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终托孤,刘备对诸葛亮又爱又怕,临终前的君可自取蜀国成为了诸葛亮的枷锁,也表达了他对诸葛亮的不信任;
2、三让徐州,为维持表面的仁义放弃自己既得的利益,得不偿失事后后悔,实为假仁假义;
3、高举兴复汉室的旗号,但刘备从未真正奉迎天子,后期也是建立了蜀国,兴复汉室只是旗号,而且是明知不可能的假仁假义。
现代人说刘备假仁假义,其实是道德绑架,立场不同。
刘备一定要和兄弟同生共死才不是假仁假义?一定要用几千人马抗击曹老板数万追军就不是假仁假义?仁义二字什么时候到了一定要用死才能去证明?
如果说刘备一心为苍生,为百姓毫无私心而去抗曹兴汉这是肯定不可能的。刘备他首先是个君主,是个政客。能做到的只有圣人或者空想家。
曹操当时名为汉相实为汉贼这话是一点都不为过,我们现代人站在上帝视角去看待千年前的三国 首先自己的立场就摆错了。
刘备早起经历
刘备出生于没落的汉朝皇室世家,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论辈分是汉献帝的族叔。188年,刘备与关羽、张飞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地方武装,加入东汉王朝扑灭黄巾起义军的战争,史料记载他:“数有战功”、“有武勇”。
战争结束后,刘备建立了其军事集团的正规武装力量,任职东汉王朝的平原相(县令)。196年升任徐州牧,官拜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徐州被吕布攻占后改任豫州牧。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里谈《三国演义》时说,“与显刘备之长厚近似伪,状诸葛亮多智而近妖。”开启了对刘备仁义和诸葛亮智慧的争论,字面意思就是刘备厚道的有点假,诸葛亮足智多谋得像妖怪。
确实,罗贯中基于正统立场,在《三国演义》中极力张扬“拥刘反曹”主旨,从而把一切优秀品质都堆加在刘备身上,比如”三让徐州“、”让荆州“、”夺西川“,以及对待关张赵等情节描述上的确太过,以致露出一些有悖人情道理的马脚,反而让人觉得假仁义,有虚伪之嫌。
其实正史中的刘备确实是仁义之君,当然这里所以说是仁义只是相对的,因为首先我们要知道刘备是封建社会的政治家,是想坐江山的,太仁义就只能当孔子了,况且三国类似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群雄争霸,比春秋时期更乱,真”仁义“绝对是混不下去的。
刘备是标准”草根“,起于微末,大半生颠沛流离寄人篱下,他几乎是白手起家,一步一个脚印的,从一个织席贩履的手工业小贩变成了一代帝王!凭什么?凭的就是也相比其他诸侯更能笼络人心,拉拢人心,有城府,有抱负,善识人,能用人,对百姓还算仁慈,这就是一个伟大政治家的”仁义“,这才是有有血有肉的”仁义“,这一点就象他的祖先刘邦一样,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善待部下,这也是他在最落魄的时候依然有许多人誓死追随的真正原因。
正如《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的:“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仁义的对象和标准不同,无所谓真假。故刘备的仁义不是我们所想像的平常百姓的那种仁义,而作为一个古代政治家的仁义,一代帝王的仁义,当然是真仁义了。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