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语言力求生动有趣。 作为一个教师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说话,要练习自己的口才。口才是一个人最大的资本。一个教师,即使做不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最起码要让语言生动有趣,学生才会喜欢上课。要想做一名出色的老师,就要想法设法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生动幽默,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二,说话处处皆学问。 除了打造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外,还要注重个人平时的说话,说话处处皆学问。许多既是老师又是家长,所以要切记,无论是面对学生还是面对自己的孩子,学会如何开口说话。
三,语言的抑扬顿挫
教师语言艺术试卷
2015-06-30 1276人 18页
5.0分
用APP查看
网络公选课《教师语言艺术》自我测试栏目
一、每章练习
第一章 口语交际基础训练(上)
一、名词解释:
1、口语 2、书面语 3、一般口语 4、专业口语 5、教师口语 二、简答题:
1、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是什么?
2、口语的特点有哪些?
3、教师口语的特点有哪些?
4、教师口语常见的问题有哪些?
5、你认为自己在口语方面有哪些问题?可以怎样解决?
第二章 口语交际基础训练(下)
一、名词解释:
1、态势语
二、简答题:
1、在课堂上应如何调节音量大小?
2、要点复述有哪些技巧?
3、在语音信息传递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传递质量?
4、视觉扫描播读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态势语的功能有哪些?
6、我们应训练哪些态势语?
第三章 演讲训练(上)
一、名词解释:
1、演讲 2、交谈 3、朗诵
一、语言的简洁性
作为一名教师,语言是我们“授业、解惑”最好、最直接的教学工具。但是,有些教师,他们生怕学生听不懂,讲课时习惯于唠唠叨叨,啰嗦累赘。常言道,“话说三遍,淡如水。”老是那么几句话,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有时甚至会分不清主次。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是简洁的。孔子曰:“辞达而已矣。”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传授更多的内容或信息,教师就要在备课时仔细、反复地推敲字词,词语要经过慎重的选择,力求做到中心突出,每句话都要掷地有声。
二、语言的条理性
课堂上,教师语言要围绕中心和重点,层层推进,逐步深入。做到逻辑严谨,条条是道,特别是操作步骤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楚,使学生听得清楚明白。语言流畅、有条理,对于教师培养自己敏捷的思维和严密的逻辑是十分有利的。古代教育家孔子教学,往往先思而后教,他的课堂总是有条不紊,循循善诱,逐层深入。试想,若孔夫子的教学语言没有经过缜密的思考,富有逻辑,那他又怎么可以做到“门人弟子填其室”呢?
因此,富有条理的课堂语言在教师的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不容忽视的作用。
三、语言的形象性
教师的课堂语言,不但要简洁有条理,还要形象。李燕杰教授曾经说过:“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听众如临界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语言生动形象,就能将抽象的化为具体,深奥的讲得浅显,枯燥的变得风趣。鲁迅讲课,用农民讨媳妇不要“杏脸柳腰”“弱不禁风”的“美人”,而要“腰臂圆壮、脸色红润的劳动姑娘”这个生动形象的事例,阐明“美的阶级性”这一抽象的理论问题。
语文教材都是语言优美的名家之作,教学的语言只有生动形象,才能把作家用数码语言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给学生,使学生享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正如《学论》中所言:“君子之教,喻也。”
四、语言的趣味性
幽默的教学语言是指教师根据教学情况、教学内容等,使用诙谐有趣能开启学生心智的语言。而课堂上教师语言生动风趣,幽默而富有哲理,会给学生一种无穷的回味,也能起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1.富有趣味的语言可以调节课堂气氛,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很多教学实践已经证明:教师与学生之间彼此“陌生”,没有认同感,教学效果自然会很差。碰到这种情况时,教师如果能恰当运用幽默的开场白或导入语,往往能缓解这种紧张的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教师的亲和力倍增,从而及时消除学生的畏惧感,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和蔼可亲,进而认同教师的所作所为,心甘情愿地和教师互动学习。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