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为什么手机收音机要用耳机做天线

时间: 2023-02-20 20:01:34

为什么手机收音机要用耳机做天线

手机收音机用耳机做天线是因为手机内部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存放天线。

因为收音机需要一个至少是波长四分之一长度的天线,手机里没有足够的空间,只有耳机线的长度勉强满足,所以手机收音机要用耳机做天线。

天线是一种变换器,它把传输线上传播的导行波,变换成在无界媒介中传播的电磁波,或者进行相反的变换。在无线电设备中用来发射或接收电磁波的部件。

为什么手机上的收音机一定要插上耳机才能用?

收音机的组成除了接收模块之外,还需要有“天线”。天线可以接收高频信号经检波(解调)然后由内部的转换装置用电能将电波信号转换还原成音频信号,送到耳机或喇叭变成音波。

而收音机的FM波段,需要天线刚好和手机耳机长度差不多,一般人带耳机线都是上下走向的,这就决定了耳机是收音机天线的最优选择。所以,耳机就成了收音机天线,天线起到信号放大的作用。但手机上的收音机,只是个辅助功能,在收听频率和范围上都很有限,可能还不如普通收音机。

手机的信号天线现在都是内置,如果把收音机天线也内置,很容易造成信号干扰,会影响手机通话和上网。再说,现在的手机都十分轻薄,内部空间有限,再增加FM天线,还要避免信号干扰,这无疑会增加手机设计难度,增加成本。对大多数厂商而言是得不偿失的,所以一般厂商都不这么处理。

所以如果要接收收音机的信号只能插上耳机,用耳机当天线,所以也就无法外放。

扩展资料

广播电台播出节目是首先把声音通过话筒转换成音频电信号,经放大后被高频信号(载波)调制,这时高频载波信号的某一参量随着音频信号作相应的变化,使我们要传送的音频信号包含在高频载波信号之内。

高频信号再经放大,然后高频电流流过天线时,形成无线电波向外发射,无线电波传播速度为3×10的8次方米每秒,这种无线电波被收音机天线接收,然后经过放大、解调,还原为音频电信号。

之后送入喇叭音圈中,引起纸盆相应的振动,就可以还原声音,即是声电转换传送—电声转换的过程。中波的频率(高频载波频率)规定为525—1605kHz(千周)。短波的频率范围为3500—18000kHz。

超外差收音机原理:

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通过输入电路与收音机的本机振荡频率(其频率较外来高频信号高一个固定中频,中国中频标准规定为465KHZ)一起送入变频管内混合变频,在变频级的负载回路(选频)产生一个新频率即通过差频产生的中频。

中频只改变了载波的频率,原来的音频包络线并没有改变,中频信号可以更好地得到放大,中频信号经检波并滤除高频信号。再经低放,功率放大后,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收音机

为什么手机上的收音机,必须插上耳机才能使用?

因为收音机必须要有天线才能播音,而手机没有天线,所以耳机就充当了天线,因此插上耳机以后手机里的收音机才能正常运作。用过收音机的朋友应该知道,收音机上都带有天线,如果要收听节目那么就必须要把天线拔出来以后才能接收信号,才能收听节目。

但是随着时代变迁,智能机出现以后,收音机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不过收音机少了,不代表广播节目就没了,因为有的智能机里也自带收音机,如果没有也可以下载APP收听,但是在手机上收听广播节目就必须要戴上耳机,这又是什么原因了,其实原因很简单。

简单来说就是电台发出来的广播信号为宽频信号,所以它的波长非常长,如果没有天线那么它就无法接收这种宽频信号,但是手机上不可能带有天线或者内置FM信号接收器,因此耳机就充当了天线,从而只有戴上耳机才能收听广播节目,所以耳机的GND在这时候就相当于是一个外接器。

估计说到这里有的人会说,有的智能机不用耳机都可以放,但是我要说的是现在的智能机一般都不会这样设计,因为现在的手机它的信号接收器都是内置的,如果在增添FM信号接收器,那么手机就会超负荷,从而影响通话质量和其他需要外放声音的质量,再有就是,现在我们使用的智能机都比较精致,比较薄,如果在手机里内置FM信号接收器,也会让厂家增加陈本,设计上也会将难度增大,所以厂家也不会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

而且现在也很少有年轻人听收音机了,所以收音机在手机里也是可有可无的功能,况且在手机里听收音机也非常受限,音效也一般,所以也没必要专门内置一个FM接收器。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