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的一种品格,通常在作文中出现,是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运用借物喻人方法需要注意,所描述事物的特点, 要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让人读了文章,能清楚地认识到借物要说明什么,赞誉怎样的人。
借物喻人写法的好处: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比如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期中的《落花生》中,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 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 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这几段话就运用了借物喻人(借用花生的特点来比喻怎样做人)的 方法: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 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
"我"从父亲的话中体会到"人要 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个认识得 到了父亲的肯定。这就像画龙点晴一样,很自然地表达出了文章的中心 思想。
扩展资料
基本文体常识
1、 常见的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2、 常见的文章体裁
一般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说明文五大类;按表达方式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3、 常见的表现手法
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寓理于事、运用典故、先扬后抑、寄情于事。
谢邀 借物喻人这种写作方法其好处:这种写作方法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以周敦颐的《爱莲说》为例:“水路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篇短文用花的形象来喻人的品质:以莲不慕名利,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来表达作者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慕,对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视。
所谓的借物喻人:将物的特点与人的品格有机结合,以物喻人,既避免了直抒胸臆的直接感,又能给读者提供更多理解和想象的空间。巧妙地运用这种写作方法,会使文章增光添彩。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