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不是脱离实际的抽象的思辩体系,它永远面对现实世界,面对实际生活,关注和研究时代提出的最迫切的问题,总结新的理论观点。
2、马克思主义不是宗派主义体系,他能正确对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学说,对他们进行批判的研究,剔除其中错误的观点,吸收及积极合理的内容。
3、马克思不是古步自封的体系,它具有自我批评意识,它能根据时代的变代,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发现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和不完善的地方,把自身提高到与时代和实践的需要更加适应的水平。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生命
(一)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来说,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类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得到充实、丰富和发展。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的一些重要标志。
1、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自己的学说不断推向前进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本人总是让自己的理论接受实践的检验,根据实践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他们从不认为自己的理论是千古不变的教条,而是一门科学,是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一种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2、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列宁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一一列宁主义阶段,书写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3、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 毛泽东思想是发展和完善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人民完整的革命建国理论。这些理论表现在毛泽东的各种著作以及党的许多文献上。
4、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一系列理论问题上形成了新的突破,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第三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6、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品质 。
1、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批判与革命。
马克思曾把“怀疑一切”作为座右铭,坚持不懈地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他不以解释世界为满足,而以改变世界作为自己的使命。革命的批判的本质正是它蓬勃生机的根源。
2、开放的、发展的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表现 马克思主义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宣称自己不是僵死的教条。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的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南,而不是具体的结论和现成的答案。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开放的、发展的体系,一切时代的新问题、新情况都能纳入这个开放的体系,并在科学世界观的指导下得到新的解决。
3、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
虽然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已一百多年了,今天,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是我们时代的理论旗帜,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解放全人类为自己的根本使命的。
一、发展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们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认识的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
二、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指出:“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依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得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它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部署、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