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浮漂在水面微微连续点颤、轻送或轻沉,是鱼咬钩,应及时提竿。
2、浮漂在水下忽闪一下。这鱼儿碰线所致,不用提竿。
3、浮漂偶尔慢慢下沉。不可忽视,动作愈慢,鱼愈大。
4、星漂微微颤动后,略沉半粒至一粒,漂动即停止这时提竿时机
5、浮漂一点一点,连续点动,动作很小。也是鲫鱼已吃稳的迹象,即提竿。&n
提竿的最佳时机有四:一是顶漂,浮漂徐徐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提竿;二是横漂,浮漂横卧水酉时提竿;三是拖漂,浮漂在斜向徐徐走动时提竿;四是黑漂,在浮漂没干水面时提竿。在逗漂时一般不要提竿,但也不是绝对的,如在冬天或雨天垂钓时出现逗漂现象,此时提竿往往能钓到大鲫鱼。
浮钓鲢鳙选择什么样的浮漂?这针对钓法而言非常重要,必须充分考虑饵料的净重,矶杆的难度系数,看漂是不是清楚等众多领域。最先吃铅量一定要大,因为手竿钓鲢鳙时尽管应用的饵料比例轻,可是为了能雾化、虚窝的必须,饵团通常比较大,因此总的来说算得上饵团还是挺重的。
吃铅量小的浮漂,当然不适宜钓浮。通常来说,吃铅量在2克以内就比较适合了,假如钓位比较远还能够选择更高吃铅量的浮漂。吃铅量更高的浮漂,也更容易矶杆,而且在水中也更平稳,还能够略微降低起风、下水对钓浮的危害。
浮漂要长,长尾的浮漂更适合钓浮,其次是这类浮漂整体也会比较长,到位之后会更为比较稳定。漂脚也需要长一些,这种浮漂重心点更低一些,翻盘站起的效率会变快一些,浮漂到位当然迅速一些,益处是可以比较早的体现“吃口”,特别是鱼讯不错,有锯口时,翻盘到位速率便是必须考虑到的一个问题。
漂尾要细,这样漂相聚更显著一些。因为相同的强度,功效在大小不一样的漂尾上,细尾浮漂的动作幅度会更高,当然会让看漂更容易一些。漂尾要艳丽,最好小碎目,也是处在看大漂相的要求。
在钓浮时,调漂是没什么注重的,特别是在是在钓鲢鳙时。钓鲢鳙时饵料雾化的速率迅速,无论钓多少目,钓目实际上全是个自始至终转变的历程。建议选用带饵调漂的方式,空钩半水挂双饵,矶杆之后浮漂也有筛网目数,那么就可以达到要求。
在半水情况下看一下空钩的筛网目数,一直到了这一筛网目数时就表明饵料早已化完,需要更换饵料了。手中竿钓鲢鳙时,一般会应用很长的钓鱼子线,而且钩间隔较大,选用上野河用饵的方法钓鱼,因此调漂还可以使用单饵。必须挂双饵打工作频率聚鱼时,饵料到位就提竿,对后来的钓鱼是没有影响的。
浮钓鲢鳙,当饵料到位之后,饵料会迅速吸湿雾化,饵料逐渐变轻,浮漂的筛网目数会逐渐提高,这是一个正常的的变化趋势。当出现“不基本”的操作时,基本便是鲢鳙咬钩了。例如本来迟缓上调的浮漂终止没动,表明渔钩早已通道。或者本来下沉的浮漂,忽然停顿或者加速,也表明是鱼多在吃钩。但是浮钓鲢鳙时,最经典的漂相是小顿口。
饵料雾化之后,细微颗粒物迟缓下沉,鲢鳙进窝之后张大嘴“饮水”过虑食材,把潜藏在食材层的渔钩喝进口中,此刻便会出现小顿口,这时提竿是中鱼率较高的。假如有口,但是不中鱼,一般是由于钓浅了;假如锚鱼的状况出现,表明鱼所属隔水层比较浅,则表明钓的隔水层深了。
浮钓鲢鳙,找准鱼层也是非常关键的,通常来说气温越高越是要钓浅,气温凉爽要钓深。比较建议从浅到深慢慢找鱼层,因为饵料雾化会慢慢下沉,也会让鱼层逐渐变深。
读懂浮漂动作与鱼吃钩的情形研判[转]
判读漂讯,也就是读懂、看懂鱼漂的各种不同动作所传达给我们的鱼的信息。关于漂讯,记得著名制漂大师许木村先生分为五种:
其一,浮。即所钓目数往上升浮;
其二,沉。即所钓目数往下沉;
其三,摆。即往两边左右摇动;
其四,拖。即往旁走动;
其五,点。即有啄的感觉,有时很不明显,要以直觉来判断,但大部分是鱼入口的第一时间,此动作是扬竿中鱼最适当之时间。
许先生说:“以上动作有当做钓鱼人眼睛之作用,所有动作综合后来判断鱼食饵是否入口,其入口鱼讯不一而定,千变万化,有一点即中,有浮后点,有时是点再点或沉再点,沉再浮,沉再沉……等等,入口动作是没有固定的,而且每分钟每秒随时都在变化。这也可做灵敏或迟钝之判断,点的动作激烈不中鱼,是为太过灵敏,没有点的动作,只是浮沉即中鱼,那就是过于迟钝。因鱼种类不同会影响浮漂鱼讯动作不同,或是鱼受到惊吓而入口动作也瞬间即变,鱼吃饵越稳定时,同一种入口鱼讯动作,也就越能持续长久,其变化是奥妙无穷的。此为钓鱼人之最大挑战,也是所有斗鱼乐趣之全部精华所在。”
关于观漂,还有一些经验可以提供给钓友们参考。
1.漂上升,但浮起的速度不快,表示鱼在饵的周围转,漂慢下,回到原钓目,表示鱼后退了,或认为饵不合口或因为害怕。有时会有反复,4、5次上升又下沉。
2.真正的鱼吃食(小杂鱼如川丁、爬虎,甚至白鲦,钓友们都不认为是正经“鱼”),应是有份量的,因再小的鲫鱼,吞吸鱼饵进口的力也要比小杂鱼们大,即使浮漂下沉的幅度一点点,哪怕1/4目,l/5目,一个韭菜叶那么厚一点点,也正好。也许没速度,但有份量,向下一顿、一挫,即是鱼在吞食,可马上扬竿。
3.漂的动作正常如鱼吃食,但提竿无鱼,首先应考虑饵的大小,硬度是否合适,以及是否有小杂鱼闹漂。
4.小杂鱼吃食在漂上反应出来的状况与鲫鱼相似,不同的是小杂鱼吃食有速度但无力度,且吃前漂会有一些杂乱的小动作。既有速度又有力度的必是正经鱼。
5.钓平水时,即漂尖与水平面齐时,不见了小红点或顶漂了,可扬竿。
6.顶漂、漂上下动,几乎没有预警信号即突然的顶起(不论快慢)又下降,都不要理它,但它在上下沉浮中停止时,那一瞬间要马上提竿,这一点很重要。
7.漂该下的时候不下,也是鱼已吃钩的表示。在这一点上也有个典型的案例。在一次比赛后,一直站在北京著名钓手王建中身后观看的一位钓友问王建中:很多时候漂并投有动作,可您提竿了,且钩上有鱼,您怎么知道鱼已经吃钩了?王建中说因为水有多深,漂由触水到沉入预定位置需多长时间,他都心里有个数,所以,当略超过时间(极短暂)漂还没到位,当漂应下沉而没下沉、停住时,就说明饵已被鱼半路截住了,吞在口中了。
8.漂下沉时有短暂停顿或浮起半目,该下不下,不下反升等异常表现都是鱼已吃钩的信号。
9.漂向上抬起l目、半日,甚至更少,旋即马上变为向下有力地一顿、一挫,是最标准的鲫鱼吃食动作。漂之所以抬升l目、半目,是因为当鱼冲向或游向鱼饵时,鱼体排开的同等的水量,造成水压的变化,使铅坠及饵暂时失重或失去一些份量,漂受到的坠、饵的拉力,重力减轻,因而上浮些许。如果漂上浮后又慢慢下降了,表明鱼在后退、撤离,铅坠失重状态消失,见例1。有力的一顿是鱼吞吸鱼饵入口,拉动漂造成的,是鱼吃饵的力作用于。饵钩,又传导到漂上的结果。也有人认为漂抬升是因鱼冲向鱼饵时的冲击力、压力造成的,此可研讨。
10.钩、线被鱼体碰挂着时,漂也会有力度地下沉,区分其与鱼吃钩时的漂讯,可看漂在下沉动作的前后,有无铺垫动作。鱼吃食时,因鱼游向鱼饵,会有力作用于饵坠,使它们有些失重,所以,漂会有相应的反应信号,故有力度下降前有预警信号的是鱼吃钩的反应;没有的,是鱼从铅坠以上的线旁游过时碰线造成的。从坠下子线旁穿过触线,信号与鱼吃时的很难区别。
11.有时鲫鱼吃钩,漂上反应出的动作微乎其微,1/l0目,甚至几乎看不到,这时就要凭第六感觉钓鱼。
12、浪很大时,如钓l目,浪来时漂尖应没入水中不见的,但没有没入水中,或浪退时漂尖应又露出水面1目的可也没露,都表示中鱼了,应扬竿、提竿。
13、硬尾漂无预警信号,要特别小心,得有坚强的神经和敏捷的反应。
14、漂横移或斜拉入水,提竿。一般是饵被鱼吞吃后推拉走的反应。
15、因硬尾漂的漂尾是实心的,漂尾无浮力,细,所以会有假动作,杂动作,正经鱼吃食时,动作还会放大(即同样大的鱼同样大的力吃食吸食,在软尾漂是下去1目半目,而在硬尾漂则可能是下去2目3目4目,动作幅度反应加大了)。而软尾漂,因漂尾是空心的,本身即有一定浮力,且粗,上下时受到的阻力比硬漂尾的细长条受到的阻力也大,所以可过滤一定的假信号。当软尾漂调3目半—5目时,由于铅坠轻,浮力大,假动作上不来,看不到,有动作,一定是鱼吃食,一定是真动作
16.漂左右晃动,表示鱼在饵周围打转观察,搅动饵周边水晃动,铅坠晃,漂跟着晃,等等。
入口动作是没有固定的,而且每分每秒随时都在变化。搞清漂的各种动作所代表的含意,是需要长期地实践总结,绝非这简单的区区几条可以解决。不过,也正因为在用漂、调漂,用饵、调饵等方面有如此大的变数,才使钓鱼如此吸引人。笔者想,有人将垂钓称为高级智力运动,也盖因于此吧!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