刀在骨棒正中央用剁刀砍出一个印或是锯骨棒;第二刀,沿着印砍下去,直至将骨棒一分为二)或猪龙骨(以4根肋骨相连为一块,用刀整齐斩开)。
(3)将改刀后的龙骨放在冷水池内(加冰块),以3小时为一周期更换一次冷水,共浸泡12小时直至龙骨中血污完全排出,颜色略白后捞出(浸泡时冷水须淹没原料10厘米以上)。
(4)将浸泡后的龙骨放在冷水锅内小火慢慢加热至沸,撇去浮沫,再捞出用冷水投凉。
(5)将焯水投凉的猪龙骨放入调制好的酱汤中,大火烧开放入白糖,改为小火煮2小时,再放入曲酒、盐焖30分钟,出锅前加入味精,装盘即可。
技术关键:
1、选骨经得起炖煮:酱骨根据原料的不同有酱脊骨、酱排骨、酱骨棒等,这几种原料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经得起长时间炖煮,并且肉质不会发柴。其中又因猪棒骨和脊骨耐炖煮,更为软糯,啃起来有“口感”,经常被厨师拿来用。李师傅店里以骨棒为主,主料选择后腿骨棒。酱骨一般选用腔骨,上桌后食客除了吃表面的肉以外主要吃骨髓。另外,如选胫骨则主要吃筋。
2、两刀防止骨髓外溢:很多没有经验的师傅做酱骨时将骨头砍成小块煮制,结果骨髓都流出来,缺少了香气。吃酱骨的骨髓是件非常有乐趣的事,防止骨髓外溢也有窍门,在改刀时注意即可。正确的刀工为:第一刀在骨棒正中央用剁刀砍出一个印或是锯骨棒;第二刀,沿着印砍下去,直至将骨棒一分为二。这样做的好处是上桌美观并且防止骨髓外溢。
3、投冰浸泡排净血水:棒骨改好刀后需浸泡,很多师傅浸泡不到位,煮出的酱骨呈暗红色,感觉不新鲜,而且有腥味,这是因为没加冰块浸泡,血水没排净。正确的做法是将棒骨放入盆中加水、冰块浸泡(水需盖过原料)。加入冰块的目的一是祛腥,二是降低温度令肉质收缩,然后靠自身的挤压力将多余的血水排净。一般加冰块浸泡12 小时,期间要每3-4小时换一次水和冰。
4、冷水下锅焯一下:浸泡好的骨棒需焯水,但不是放入热水中焯,骨棒上的肉一接触热水迅速升温,最外层的肉质受热收缩后,形成一层“硬壳”,阻碍了里面血水的排放进程,这样也会导致血水排不净。正确的做法是将棒骨下入冷水锅中,逐渐加热焯水。
5、酱汤不加酱:很多外地的师傅听到酱骨的名字,都以为是加东北黄豆酱做的,其实这是个误区,正宗的酱骨是不加黄豆酱的,而是用类似潮汕卤水的酱汤酱制的,这种卤水是用当地香料调制而成,我们称之为“东北卤水”。那很多师傅就会问为什么酱骨的颜色很像加黄豆酱烹制而成的呢?其实这道菜的调色主要靠炒糖色,不仅起到上色作用,还具有致嫩、提香的效果。炒糖色时不能太重,否则出锅后棒骨易发生氧化作用,颜色变黑(炒糖色比例500克白糖,烹制200千克的棒骨)。
6、调料投放有顺序:很多小厨做这道菜时,容易失误的地方是酱汤调不好,最主要的技术原因是没按正确顺序、时间投料。曲酒要在酱制2小时以后下入,这样才能起到祛腥的作用,如果下早了易挥发。盐和味精则要最后投放放早了会令肉质发紧、不嫩。
7、排酸100%释放骨香:菜师傅酱制骨棒时,在里面放入了苹果和杨梅,目的是解腻和释放食用酸,苹果和杨梅加入后都会排放出酸性物质,这些物质有助于骨质钙化,自然就100%得释放骨香(200千克的骨棒需搭配杨梅、苹果各4千克)。
作为一道地道的东北名菜,做这道菜首先就要用上好的酱,东北的黑土地造就了优质的黄豆,那么做出的黄豆酱,酱香味就十分的浓郁,其次北方的冬天比较冷,家家户户都用到炉子,这就形成了这道菜也不可缺少的一个关键,需要小火慢炖。酱好的大骨酥软、颜色诱人、酱香浓郁、看着就特别的有食欲,废话不多说,下面进入大家最喜欢的教学时间,如何制作美味的------【酱大骨】
主料:猪大骨、龙骨
配料:大葱、大姜、高汤15斤
调料:豆油100克、猪大油100克、豆瓣酱130克、黄豆酱230克、甜面酱130克、冰糖250克
香料包:桂皮10克、砂仁10克、八角15克、小茴香5克、山楂片5克、香叶15克、花椒15克、陈皮10克、丁香2个、葱姜片各4片
------开始制作【酱大骨】------肉质酥软、颜色诱人、酱香浓郁、先啃骨头后吸骨髓、食欲大增
《1》猪大骨从中间砍断和龙骨用清水浸泡1小时
《2》锅中加入清水,凉水下入泡好的骨头开大火,随着温度慢慢升高,慢慢搅动汆出血水,水烧开后捞出骨头,清水洗净备用。注意:一定要凉水下锅、汆的时候要搅动骨头
《3》锅中下入猪油100克、豆油100克,凉油下入大葱、大姜,小火慢炸至葱姜发干发黄捞出。油温降到2-3层热后,下入160克豆瓣酱,小火炒出豆瓣酱的红油和香味,然后下入230黄豆酱、130克甜面酱,全程用小火慢炒,炒出酱香后出锅。注意:下葱姜要凉油下入,炒酱时油温要控制好,炒的时候要贴着锅底搅动
《4》锅中加入色拉油,下入冰糖250克,小火慢慢加入,变炒变搅动,直到冰糖全部融化并且起泡,加入适量的清水烧开出锅备用。注意:下冰糖的时候要凉油下入,一定要用小火慢慢炒
《5》取15斤高汤,加入糖色,下入炒好的酱,用勺子搅拌到酱料和汤充分融合后加入100克的盐,大火烧开后,下入汆好水的猪骨。香料全部用全部用料包包起来,放入锅中,转小火慢煮1小时,然后关火焖40分钟即可。注意:香料包包好后用凉水浸泡20分钟左右,糖色的多少根据个人爱好加入,酱的比例不能错
疑问比较多?请往下看
【出品图】
【酱大骨】疑问解答
1选猪大骨和龙骨。大骨容易吸食骨髓,龙骨肉比较多一点,适合不同喜好的人选择。骨头要用清水浸泡,并且大骨要从中间砍断,这样能泡出血水,砍断后方便吸食骨髓
2汆骨头的时候要凉水下锅并且要搅动,水随着温度升高,搅动骨头能让血水充分浸出,开锅后要捞出,这样能使猪骨上的肉保持鲜嫩
3炒酱前要用葱姜给油去腥、增香。要凉油下入葱姜,炸至干黄即可。炒酱时要搅动锅底,防止粘锅,炒糊
4料包要用清水浸泡。1是为了泡出香料上的灰尘。2是为了让香料能快速放出香味,节省时间
------【酱大骨】注意事项,及制作小“Tips”------
1猪骨要提前浸泡,大骨要砍断
2炒酱时要用小火,防止炒糊
3豆瓣酱事先要剁碎,这样能让豆瓣酱更加容易出味
4高汤和酱的比例一定要精准
5酱好的大骨要焖40分钟,这样能让酱香味更加的渗入到骨头内,起到肉质酥软的作用
结语
这道美味的“酱大骨”就制作完毕了,颜色特别的自然,看着就很有食欲。骨头中含有大量的钙、铁、钠等元素,有预防骨质疏松、抗骨髓衰老的功效,对于老人和孩子来说是不二的选择。炖上这么一锅大骨头,一家人围在一起,啃着骨头吃着肉,最后吸食一下骨髓,想想就流口水。希望今天的解答能帮助到大家,最后希望大家看了之后都能做出这道美味的【酱大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