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腊肉中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较高,多吃宜导致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
其次,这些食品的加工过程中要加入大量的食盐,防腐剂,色素等,长期大量进食腊肉无形中造成盐分摄入过多,可能加重或导致血压增高或动摇。尤其是其中还会加入聚合磷酸盐,吃了过多含磷的食品,容易导致人体缺钙。
当然腊肉可以先采用蒸煮或者多次蒸煮的烹饪方法,尽量降低肉里面盐的含量,也就可以稍微多吃一些。与此同时也能享用腊肉的淳朴香味了。
1、致癌风险:许多地方的腊肉是熏制而成,烟气中含有的酚类、醇类、有机酸、羰基化合物等有机物,它们能改变肉制品的色、香、味,烟气中还含有一种强致癌物质——苯并芘,这种物质沉积在肉制品上,会污染食物,而且腊肉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也高,如果食入过多的强致癌物质,会危害人体健康,因此腊肉要少吃。
2、升高血压:腊肉一般是经过腌制再熏制晾晒,因此腊肉一般含盐量都很高,每100克腊肉中钠的含量会接近800毫克,超过一般猪肉平均量的十几倍,长期食用腊肉,盐分摄入过多,钠的摄入量也会增多,会加重或者导致血压升高或波动,对人体心血管的也是不利的。
3、脂肪含量高:腊肉由五花肉所制作而成的居多,而且由于熏制过后,油腻之味没有那么严重,很多人不知不觉就能吃好多,其实腊肉的热量和脂肪含量都是非常高的,食用过多容易引发血脂升高,肥胖,冠心病等疾病,严重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因此老年人要少吃。
4、营养不高:腊肉在制作过程中很多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就会都会流失,维生素B1,B2的含量机会为零,虽说有独特的风味,但是营养含量却不高,因此不宜多吃,不利于机体营养的吸收。
腊肉吃多了会对身体不好。会增加脂肪肝的风险
对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来说,贪食腊肉,血压容易上升;高胆固醇患者也会造成血管阻塞。患有痔疮的人也要注意,腊肉的盐分比较多,摄入后易增加静脉网络的血
压,会让痔疮的痛楚变本加厉。肾病患者也忌讳吃太咸,腊肉最好能不碰就不碰。如果体内积聚了过量的钠不能排出,就会导致水肿。
清除腊肉中的致癌物:
1、预防苯并芘的产生:尽量吃老家自然晾制的腊肉,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自己熏制腊肉。首先,可选用松树、柏树等优质木材来熏烤腊肉;其次,要清除腊肉中的
苯并芘致癌物,最关键的是控温,自己熏烤可以选择慢火慢烤,温度控制在300℃以下,可有效防止苯并芘的产生。
2、清除亚硝酸盐:要把腊肉用水先煮一遍,在水煮过程中,亚硝酸盐就会溶解在水中,煮完之后把水倒掉,接着清炒或者焖、蒸都可以,但是千万别油炸,因为一油炸,腊肉的致癌物又回来了。
3、液体型烟制作腊肉:将香味丰富厚重的果树蒸馏或者干馏之后获得的液体,按照一定的配比和浓度直接添加、浸泡和喷雾肉品,都可以达到熏制的期望效果,可
以让腊肉不经过烟熏过程就达到良好的色泽、香味和保质期,不仅保留了传统腊肉特有的色泽和风味,还大大减少了腊肉中对人体有害的苯并芘、亚硝酸盐等有害物
质的残留量。
1、首先,腊肉的脂肪含量非常高。从重量上看,100克腊肉中脂肪含量高达50%;不仅如此,腊肉还含有相当数量的胆固醇――每100克含胆固醇123毫克,比猪肉要高50%.很多证据表明,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正是导致高血脂的“危险因素”。
2、其次,腊肉营养损失多。在制作过程中,肉中很多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几乎丧失殆尽,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C等含量均为零。可以说,腊肉是一种“双重营养失衡”的食物。这种双重失衡对健康的不利影响也可能“雪上加霜”。
3、腊肉的含盐量较高。100克腊肉的钠含量近800毫克,超过一般猪肉平均量的十几倍。长期大量进食腊肉无形中造成盐分摄入过多,可能加重或导致血压增高或波动。
扩展资料:
如果是自制腌腊肉制品,要选用有检疫合格证明的鲜肉。而消费者到正规商场和超市购买腌腊肉制品,选择包装完好、标签标识清晰、感官正常、保质期内的产品,避免购买胀袋、包装破损、外观发生变化或产品表面明显有菌斑的腌腊肉制品。
在存储腌腊制品时,如果是常温存放,最好是悬挂在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防止脂肪氧化产生有害化学物,如果是冷冻存储,只要将腊肉清洗干净,保鲜膜封存在冷冻室即可。
在食用过程中,要重点降低腌腊肉制品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在食用前将腊肉切片在开水稍煮几分钟。煮肉的水则弃之不用;在食用方式上,最好是蒸煮,尽量少用油煎的方式。因为高温制作会使腊肉中的盐受热产生亚硝酸盐,促使酸硝基吡咯烷和二甲基亚硫胺等致癌物的含量增高。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腊肉的营养价值 美味却不宜多食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健康网-吃腌制腊肉不能简单和致癌画等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