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御笔福字真迹其实是北京恭王府花园的一块石碑,在秘云洞正中央。
相传, 孝庄皇太后在六十大寿之前忽然生了重病。康熙帝效仿古人为祖母请福续寿,在沐浴斋戒了三天之后,一气呵成了这幅绝世的珍品,还加盖了“康熙御笔之宝”印玺,意思是“鸿运当头、福星高照,镇天下所有妖邪”。孝庄皇太后收到这份大礼后不久,就恢复了健康。她特意让工匠将这个福字刻为石碑,成了皇家的宝贝。而且康熙一生很少题字的,有“康熙一字值千金”的说法。所以这个福字被称为“天下第一福”。
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恭王府秘云洞内,珍藏着一块号称“天下第一福源”的福字石碑。北京人常说:“到故宫要沾沾王气,到长城要沾沾霸气,到恭王府就一定要沾沾福气!”
据恭王府的负责人介绍,这块碑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为康熙御笔,作“请福续寿”之用,一直是大清国宝,珍藏于紫禁城内。乾隆时期,此碑神秘失踪。乾隆皇帝一生最为叹服的人就是祖父康熙。因此,乾隆对“康熙御福”的失踪始终无法释怀。可是,当嘉庆即位后,向乾隆询问“康熙御福”之事时,乾隆沉默良久后只说了八个字:“布衣之相,福泽万民”。
另外一种说法是乾隆将“天下第一长寿福”赐给自己的宠臣和绅,和绅命人运来几千块太湖石,在后花园砌成京城一条巨龙,这条龙的位置正好在北京的龙脉上,他将“天下第一长寿福”藏在龙穴悉心供奉,称之为“洞天福地”。和绅从此洪福齐天,官运亨通,荣臻三朝重臣,而且财源广进,一时富可敌国。嘉庆继位后,好几回想将“天下第一长寿福”迁回宫中,由于担心动了龙脉导致动摇大清江山的根基,没有付诸行动。
1962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批示下重修恭王府,考古人员意外的在王府后花园的秘云洞内发现了失踪的福字碑。总理得知后欣然将其命名为“中华第一福”,又称“天下第一福”。
天下第一灵验之福的来历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孝庄太后六十大寿将至,不料突染沉疴,太医束手无策。百般无奈之时,康熙查知上古有“承帝事”请福续寿之说,意思是真命天子是万福万寿之人,可以向天父为自己“请福续寿”,遂决定为祖请福,在沐浴斋戒三日之后,一气呵成了这福倾注了对祖母挚爱的“福”字,并加盖了“康熙御笔之宝”印玺,取意“鸿运当头、福星高照,镇天下所有妖邪”。
康熙一生罕有题字。今天的北京城内,除公文外,经考证的康熙题字只有3个,除了福字碑上的那个“福”字外,就是高悬于故宫交泰殿的“无为”二字。“无为”,有两重极为重要的内涵:其一,告诫君王不必过多干涉臣子作为,行“无为之治”。其二,交泰殿是朝堂与后宫分界之所,此匾亦是警醒后宫到此“无为”,不要干涉朝政。不过,如此重要的匾额也未有加盖“康熙御笔之宝”印玺。足可见那御玺加顶之“福”的珍稀。
孝庄太后自得到了这“福”字,百病全消,十五年后,以75岁高龄得以善终。民间俱称这是康熙“请福续寿”带来的福缘。事后康熙几番重提御笔,却再也写不出其中的神韵,所以民间盛传此福为“天赐鸿福”。
令人拍案称奇的是,这福御宝有意无意间,创造了许多空前的纪录,细品之下,真有佳作天成的味道。
首先,御笔岂可倒置?御“福”加玺后,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得以传世的惟一一枚不可倒挂的“福”字。其次,此“福”的书写不同于民间常用的饱满方正,其字形窄而狭长,为瘦,音谐“寿”,民间称之“长瘦福”,即长寿之福。
俗语称“有福必有寿,有寿必有福,有福没寿是为无福可受”,但是,由于“福”、“寿”二字字形差异太大,因此,自古从来没有哪个书法家可以把“福”“寿”合为一字书写,在这福御宝右半部正好是王羲之兰亭序中“寿”字的写法。故而,这福字也成为了现存历代墨宝中惟一的将“福”“寿”写在同一个字里的福字,民间称之为“福中有寿,福寿双全”之福。
更不可思议是,此福与民间称作“衣禄全、一口田”的福字截然不同,其间包括了“多子、多才、多田、多寿、多福”数个汉字(如左图),是古往今来、独一无二的“五福”合一之“福”字。由于其中的“田”部尚未封口,因此是鸿福无边、无边之福。孝庄太后称其为“福之本源”,民间则称“五福之本、万福之源”。
请福聚福送福得福
而康熙为祖请福,自身亦送福得福。
康熙一生政绩卓著:招降郑氏而收复台湾、平葛尔丹以定蒙古、重创俄罗斯而重夺雅克萨,完成了中华民族的大一统,康乾盛世至此发端。康熙执政61年,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裁撤三藩、收复台湾、与俄国精确边界、两次亲征准葛尔……这些俱是开疆拓土,合了“多田”之兆;一生有子数十,恰应“多子”之端;与孙乾隆帝各执政逾一甲子,均以高寿善终,正是“多寿”之人;康乾盛世,国富民强,为“多才(财)”、国泰民安则是万民“多福”。
这“多子多才多田多福多寿”的福字,不仅让受福之人得福颇厚,更令康熙这请“福”送“福”之人受益终生,因此民间称此福为“请福聚福、送福得福”的绝世之作,既无论是代请、转赠、收受等,但凡沾此福缘者,俱可获得福泽无边!
故而,这个“福”字又被认为是汲天地灵气的古今第一灵验之福。
为了永久保存这福世上独一无二的“福”字,孝庄亲命将其刻为石碑,成为皇家至宝……
对于“福字碑”是如何来到恭王府的,我们现在已经无确切的历史可考,无论是曹府也好和府也罢,但是这件皇家至宝经历了数百年风雨至今完好保存到现在,展现在世人面前,已经是难能可贵。它也为我们留下了一段历史上的悬案等待后人的破解。
对于“福字碑”为何成为珍宝,是因为“福字碑”上的福字,这个福字包括了才,寿,田,多4个字,体现出一种多福,多才,多寿,多田的含义,加上田字没有封口,谁不想有个无边的田呢?这些难道不是人一生所最求的么?所以,“福字碑”才被世人所追求。
“福字碑”之所以在恭王府始终未被历代皇帝所取走,是因为和珅把福字碑镶在了秘洞中龙脉的交点处,皇帝没可能为了这个福字碑而破坏掉整个北京的风水,所以,至今留于恭王府。
扩展资料:
恭王府福字碑号称“天下第一福源”,位于北京恭王府花园秘云洞内,花园一进门有一个“福”字碑,这个碑上的福字是康熙御笔。乾隆时期,此碑神秘失踪。
1962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批示下重修恭王府,考古人员在王府后花园的秘云洞内意外地发现了失踪的福字碑。总理得知后欣然将其命名为“中华第一福”,又称“天下第一福”。
天下第一福的福字在写法上暗含“子、田、才、寿、福” 五种字形,寓意“多子、多田、多才、多寿、多福”,从书法角度看,将数个字合为一体却流畅自然,已属罕见,更为珍稀的是,这也是世上惟一的“五福合一”、“福寿合一”之“福”,它又被称为“长寿福”和“天下第一福”。
以中国传统文化来概括,几无外乎“福 、禄、寿、喜、财”。这五个字中,又以“福”为首。“福”的内涵既可浅显又可高深。相比起后面的四个字来,它更形而上一些,它并不具体,但是它统领了其他。故天下第一为"福"。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恭王府福字碑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