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材料分析:通过一小时三十分的社会调查,可以看出人们的文化水平有了提高,很少有错别字出现。我们一共调查了15家商店的招牌和街头广告。错误率达%5,其中有3家商店招牌出现错别字,如:长颈鹿牌油漆写成了长“劲”鹿牌油漆;新茶已到写成了新茶“己”到,维修自行车写成了维修“白”行车……还有一张广告吧“东胜原浆酒”写成了“东胜原浆洒”!看后真是让人啼笑皆非啊!我认为街头错别字减少和出现的原因有:现在有很多人周末来清理小广告传单,所以使错别字减少了许多,还有就是现在人们的文化水平有了提高,很少写错别字。不过有
关于错别字的调查报告可以写行走在街头上,发现街头路边上各种招牌、广告不规范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错别字,有的用谐音乱改字等等。通过调查,总结出写错别字的种类其实主要在于同音字和同形字这两大类。
同音错别字中,有的属于手误,如“千锤百炼”误为“千垂百炼”;“食不果腹”误为“食不裹腹”;“粗犷”误为“粗旷”;“候车厅”误为“侯车厅”等。有的属于故意使用错别字,如“一往情深”误为“衣往情深”。
错别字常见研究
主要因为许多人认为写汉字是个人的小事,少一笔多一笔没有什么关系,只要自己或别人能看懂怎么写都行;或者有的人根本没有掌握一些字的结构和写法,当然有时也有会写某字,但下笔时误写的情况。如有人把“武”的部首“弋”写成“戈”,把“虫豸”写作“豸虫”。
或者把“锲而不舍”写作“契而不舍”等等。有些人,特别是个体商店的经营者,因贪图方便而写了一些不规范的简化字或别字。
如有人将“酒”写成“氿”,把“饼干”写成了“并干”,把“餐厅”写成了“歺厅”这种情况更是司空见惯的。还有一些商家为了让广大消费者对其产品有更深刻影响,故意写错字,如“咳不容缓”、“默默无蚊”、“顶礼摩拜”。
街头错别字的研究报告范本如下:
调查时间:20xx年11月18日。
调查地点:超市、菜市场、路边。
调查材料分析:
1、菜市场有一地摊上卖萝卜,而他把“萝卜”的“萝”错学成了“罗”,成了“罗卜”。
2、某一灌汤包店来自天津,然而他把“汤”错写成了“荡”,从而成了“天津灌荡包”。
3、在一家暑假班旁边写着“门口亭车”,他把“亭”写错了,应该是“停”。
4、还有一家家具店把“家具”的“具”写成了“俱”,变成了“鸿运家俱店”。
5、某馄饨店的招牌就是馄饨,可他把“馄饨”的`“馄”写成了“混”,从而成了“混饨”。
6、某食油日杂连锁店的“连”错写成了“链”,变成了“链锁店”。
通过讨论,认为错别字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点成因:
1、现代人的文化水平有点儿低,有些人明知道是错的,却还习惯性的写错。
2、有些同音字容易搞混,如:以,已;在,再;想,响等。
3、有些形声字容易搞混,如:己,已;概,慨;既,即;极,级等。
4、现代人对汉字的态度太不认真了,导致街头的一些招牌字出现了错误。
针对上述现象,提出了如下建议:
1、监管部门应该加强管理,使街头错别字彻底消失。
2、倡议商家制作标准、规范的广告牌。
3、建立调查小组,向监管部门反映情况。
调查人:xxx。
20xx年11月19日。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