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为什么说梁山招安是正确的选择

时间: 2023-02-20 21:25:49

为什么说梁山招安是正确的选择

1、从地理位置来说,梁山处于湖中,没有耕地。梁山历届头领奉行的是流寇主义,没有建立根据地;

2、在经济方面,一开始王伦时期的梁山,根据山寨最重要的经济指标就是月耗粮食量计算,山寨面临饥荒、内乱、崩溃的危险;晁盖上山带来了10万生辰纲,梁山的人数没有大的变化,经济状况有了根本好转;宋江上梁山后做了第二把交椅,梁山的人数有了大的发展,经济上有了潜在的危机,领导集团不得不为吃饭奔。 宋江入主梁山后,尽管不断攻城掠地,在打青州后三年仍经常发生经济危机;

3、宋江树起“替天行道”的大旗

我国著名小说《水浒传》中宋江招安的选择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水浒传》中争议最大的问题就是宋江招安是对的还是错的。我认为宋江招安是正确的选择。  宋江原本是郡城县的押司,宋江在书中总是一副好老人的形象,暗地里自己的小算盘盘的嘎嘎响。他作为梁山的首领,最不能让人理解的应该就是没有保护好梁山,选择了招安,牺牲了许多梁山的好汉。

但是,再招安这件事情上,我觉得宋江做的是正确的。首先,无论是从宋江个人和梁山的发展来说,宋江有招安的想法是正确的。从宋江个人来说,他想要更好的前途,想要一个正名,除了招安那就是自己当皇帝了,但是梁山的势力还不足以推翻赵家的天下,所以招安是宋江实现理想的唯一出路。而且,宋江深受儒家教育的影响,拥有一腔热血,一心报国。然而无奈奸臣当道,宋江备受排挤随后去了梁山成了土匪。梁山好汉除暴安良,替天行道,但他们还是被人们称为土匪,被一些人称作是坏人。而且,梁山的108人个个都是英雄好汉,长此以往,难免会有王寇之争。在被世人误解,自身的矛盾的情况下 ,招安好像成为了梁山好汉唯一的归宿。

其次,许多人受当时封建儒家思想的影响,许多人非常的封建,并且缺少知识分子,除了智多星无用以外,几乎没有什么人可以为梁山众人出谋划策了,梁山的大多数人都是有勇无谋。而要一个强大的集团必定少不了知识体系,所以文化这方面就很难让梁山长久不衰。这也是招安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梁山的军事实力也是不足与朝廷抗衡的。梁山众人大多都是受压迫的平民百姓走投无路上了梁山,在梁山的鼎盛时期,他们的人马也比不过十万人。绝大多数人没有像林冲这样好的功夫,觉得多数人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军事训练,如果朝廷真的要攻打梁山,梁山根本不是对手。因此,与其与朝对抗,还不如招安来洗掉自己草寇的身份!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选择诏安的原因有哪些?

宋江被称为及时雨,因为他的身材比较黑矮,所以别人称他黑宋江,宋江是108位好汉的老大。

关于宋江为什么要诏安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当时的社会观念,因为古代有很强的忠义思想,他要自己的名字,流芳千古,则一定要增强自己的名声和实力,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以保证自己的名声。宋江从小受君忠思想教育侵染,成年后又以忠义形象立身,让他从一个忠君爱国之士变成弑君灭国,显然不切实际。这对宋江而言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心理门槛,甚至会在梁山内部引发震动。所以他并不想重新建立一个国家去反抗政府,而是想得到政府的支持,所以对他来说,召安是一种最好的方式。

第二,梁山有很多人是被迫逼上梁山,甚至是官吏。与那些土匪不同,他们不想做一辈子的绿林好汉,他们很多人都是像宋江一样,有一些不得已的苦衷,而对于宋江来说,更是如此。他为官期间在一次失手杀了人,他也是被逼上梁山的,能重新报效朝廷也是他的信用。

第三,他也怕梁山不好维系。宋江也有自己的信仰,梁山看是一团和气,实际上并不团结,即使像鲁智深,武松都只能排在十多位之后。

很多人这些人根基在朝廷,这些人一旦反抗后果不堪设想,而选择当一辈子绿林好汉与世隔绝又不现实,所以对他们来说,与其冒险去推翻朝廷,不如选择诏安。

除此之外,他们也不好发展。要知道,他们还是一个盗匪的名义存在的,没有群众基础,只懂得打打杀杀,不具备造反的条件。而对于梁山好汉来说,他们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可选,不去跟整个朝廷作对,最好的方式就是诏安。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