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为什么说晴雯是林黛玉的影子

时间: 2023-02-20 21:40:09

为什么说晴雯是林黛玉的影子

因为晴雯和黛玉都不懂俗世,任情妄为,纯洁可爱,遭人陷害。一个是芙蓉仙子,一个是绛珠草,抽签时抽中荷花签。黛玉聪明,文才好,会弹琴,懂诗词,晴雯是丫鬟,绣工好,长得漂亮,而且她们都好强,不愿落人于后。黛玉的对头宝钗,事故,圆滑,沉默寡言,晴雯的对头袭人,事故,圆滑,只干活不说话。四个人都把贾宝玉看成最终的归宿。结果黛玉因为宝钗的出嫁而死,晴雯因为袭人的进谗言而亡,某种程度上都是阴谋与爱情。所以可以说晴雯是林黛玉的影子。

《红楼梦》中,晴雯明明很差劲,为何还被称为黛玉的影子?

《红楼梦》中得女子各有千秋,最后的命运也是各有不同,但是最终的结局并不好,不过她们曾经一起在贾府生活的时光却是最幸福的时刻。在《红楼梦》的一干女子中,晴雯明明很差劲,却被人称为有待黛玉的影子,那么黛玉和晴雯两人的相似之处在哪些地方?一、容貌相像;二、都渴望追求自由;三、同是心直可快。

晴雯和林黛玉在相貌上是有相似之处的,两人都是属于美女,所以第一印象让人深刻,连王夫人连晴雯的名字都不记得,却记住了她的长相,曾经说过一句话,就是“那个眉眼像你林妹妹的丫头”。由此可见,晴雯与林黛玉的面相上的相似之处。

晴雯身为一个丫环,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到这个身份,所以渴望自由的生活,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晴雯喜欢我行我素,甚至是在主人贾宝玉面前也同样放飞自我,曾经直接当着贾宝玉的面撕了扇子。而身处深闺之中的林黛玉同样渴望自由的生活,而不是寄人篱下,处处小心。本来晴雯的身份就注定不会有着无拘无束的行为,而贾宝玉的放纵,给晴雯带来了性格上的缺陷,毕竟身为一个丫环有着心比天高的想法是错误的,所以才会处处表现得不合时宜,让她成为了一个很差劲的人。

林黛玉和晴雯都是属于快言快语的人,会直接把情绪表现在脸上。只不过两者的差别就是表达的方式不一样,其结果带来的效果也是有很大的区别。毕竟林黛玉的语气之中带着文雅的艺术修养,而晴雯的是直来直往,甚至是直戳对方的心窝子。同样的意思,晴雯和林黛玉给别人带来的感受却是截然不同的,但是在快言快语上,两人却是相似的。

红楼大观园中人人嫌恶的晴雯,为何被认为是黛玉的影子?

《红楼梦》中分量最重的小姐、丫环,当属黛玉、宝钗、晴雯、袭人四人。

林黛玉、薛宝钗本就是《红楼梦》中的重头戏,而晴雯、袭人则因为脂砚斋之批语“晴为黛影,袭为钗副”,借着钗黛两位女主的热点,无形之中强化了这两个丫环的地位,但也有很多论者对“晴为黛影”的合理性产生了怀疑。



“袭为钗副”不存在太多争论的空间,因为宝钗和袭人在性情方面有太多相似之处,她们都敦厚温柔、严谨妥帖,做事面面俱到,而且都有着积极的世俗追求——宝钗有“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志向(第70回);袭人则有“争荣夸耀之心”(第31回),所以“袭为钗副”四字,还算妥帖。

可“晴为黛影”四字,却引起很多读者的不满,因为晴雯跟林黛玉的差距实在太大了,很多读者喜欢林黛玉,却不喜欢晴雯,所以对晴为黛影这个说法深以为恶。



晴雯为何让大观园诸人厌恶?

客观来说,大部分人都不会喜欢晴雯这样的人,目前很多读者“喜欢”晴雯,这个喜欢是要打上一个引号的。

喜欢晴雯的读者,有一部分根本不了解晴雯,只觉得“晴为黛影”,爱屋及乌,因为喜欢黛玉,“顺便”喜欢晴雯;

还有一部分读者,看过原著,也了解晴雯,觉得晴雯“心比天高,有自我意识”,不像其他丫环那样有奴性,故而欣赏晴雯。但恕笔者直言,这样的读者只看到了晴雯的优点,却未必能包容晴雯的缺点,他们仅仅是喜欢书中的晴雯,一旦现实中出现晴雯这样的女子,他们可能比谁都厌恶她。

一言以蔽之:晴雯这样的女子,不论是什么时代,必然都是被绝大多数普通人所厌恶的,像贾宝玉那样天性纯正、重情不重理的人,万人中也未必有一个。作为读者,不可对号入座,真以为自己能到贾宝玉那种境界来看待晴雯。



晴雯的缺点太明显,她嚣张跋扈、为人刻薄、说话尖酸、待下严苛,动辄打骂丫环,所以晴雯在贾府中虽然干了这么多年丫环,但很少有交心的朋友,相反的是,她收获了无数的敌人。

譬如第37回,秋纹因给王夫人送花儿,王夫人一时高兴,赏了秋纹两件衣裳,回到怡红院后,秋纹欣喜之际,将事情原委告知怡红院的同事们,结果晴雯张口就给秋纹泼了一盆冷水:呸!没见过世面的小蹄子!那是把好的给了人,挑剩下的才给你,你还充有脸呢!



如果你是秋纹,你会作何感想?本来高高兴兴的,晴雯非要嘴贱扫你的兴,就问你气不气?用今天的话来说,借心直口快伤人心的人,那就不叫心直口快,而叫嘴贱。

再如第27回,丫环小红去给王熙凤回话,路上正好遇见晴雯,晴雯仗着自己是二等丫环,又冷眼嘲讽了小红一番:怪道呢!原来爬上高枝儿去了,把我们不放在眼里。不知说了一句、半句话,名儿姓儿知道了不曾呢?就把她兴得这样!有本事的从今儿出了这园子,长长远远的在高枝儿上,才算得!



小红何等冤枉,本来好好的给王熙凤传个话,却被晴雯当着众人的面儿冷嘲热讽一番,放在今天,相当于校园间的女生言语暴力了,小红被气的两眼盈泪,但还要给王熙凤传话,只能忍着气继续工作。

晴雯的确有“心比天高”的平等意识,但她的平等意识仅仅针对自己,她觉得自己不是下等人,可她却以上等人的姿态对待下面人,这俨然是一种“双标”的姿态。

第72回,贾政第二天要抽查贾宝玉的功课,宝玉挑灯夜战补习功课,期间一个小丫环靠着墙打盹,不小心跌倒了,结果这个小丫环醒过来第一反应是——晴雯姐姐打我!

话犹未了,只听外间咕咚一声,急忙看时,原来是一个小丫头子坐着打盹,一头撞到壁上了,从梦中惊醒,恰正是晴雯说这话之时,她怔怔的只当晴雯打了她一下,虽哭着道:“好姐姐,我再也不敢了。”——第72回



仅此一细节,足可见晴雯日常在怡红院中作威作福,打骂丫环,已是常态,导致整个怡红院对晴雯怨声载道。比如第26回,怡红院的佳蕙和小红在一起聊天,期间佳蕙明确表示了对晴雯的不满:

佳蕙道:“就像昨儿老太太因宝玉病了这些日子,说跟着服侍的这些人都辛苦了,叫把跟着的人都按着等儿赏他们......我心里就不服,袭人哪怕她得十个分儿,也不恼她,原该的。说良心话,谁还敢比她呢!可气晴雯、绮霰她们这几个,都算在上等里头去,仗着老子娘的脸面,众人倒都捧着她去,你说可气不可气。”——第26回

晴雯不仅对怡红院的丫环们如此,她对贾府中的婆子、媳妇们也是这般态度,以致于大观园中人人厌恶她,最终墙倒众人推,第74回王善保家的在王夫人跟前进谏谗言,说了晴雯的坏话,最终导致晴雯被撵的结局,可叹的是,晴雯被撵走之时,整个大观园的婆子们弹冠相庆:阿弥陀佛,可算将这个妖精给退送了去,以后大家清静些!



所以,晴雯的悲剧,很大原因是她个人性格太差造成的,是她自己种下的因,结出的果而已。而我们大部分普通人,更像是是大观园众人,身边出现一个晴雯这样动辄打骂,毫无情商的人,大家都会厌恶,甚至可以说,整个大观园,除了贾宝玉,都不能说喜欢,恐怕没几个人不讨厌晴雯!



为何晴雯能成为黛玉的影子?

细细论来,晴雯跟林黛玉的差距是很大的,比如上文我们提到的“情商”,林黛玉虽也口齿伶俐,爱怼人,但细心的读者就会发现,纵观《红楼梦》全书,没有谁真的厌恶林黛玉,反倒有很多丫环和黛玉关系极好,比如莺儿、香菱、佳蕙等,她们对黛玉的评价都不错,可见黛玉怼人是开玩笑,晴雯则伤人,故有两番人缘。

而晴雯之所以能成为林黛玉的影子,其根本因素在于曹公不在乎世俗之见,他眼中的晴雯是贾宝玉眼中的晴雯,是脱离了情商后纯粹的晴雯。



首先,晴雯和黛玉的容貌很相似。晴雯的容貌是贾府众多丫环中最好的,连王熙凤都评价:整个府里的丫环论起来,也没有晴雯生的好;再如第74回,从王夫人的心理旁白可以看出,晴雯和林黛玉的容貌很相似:

王夫人听了这话,猛然触动往事,便问凤姐道:“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第74回

由此观之,“晴为黛影”之说,与两人容貌相似恐有一定关系,但更为重要的是,晴雯和黛玉一样,都不受世俗眼光的羁绊,她们同样尊重宝玉,从来不规劝贾宝玉干自己不喜欢干的事,这一点在对待仕途经济的态度上表现得很彻底。



薛宝钗、袭人、史湘云都曾规劝过贾宝玉好好读书,立身功名,唯独林黛玉从来没劝过,所以第32回,贾宝玉在跟史湘云、袭人辩论“国贼禄蠹”的话题时,曾提到林黛玉: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若她也说过这些混账话,我早和她生分了。

放在今天,就好比大家都劝贾宝玉好好学习,多参加数学、英语补习班,多学钢琴、吉他、小提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结果林黛玉却从来不劝,她尊重贾宝玉的喜好需求,宝玉喜欢吟诗作赋,黛玉就积极参加海棠诗社;宝玉要准备临帖,以备贾政询问,林黛玉就提前模仿他的笔迹,写了钟王蝇头小楷,帮助他应付贾政的功课(第70回),为此还解散了本来要举办的桃花诗社(林黛玉创建)。



晴雯也是如此,第73回,也是贾政次日要抽查功课,晴雯见贾宝玉学习的辛苦,便想办法替宝玉躲避贾政的抽查:

晴雯因见宝玉读书苦恼,空费了一夜神思,明日也未必妥当,心下正要替宝玉想出一个主意来脱此难。正好忽然逢此一惊,即便生计,向宝玉道:“趁这个机会,快装病,就说唬着了。”此话正中宝玉心怀。——第73回

由此观之,晴雯和林黛玉,为人处世不同,智商情商高低不同,但内里却是一样的,她们本质上都是离经叛道之人,她们尊重人,不尊重礼,这已然超越了时代,而这种行为模式之下,是两人尊重宝玉至纯之性的美好愿景。



更为关键的是,曹公与贾宝玉是同一视角,他们剥离了世俗对错,单纯用一颗真心看待晴雯,加上曹公“重情不重理”,晴雯的缺点变得无足轻重,她的优点却是世俗所不及的,这一点连袭人、宝钗也未必能做到,如此这般,便不难理解,曹公为何将晴雯列在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首,排在温柔贤惠,人人称赞的袭人之前。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