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

时间: 2023-03-06 14:03:47

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

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

借贷记账法:指的是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广泛的应用,记账对象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大到要记录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和计算经营损益。

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

借贷记账法理论依据: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以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第一,在运用借贷记账法记账时,对每项经济业务,既要记录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又必然要记录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即""有借必有贷"";账户借方记录的金额必然等于账户贷方的金额,即""借贷必相等""。

第二,所记录的账户可以是同类账户,也可以是不同类账户,但必须是两个记账方向,既不能都记入借方,也不能都记入贷方;

第三,记入借方的金额必须等于记入贷方的金额。

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

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原来仅限于记录债权、债务的“借”、“贷”二字已不能概括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它表示的内容应该包括全部经济活动资金运动变化的来龙去脉,它们逐渐失去了原来字面上的涵义而转为为一种单纯的记账符号,只表明记账的方向,成为了一种专门的会计术语。

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左方称为借方,右方称为贷方。所有账户的借方和贷方按相反方向记录增加数和减少数,即一方登记增加额,另一方就登记减少额 。具体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和该账户所记录的经济内容的性质。

通常情况下,资产类、成本类和费用类账户的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收入类账户的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其优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有利于分析经济业务,加强经济管理。有利于防止和减少记账差错;在账户设置上较为灵活;有利于会计电算化。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