妗子是民间的一种称呼,意思是舅母,主要有以下三种:
冀鲁官话:山东淄博、寿光、德州,河北保定、石家庄、沧州;胶辽官话:山东临朐、青岛;中原官话:江苏徐州、安徽蒙城、宿州、淮北、河南洛阳、陕西西安、山东济南、山东枣庄、山东泰安、山东菏泽 、山东济宁。
妗子是陕西、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河北、山西、甘肃、广东省五邑地区、潮州等地的叫法。辽宁西部部分地区也有使用妗子称呼舅母的。北京一些地区也有在用,如平谷地区。妗子,民间的一种称呼,意思是舅母、舅妈。
注解:
1、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一:“今七夕节在近,钱三贯与娘娘充作剧钱,千五与皇后,七百与妗子充节料。”
2、《醒世姻缘传》第八二回:“吃毕,同狄希陈到了相主事室内,见了母舅妗子合相主事已毕,你问我对,说了前后始末根由。”
3、李季《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鹁鸽落在灰堆里》:“端阳来在舅舅家,头三天象客人一样待他。三天好来三天坏,妗子的白眼窝不住盯她。”
北方方言“妗子”等同于舅妈,在福建福州、闽南地区,广东潮汕地区,广东江门地区,妗子也代表着舅妈。鲁西南地区也是叫舅妈为“妗子”。
妗(读音jìn)”字,《康熙字典》解释是“俗谓舅母曰妗”。“今”意为“当面认亲的”,“女”和“今”联合起来表示“需要当面认亲的女外戚”。
家庭称谓
一、子女称父母双亲
口语称“爸爸”、“妈妈”、“爸妈”、“爹娘”等。书面语或对外人称之为“父亲”、“母亲”、“双亲”、“二老”、“父母”、“娘爹”等。
二、子女称母亲
口语称“妈妈”、“娘”、“嬷嬷”。书面语或对外人称之为“母亲”、“家母”、“老娘”、“老太太”、“老姥子”等等。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