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胡适为什么要反对马克思主义(胡适是否反对马克思主义?)

时间: 2023-02-20 18:47:10

胡适为什么要反对马克思主义

因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就是意味着人们注定丧失民主自由的信念和怀疑求证的精神,是跟胡适所提倡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重怀疑,重实证的的思想相左的。马克思主义是思想上的东西,在实际行动中实行比较困难。胡适坚信,与其花时间研究马克思主义,还不如多做点实事,所以胡适要反对马克思主义;

胡适,汉族,安徽绩溪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

胡适是否反对马克思主义?

胡适反对马克思主义。

在新文化运动中,胡适与鲁迅、陈独秀、李大钊同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锋、倡导者。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陈独秀李大钊转向宣扬马克思主义,为五四运动打下坚固基础。而同为先进知识分子的胡适,却没有转向信仰马克思主义。

以胡适的人格和思想格局,他原本就不会去信从马克思主义。

胡适与陈独秀、李大钊在思想上分道扬镳的原因,他晚年和唐德刚讲过,收在《胡适口述自传》“问题与主义之争:我与马克思主义者冲突的第一回合”那一节里。大致的内容,一是胡适认为空谈好听的主义,不仅不能解决实务,还会导致“智慧上的懒惰”;二是即便要学习某些主义的学理,也要把它们当作假设的观念,而非“绝对的教条”或者“终极的真理”。

简述李大钊与胡适的“问题与主义”之争

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营垒发生了明显的分化,出现了马克思主义者与反马克思主义流派的论战。资产阶级改良派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挑起“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胡适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反对用政治革命的办法对中国社会实行根本的变革,他主张一个一个地研究问题,一点一滴地改良。

为此,李大钊发表了《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针对当时中国的现实指出,仅仅依靠“一点一滴的改良”是不行的,社会问题“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

这场论战是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斗争的第一个回合,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内部马克思主义者与改良主义者的公开分裂。论战的结果是使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更加坚信只有科学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使大批进步青年开始辨清真假社会主义学说,走上科学社会主义道路。 

扩展资料

“问题与主义”之争是一场发生在新文化阵营内部的、具有学术辩论形式但在内容上又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争论。

它事关如何解决中国社会政治问题的根本方法,反映了二者指导思想上的分歧。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并不是一场纯粹的学理之争,将之视为一次政治论争更为妥当。

发生在上个世纪初的“问题与主义”之争,不仅仅是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之间的一次对于中国未来之路的碰撞式的争论,而且也一直影响到了并将继续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脉络。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