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鸭绿江大桥的历史沿革

时间: 2023-03-08 14:10:01

鸭绿江大桥的历史沿革

1909年5月,丹东鸭绿江第一座桥动工。1911年10月竣工,由当时的日本朝鲜总督府铁道局所建,始为铁路桥,十二孔,长944、2米,宽11米,从中方数第四孔为开闭梁,可旋转90度,便于往来船只航行。1937年,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后,出于扩大侵略和掠夺资源的需要,始建集安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1939年7月31日,集安鸭绿江大桥竣工,当年9月1日通车。1950年10月1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一部从集安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最先秘密入朝。一军、十六军等42万志愿军从集安口岸入朝作战,为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作出

鸭绿江大桥简介与历史

鸭绿江大桥,指的是连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桥梁,长589.23米,横跨中朝界河鸭绿江,故名鸭绿江大桥。

连接中国与朝鲜的鸭绿江大桥有五座分别为:长惠大桥、临江鸭绿江大桥、集安鸭绿江大桥、丹东鸭绿江一桥、丹东鸭绿江二桥梁等。

丹东鸭绿江大桥位于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是横跨中朝两国的国境桥。

它是一座历史的丰碑,历经抗美援朝战火的洗礼,铭记着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伟大友谊。

现在,我们依然能清晰的看到桥梁铁架上的众多弹痕和残留的弹孔。

丹东鸭绿江第一座桥动工。

1911年10月竣工,由当时的日本朝鲜总督府铁道局所建,始为铁路桥,十二孔,长944.2米,宽11米,从中方数第四孔为开闭梁,可旋转90度,便于往来船只航行。

1937年4月,丹东鸭绿江大桥第二座桥始建,1943年启用,距第一座桥上游不足百米。

1937年,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后,出于扩大侵略和掠夺资源的需要,始建集安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

1939年7月31日,集安鸭绿江大桥竣工,当年9月1日通车。

1950年10月1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一部从集安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最先秘密入朝。

一军、十六军等42万志愿军从集安口岸入朝作战,为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丹东鸭绿江大桥图册

2009年,中朝两国在鸭绿江上建设的鸭绿江公路大桥在2008年推进顺利

丹东鸭绿江断桥的历史

1909年,日本侵略者为掠夺中国,强行在鸭绿江上修建了这座大桥,1909年5月动工,1911年10月竣工,为当时殖民机构日本驻鲜总督府铁道局所建,始为铁路桥。1943年4月当时对中国东北和朝鲜实行殖民统治的日本人在此桥上游不足百米处建成第二座铁路大桥。
抗美援朝期间,两座鸭绿江大桥成为中国支援朝鲜前线的交通大动脉。美军为切断中方供给线,多次对大桥狂轰滥炸。1950年11月8日炸断此桥,中方所剩四孔残桥保留至今,被称为“鸭绿江断桥”。这座桥问世近100年来,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奋起抗争,从历经挫折到不断胜利,从当家作主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的艰难历程。站在断桥之上,不仅可以回顾历史,增强爱国热情,更可以饱览丹东市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 1993年丹东市委、市政府投资200多万元开发断桥,几年来,又投资400万元,用于增添景点和维修,使断桥成为设施完善、功能齐备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地,先后被评为省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式成为中国第二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1993-2001年间,断桥共接待中外游客90多万人次。
1993年6月,断桥被开辟为旅游景点。桥上现有原桥旋转及炸断处观赏台各一处,炮楼一个,桥史话展板30块。游客参观断桥,不仅能了解断桥历史,观看中朝两岸风光,更能激发爱国热情和报国之志。
2001年6月,鸭绿江断桥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04年8月,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列为国家重点建设红色旅游景区。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