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大观园其实是贾府的女人世界与大观园的女孩世界之间的一场战争,此时必须有人挺身而出为女孩们代言,不容退让,这个角色非探春莫属。探春看似激愤之举,其实也是有策略在的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对家族命运的无力感。对于贾府大厦将倾的现实探春有着很清醒的认识,然而身为一个未婚庶出女子,这个命运却不是她一己之力能够挽救的,还要眼睁睁看着这些愚蠢的内斗,满腹怒火需要一个出口,王善保家的的冒犯刚好给了她这个出口。
二、尊严受到侵犯,必须维护。抄检大观园摆明了就是贾府的婆子
有点儿常识的人都知道,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克的。一个家庭相对于社会,它就是人们避祸享乐的堡垒,一旦在内部自己先乱了阵,就给了外贼以可乘之机,接下来,这个家也就没好日子过了。
探春之所以会强烈反对自己先抄起家的行为,是因为她知道这里面的厉害所在。
三丫头自小在贾府里长大,对自己的这个家是既爱又恨,但是除去她代王熙凤理家的那几天里,可以小试牛刀,做了几件改革之外,对于家族中长期形成的问题,也是一筹莫展,无能为力。
当年贾家的兴旺,是始于前一辈战功赫赫,主子一心为国,下人一心为主,理家有规矩,做人有原则,所以上下同心齐力,使贾家迎来了一段辉煌时期。
但是到了贾正这一代人,在面上家仍旧是大户人家的格局,可内里早已是腐败不堪。小主子们早就没有了先辈们的那点追求,有的只是吃喝玩乐中的无尽挥霍,不仅有多少银子也不够使的,就是为人处世也没有了章法,真以为自己是天下第一了,为所欲为,完全没有顾忌。
天欲弃之,必先令其狂之,这无法无天的浑作一气,可想而知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人人丧心病狂,以为自己可以呼得风来唤得雨,结果一纸诏书下来,换得个满门抄斩,分崩离析的下场。
夜抄大观园,表象是自家人窝里反,实质是人心狂妄,不可一世的体现。王夫人作为一家之主,仅凭下人的几句馋言,就在家里兴师问罪起来,足见其智商让人不敢恭委。
夜抄大观园,不是王熙凤为主,而是一个管家婆子大行狐假虎威之道,嚣张跋扈的竟然在小姐身上摸索上了,这样的贾府哪里还有一点儿章法好讲。
有了以上这些的表象,最后落败也是命中注定的结局。
抄检大观园一直都是《红楼梦》前八十回中的重头戏,很多人对王夫人的反感也来源于此,因为在这场浩浩荡荡的抄检活动中,司棋、晴雯、芳官、四儿、入画纷纷被撵出园外,晴雯与司棋的命运也因此改变,司棋撞墙而死,晴雯在破屋中因病逝世,整部《红楼梦》的衰象彻底展露出来。
王夫人抄检大观园的做法是否正确呢?很多读者认为都认为这是愚蠢之举,就连一向讨好王夫人,以便大展宏图的探春也对王夫人的此番作为极其失望,在王善保家的前来秋爽斋抄检之时,探春丝毫不顾王夫人的面子,赏了王善保家的一个耳光,还大发议论表示对王夫人的不满。
探春的观点也是众多红学爱好者对“抄检大观园”这个活动共同的看法,大家普遍认为王夫人本应该听取王熙凤的意见,一个小小的“绣春囊”,只要暗中探访寻求真相即可,王夫人听信王善保家的谗言,发动抄检活动,导致整个大观园人心惶惶,谈虎色变。
笔者不敢苟同,试想王夫人出身“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的贵族王家,从小接受的教育也不比任何一位姑娘差,如何就能愚蠢到这步田地,而且按照刘姥姥对王夫人的评价“着实爽快,会待人,倒不拿大”,王夫人年轻之时也是个纵横捭阖之人,如何年老之后便糊涂了?笔者认为,王夫人绝非是个寻常人,目前诸多红学分析王夫人,都将这个人物过度简单化理解了。
首先,王夫人原本已经接纳了王熙凤的意见,准备暗中探访,可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却在王夫人耳边进谗言,建议给园中那些不正经的人来个“猛不防”,“想来谁有这个,断不单只有这个,自然还有别的东西”,只要突然抄检,这样就能捉拿到真正的嫌疑人。
关于抄检大观园还有一个小小的细节,王夫人让王善保家的抄检大观园,却恰好查出王善保家的孙女儿司棋有问题,在撵走司棋的时候。
王夫人这才派出自己的心腹周瑞家的,此时有了邢夫人这边的把柄,可不得好好利用一下,于是我们看到,第七十七回,周瑞家的带着众人公然押着司棋出园,让整个贾府都看着,此举何为?不言而喻。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