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骆驼耐旱,适合沙漠生存。
补充:骆驼,头较小,颈粗而长,弯曲如鹅颈。躯体高大,体毛褐色。极能忍饥耐渴。骆驼的驼峰里贮存着脂肪,这些脂肪在骆驼得不到食物的时候,能够分解成骆驼身体所需要的养分,供骆驼生存需要。
一听到沙漠,很多人避而远之。广阔无垠的沙漠常年炙热得让人窒息,沙漠地区不仅风沙遍野,植被甚少,而且气候也变化多端,实在是一个让人难以生存的危险之地。
可是,在这样恶劣环境下的沙漠地区,却生活着一群铁打的生物,它们无惧任何风吹草动,面对窘境也能雷打不动。它们虽然长相奇特,耐旱性却是高人一等,它们就是享有“沙漠之舟”美称的骆驼。
很多人都会认为,沙漠中的骆驼就像神一般存在的动物。它们真的颇为神奇,对于一般的生物而言,在食物和水资源欠缺的情况下只能生存三天,而有水没食物的情况下最多也就只能生存七天。
可是,骆驼这位神级动物却可以在不吃不喝的环境下生存79天,即使在有水无食物的情况下也能生存107天,可谓是动物界里见证生命的奇迹了。
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除了骆驼作为沙漠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外,世人还惊艳于它强大的生命力。那么,骆驼是怎样运用自己如此神奇的生命在沙漠里生存下来的呢?
强大的耐饥渴能力
要想在沙漠上生存,水资源就显得特别的重要,对于骆驼而言,其实也一样。只不过,骆驼并不需要像人类一样,每天需要喝多次的水来维持身体的机制。相反,骆驼只需要一次性喝足够的水就能维持多天。
骆驼有一个特别和复杂的胃,胃里有着很多像瓶子状的小泡泡,叫做水浮。这些水浮就能帮助骆驼的身体储存大量的水,而且骆驼每次喝水的速度相当快,饮水量也非常多。一头骆驼每次的喝水速度可以达到10分钟110升。
得益于骆驼神奇胃里的“储水器”,骆驼一下子喝够水后就可以很好地储存水分。因此,几天不喝水的骆驼也不会因为表面缺水而对生命构成威胁。另外,功能强大的肾脏让骆驼的排泄物异常干燥,这样也就防止了多余的水分被排放出来。
在这之前,很多人会认为骆驼的驼峰是用来储存水分。其实驼峰并不是用来存水,相反,它是用来储存脂肪,必要时能够把这些脂肪转化成能量和水,以便在缺水缺粮的情况下骆驼还能够继续长途跋涉。
神奇的抗旱耐热和抵御风沙机制
沙漠地区长期高温高热,正常人要是在沙漠上呆上十几分钟也会感到一阵晕厥,但骆驼因为自身有着非常强大的体温调节功能,高热对它们来讲实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骆驼可以自动调节自身的体温,在正常情况下,骆驼的体温徘徊在36-38℃之间,可是在缺水的情况下,骆驼的体温可以有7℃的上下波动。
骆驼一般白天就在储存热量,而到晚上就自主把新陈代谢的速度降低,所以骆驼在夜间的体温相对比较低,而在白天一般要达到41℃才会稍微有汗液流出。骆驼这种极强的体温适应机能能够帮助其在沙漠里毫无压力地生存下来。
另外,且看骆驼的长相很奇特,但恰好因为这么古怪的长相让骆驼具备了很好的抵御风沙的能力。
骆驼的眼睫毛浓密,仅仅需要半闭合的状态就可以抵挡沙尘。因此,骆驼一路走来给人的感觉总是疲惫不堪,其实它只是在眼睛半闭合的状态下抵御沙尘罢了。
骆驼还有一个特殊的鼻子,它能够控制鼻孔的关闭,起到过滤粉尘和湿润鼻腔的作用。骆驼还有着扁平状的肉蹄子,有利于在沙漠行走时不会下陷。
特别的采食解毒能力
骆驼一点都不挑食,反而非常杂食,即便是其他动物避而远之的带刺食物,它也非常喜欢,比如说仙人掌,沙棘等。
在沙漠地区,可供进食的植物很少,有时候骆驼也会采食一种叫狼毒草的植物,这种植物的毒性很强,很多小动物吃后就会马上中毒身亡。
骆驼也很喜欢高盐含量的菊科类植物。对于骆驼而言,为了适应沙漠恶劣的气候环境,它的体内早已形成了特别的抗病毒和解毒的结构,因此无论是高盐食物还是含有毒性的狼毒草,骆驼也能轻松驾驭。
在荒漠中来回穿梭的骆驼,为了适应沙漠地区变幻莫测的气候环境,它的体内早已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组织机构和生存机能。
也正是得益于这个让人类能够涉足沙漠的憨厚小伙伴,现在很多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已经开始在骆驼的帮助下,频繁在沙漠地区开展探测和研究,骆驼的确为他们的研究创造了非常便利的条件。
骆驼属(Camelus)成员一向被称为“沙漠之舟”,共有两种。单峰驼(C.dromedarius)和双峰驼(Camelus
bactrianus
)。
骆驼生有浓密的眼睫毛,鼻孔有瓣膜,可以完全闭住。这些结构均是居于多风沙地区的长期适应。骆驼虽然非常能保持水份,但不能储存很多水。如果长期不喝水,它们就会失去体重和力气。吃得好的骆驼,驼峰是竖立而圆滚滚的。没有充足的食物,驼峰就会瘪下去,甚至象口袋似的垂下来。
骆驼性情腼腆,不结成大群。野骆驼单独、成对或结成小群4-6只在一起,很少见12-15只的大群。
单峰驼原产在北非和亚洲西部及南部,其确切分布区难以考证。因为它早已为人类驯化没有野生的了。有证据表明在公元前1800年单峰驼就已在阿拉伯被人驯养了。它比双峰驼略高,躯体也较双峰驼细瘦,腿更细长。
双峰驼则比单峰驼更驯顺、更易骑乘。双峰驼原产在亚洲中部土尔其斯坦、中国和蒙古。至少在公元前800多年就被人驯化了。但现在野外仍有野骆驼(野双峰驼),野双峰驼的驼峰比家骆驼的小而尖。野骆驼躯体比家骆驼的细长,脚比家骆驼的小,毛也较短。
双峰驼十分能耐饥渴,它们可以十多天甚至更长时间不喝水,在极度缺水时,能将驼峰内的脂肪分解,产生水和热量。
双峰驼适于载重,单峰驼更适于骑乘。骆驼在四天时间中可运载170-270公斤东西每天走约47公里路,每小时行约4公里。它们的最高速度是约每小时16公里。骆驼非常能耐热耐寒,能长时间不喝水,而一次饮水可达57升,以便恢复体内的正常含水量。它们吃沙漠和半干旱地区生长的几乎任何植物,连其它食草动物不吃的盐碱植物它们也能吃。
骆驼繁殖期4—5月,孕期12—14个月,雌骆驼每产一仔,很少两仔,4—5岁性成熟,寿命35—40年。
骆驼不仅是沙漠地带著名的驮兽,而且还供人以奶、肉、毛和皮革,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野双峰驼数量稀少,据知,在我国塔里木至柴达木盆地间,向东至蒙古有栖居。常栖息在干旱地区,随季节变化而有迁移。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