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为什么观察微生物要用油镜(为什么观察微生物要用油镜?)

时间: 2023-02-20 06:21:27

为什么观察微生物要用油镜

由于细菌体积微小,故在细菌的形态学研究中,经常需要借助显微镜油镜,才能比较清楚地进行观察。

油镜,光学显微镜之一,使用时,镜头浸入油中(通常是香柏油),用于观察较细微的结构,是实验室常用的显微镜之一,清晰度略高于普通光学显微镜。用于观察衣原体,细菌,细胞器等。

为什么观察微生物要用油镜?

使用油镜时,需在玻片上滴加香柏油。这是因为油镜的放大倍数较高,而透镜很小,光线通过不同密度的介质物体(玻片→空气→透镜)时,部分光线会发生折射而散失,进入镜筒的光线少,视野较暗,物体观察不清。如在透镜与玻片之间滴加和玻璃折射率(n=1.52)相仿的香柏油(n=1.515),则使进入油镜的光线增多,视野亮度增强,物象清晰。
优点:看的更清楚。
缺点:难以操作

光学显微镜中油镜的原理是什么?观察微生物为什么要使用油镜?

油镜,光学显微镜之一,使用时,镜头浸入油中(通常是香柏油),用于观察较细微的结构,是实验室常用的显微镜之一,清晰度略高于普通光学显微镜,用于观察衣原体,细菌,细胞器等.

油镜的透镜很小,光线通过玻片与油镜头之间的空气时,因介质密度不同,发生折射或全反射,使射入透镜的光线减少,物象显现不清.若在油镜与载玻片之间加入和玻璃折射率(n=1.52)相近的香柏油(n=1.515),则使进入透镜的光线增多,视野亮度增强,使物象明亮清晰.

由于细菌体积微小,故在细菌的形态学研究中,经常需要借助显微镜油镜,才能比较清楚地进行观察.因此,必须熟练地掌握油镜的使用及保护法.

————————————————

油镜使用注意:

(1)在使用油镜之前,必须先经低、高倍镜观察,然后将需进一步放大的部分移到视野的中心.

(2)将集光器上升到最高位置,光圈开到最大.

(3)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头离开通光孔,在需观察部位的玻片上滴加一滴香柏油,然后慢慢转动油镜,在转换油镜时,从侧面水平注视镜头与玻片的距离,使镜头浸入油中而又不以压破载玻片为宜.

(4)用左眼观察目镜,并慢慢转动细调节器至物象清晰为止.

如果不出现物象或者目标不理想要重找,在加油区之外重找时应按:低倍→高倍→油镜程序.在加油区内重找应按:低倍→油镜程序,不得经高倍镜,以免油沾污镜头.

(5)油镜使用完毕,先用擦镜纸沾少许二甲苯将镜头上和标本上的香柏油擦去,然后再用干擦镜纸擦干净.

——————————————

(一)油镜头的识别:

各接物镜的放大率可由其外形辨认,镜头长度越大,镜片直径越小,放大倍数大;反之,放大倍数小.油镜头长度大于低、高倍镜,镜头下缘一般刻有一圈黑线或白线,并刻有100×、1.25或oil等字样.

(二)油镜的使用法:

1、使用显微镜油镜时,必须将显微镜端正直立桌上,不得将镜臂弯曲,使载物台倾斜,以免香柏油流溢,影响观察,污染台面.

2、对光:

采用天然光为光源时,宜用平面反光镜;若用人工灯光时,则用凹面镜.

首先打开光圈,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集中于集光器.可根据需要,上下移动集光器和缩放光圈,以获得最佳光度.

一般用低倍镜或高倍镜观察物象或用油镜检查不染色标本时,需下降集光器并适当地缩小光圈,使光度减弱;若用油镜检查染色标本时,光度宜强.应将显微镜亮度开关调至最亮,光圈完全打开,集光器上升至与载物台相平.

3、调焦距:

A、将标本片放载物台上,用标本推进器固定,将欲检部分移至接物镜下.先用低倍镜找出标本的位置,然后提高镜筒,在标本的待检部位滴镜油一滴,再换油镜观察.

B、转动粗调节器使载物台徐徐上升(或使镜筒渐渐下降),直至油镜头浸没至油中.此时眼睛应从侧面观察,以免压碎标本片和损坏镜头.

C、然后双眼移至接目镜,一面从接目镜观察,一面反方向缓慢地转动粗调节器(下降载物台,或上升镜筒),当出现模糊物象时,换用细调节器,转动至物象清晰为止.

D、观察完毕,应先提高镜筒,并将油镜头扭向一侧,再取下标本片.油镜头使用后,应立即用擦镜纸擦净镜头上的油.若镜油粘稠干结于镜头上,可用擦镜纸蘸少许二甲苯擦拭镜头,并随即用干的镜纸擦去残存的二甲苯,以免二甲苯渗入,溶解用以粘固透镜的胶质物,造成镜片移位或脱落.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