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为什么塔都是7层或是9层

时间: 2023-02-20 22:45:47

为什么塔都是7层或是9层

7层来源于7宝,就是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

1、金的性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代表坚固的智慧;

2、银的色是洁白,代表清净的行门;

3、琉璃是莹澈的透明体,表示明了的智慧;

4、砗磲有转动的相,表示委屈心,修道人要有能忍能让的心;

5。玛瑙是杂色,在里边有红色,黄色,白色,因有许多颜色,表示万行的智慧,所谓‘万德庄严;

6、真珠是圆明,表示圆融无碍的智慧;

7、玫瑰是玉石,有温润性,代表温润的智慧;

佛教里塔为什么有5层的 还有7层和9层 分别啥意思

没有特别的含义,塔层越高象征着道行越高。我国佛教与印度佛教有很大的差异,我国佛塔的层数,是该寺院建塔时主持的大师以及高僧、方丈来确定的,层数与相轮数目应当相同,这是佛教规定的数字。我国有的塔做十三层,而相轮只做三至五盘或者七盘。

“佛塔”是“高僧”的墓,就相当于帝王世家墓了,根据级别而有层数的区别。塔层有1、3、5、7层之分,层数多寡象征道行的高低。七级浮屠就由此而来,塔层均为单数,那是取和尚单身之意。

塔身的内部结构主要有实心和中空两种,塔身的层数绝大多数都是阳性数目的一、三、五、七、九、十一、十三等,而以二、四、六、八等阴性数为层数的极其少见。

塔在宗教文化里都有镇守一方水土,驱散邪气的重要作用。而驱散邪气,根据天人感应的学说,必须使用阳数(奇数)来表示“光大”,这样可以更好吸纳周围的“正气”。而阴数(偶数)则会聚集阴气,这与建塔的初衷大相径庭。

按佛教真谛三藏《十二因缘经》的规定,相轮的数目是轮王一盘、须弥洹二盘、斯陀含三盘、阿那舍四盘、罗汉五盘、缘觉六盘、菩萨七盘、如来八盘。

印度塔相轮是双数的。但传到我国之后,受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都不采用双数,而采用单数,这就因为“阴阳五行中”双数为阴,单数为阳。为了奉佛,吸取各种学说之“精华”,在中国佛塔之建设方面就采取单数。

扩展资料:

佛塔起源:

佛塔起源于印度。在公元一世纪佛教传人我国以前,我国没有“塔”,也没有“塔”字。当梵文的stupa与巴利文见Thupo传入我国时,曾被音译为“塔婆”、“佛图”、“浮图”、“浮屠”等。

由于古印度的Stupa是用于珍藏佛家的舍利子和供奉佛像、佛经之用的,亦被意译为“方坟”、“圆冢”,直到隋唐时,翻译家才创造出了“塔”字,作为统一的译名,沿用至今。 

我国常见的佛塔按建筑材料可分为木塔、砖石塔、金属塔、琉璃塔等,两汉南北朝时以木塔为主,唐宋时砖石塔得到了发展。按类型可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和墓塔等。

塔一般由地宫、基座、塔身、塔刹组成,塔的平面以方形、八角形为多,也有六角形、十二角形、圆形等形状。塔有实心、空心,单塔、双塔,登塔眺望是我国佛塔的功能之一。塔的层数一般为单数,如三、五、七、九、十一、十三层…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七级浮屠指的就是七层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塔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佛塔的来历和佛塔艺术

为什么佛塔多为7层,有什么寓意吗?

佛塔多为7层是因为在佛教中,七层的佛塔是最高等级的佛塔,七级浮屠指的就是七层塔。

浮屠就是佛塔,是音译过来的。佛塔起源于印度。在公元一世纪佛教传入我国以前,我国没有“塔”,也没有“塔”字。当梵文的stupa与巴利文见Thupo传入我国时,曾被音译为“塔婆”、“佛图”、“浮图”、“浮屠”等;

由于古印度的Stupa是用于珍藏佛家的舍利子和供奉佛像、佛经之用的,亦被意译为“方坟”、“圆冢”,直到隋唐时,翻译家才创造出了“塔”字,作为统一的译名,沿用至今。

扩展资料:

在佛教中,七层的佛塔是最高等级的佛塔。佛家以为七层的宝塔约为百公尺来高的大佛像,建了如此的大佛来供养,功德是很大的(注:这在许多的经典中都有提到,可以翻翻地藏菩萨本愿经,内中就有提及)。

假使救了一个人的性命那么所获得的功德是比建宝塔礼佛还要伟大的,这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中国佛教徒多将浮屠视为佛塔。因观音手持佛塔,故而名称浮屠观音。明代版画集《慈容五十三现》和《观音三十二相》中均有浮屠观音。

其造像特征是:观音立于莲华之上,右手持九级浮屠佛塔,左手作施无畏印。佛塔汉译"堵波",古印度佛教徒筑塔是为了埋藏佛之舍利,后来演变为佛教象征性的重要标志。佛教徒非常崇拜舍利、佛发、佛指、佛齿,见舍利如见佛陀本身。佛塔又称功德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级浮屠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