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云,逝世于617年,年仅14岁,史称楚哀王,唐高祖李渊第五子,母万贵妃。
李智云初名李稚诠。善于射箭,工书、弈。隋朝大业末年,李智云跟从李建成寓河东。高祖初时,李建成走太原,隋朝吏逮捕李智云送往长安,被阴世师所害,年仅十四岁。唐武德元年,追封为王及谥号。
40个,21个儿子,19个女儿。儿子:隐太子李建成、太宗李世民、卫怀王李玄霸、巢剌王李元吉、楚哀王李智云、荆王李元景、汉王李元昌、酆悼王李元亨、周王李元方、徐康王李元礼。
韩王李元嘉、彭思王李元则、郑惠王李元懿、霍王李元轨、虢庄王李凤、道孝王李元庆、邓康王李元裕、舒王李元名、鲁王李灵夔、江安王李元祥、密贞王李元晓、滕王李元婴。
女儿:长沙公主、襄阳公主、平阳公主、高密公主、长广公主、万春公主、房陵公主、九江公主、庐陵公主、南昌公主、安平公主、淮南公主、真定公主、衡阳公主、丹阳公主、临海公主、馆陶公主、安定公主、常乐公主。
1、李建成
李建成(589年-626年),小字毗沙门。唐朝开国太子,唐高祖李渊长子,唐太宗李世民大哥,陇西成纪人。
李渊起兵之前,李建成奉父命在河东招募人才,而后李建成到太原助李渊起兵,随李渊攻略西河,取霍邑,拒潼关,攻克长安。
唐朝建立后被立为皇太子,协助李渊处理政事。李建成多次率军打退突厥的入侵,擒斩与突厥勾结的刘黑闼,平定山东。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亲手射杀李建成,时年三十八岁,五子一并遇害。
贞观二年(628年),李世民追封李建成为息王,追谥曰“隐”,贞观十六年(642年),又追赠为皇太子。史称隐太子。
2、李世民
李世民(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不久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李世民在位期间,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3、李元景
李元景(公元61―653年3月6日),赢姓李氏,唐高祖李渊第六子,母为莫贵嫔,太宗李世民异母弟。武德三年,封为赵王。八年,授安州都督。
贞观初年,历迁雍州牧、右骁卫大将军。十年,徙封荆王,授荆州都督。贞观十一年,定制李元景等为世袭刺史,寻罢代袭之制。久之,转鄜州刺史。
唐高宗即位,进位司徒,加实封一千五百户。永徽四年,坐与房遗爱谋反赐死,后追封沉黎王,备礼改葬。神龙初,追复爵土,并封其孙李逖为嗣荆王。
4、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623年),唐高祖李渊第三女,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姐,母太穆皇后窦氏。祖籍邢州尧山,她是一个真正的巾帼英雄,也是中国古代第一位统领千军万马为自己父亲建立帝业的公主,才识胆略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兄弟们。
中国万里长城的著名关隘娘子关就是因为她所率领的娘子军曾经在此驻守而得名。她是唐朝第一位死后有谥号的公主,是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她举殡的女子,真正的生荣死哀。
5、李元礼
李元礼(619-672年)赢姓李氏,唐高祖李渊的第十子,母为郭婕妤,恭谦谨直,善于骑射。武德四年,封为郑王,同时受封的还有周王、宋王、荆王、越王。
贞观六年,受实封七百户,任郑州刺史,徙封徐王,徙封徐州都督。十七年,徙封绛州刺史。有善政的名声,太宗为褒奖他精勤,赐给锦与绫绢。二十三年,加实封满一千户。
唐高宗即位,永徽四年加司徒之位,与长孙无忌、李世勣并为三公,兼潞州刺史。咸亨三年,去世,享年五十四岁,追赠太尉、冀州大都督,陪葬献陵,予谥号康。
——李渊
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陇西成纪(甘肃天水)人,祖籍邢州尧山(邢台隆尧)[1],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七岁袭封唐国公。开皇中,历任谯、陇、岐三州刺史,隋炀帝即位后,李渊又历任荥阳(今河南郑州)、楼烦(今山西静乐)二郡太守。后被召为殿内少监,又升卫尉少卿。大业十一年(615年),李渊拜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大业十三年(617年),又拜太原留守。
隋末天下大乱时,李渊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义宁二年(618年)农历五月,李渊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并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全国。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儿子李世民。贞观九年(635年),李渊病逝。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在献陵。
李渊有 22 个 儿子,他们是:
太子李建成(母窦皇后),太宗(秦王)李世民(母窦皇后),卫怀王李玄霸(母窦皇后),
巢刺王李元吉(母窦皇后),楚哀王李智云(母万贵妃),荆王李元景(母莫嫔),
汉王李元昌(母孙嫔),酆悼王李元亨(母尹德妃),周王李元方(母张婕妤),
徐康王李元礼(母郭婕妤),韩王李元嘉(母宇文昭仪),彭思王李元则(母王才人),
郑惠王李元懿(母张宝林),霍王李元轨(母张美人),虢庄王李凤(母杨美人),
道孝王李元庆(母刘婕妤),邓康王李元裕(母崔嫔),舒王李元名(母小杨嫔),
鲁王李灵夔(母宇文昭仪),江安王李元祥(母杨嫔),密贞王李元晓(母鲁才人),
滕王李元婴(母柳宝林)。
古代的时候,起兵造反都需要借口。李渊太原起兵的时候,满世界宣传是为了“废昏立明,拥立代王”。等到李渊打进长安城之后,就暴露出本质了。男人们九死一生打天下,无非是为了权力地位金钱美女,李渊起兵的借口虽然高大上,但是本质上还是为了权力地位金钱美女。
李渊打进长安之后,马上就开始分果果了。李世民功劳巨大,被册封为秦国公,后来又改封赵国公,再后来又进封秦王。李渊除了给李世民爵位之外,还赐给了李世民许多美女,结果让李世民和他的夫人长孙氏都很不爽。
古代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李渊赐给李世民小妾,本来是好事,李世民为什么不爽呢?原因很简单,李渊赐给李世民的美女当中,有许多女犯人,或者是犯官之女。李世民觉得李渊赐给他的妾室,地位实在太过低下,所以让李世民感觉不满意。
<img p=""
李世民剧照,扮演者为著名影视明星张丰毅先生。
李渊打进长安城之后,隋炀帝宫中的美女,被李氏家族的瓜分了。李世民得到的,有许多是没入宫中的犯妇。代表人物就是李世民的小妾阴氏,就是日后的阴妃。
阴妃的父亲,是阴世师。熟悉隋唐历史的人都知道,阴世师是李世民家族的死对头。李渊太原起兵的时候,阴世师是隋朝将领,带兵守卫长安。阴世师身为朝廷大将,跟李渊作对是职责所在。阴世师先是派人掘了李渊父亲李昺的坟墓,又派人掘了李渊祖父李虎的坟墓。
刨人祖坟,是不共戴天之仇。孝子贤孙要是有能力,肯定会杀了仇人。阴世师刨了李渊的祖坟还不算完,他还杀了李渊的儿子李智云。李智云是李渊与小妾万氏(日后的万贵妃)所生的庶子,他在兄弟中排行老五。李渊起兵的时候,李智云没有跑掉,被隋朝官军抓住了。李渊起兵的消息传到长安之后,阴世师把李智云杀了。
<img p=""
李渊剧照,扮演者为著名影视明星寇振海先生。
阴世师与李渊有两大不共戴天之仇,李渊打进长安之后,肯定不会放过阴世师。阴世师被李渊下令斩首示众,他的妻女则被没入宫中。阴世师的女儿阴氏,身为犯人,被李渊发配给了李世民。
阴氏颇有姿色,深得李世民的喜爱。李世民给了阴氏一个小妾的名分,阴氏的肚子也颇为争气,为李世民生下了儿子李佑。李世民登基称帝之后,阴氏被册封为妃,李佑被册封为齐王。
唐朝的时候,皇帝的正妻是皇后,大到没有品级了。皇帝有四个妃子,分别是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并称四夫人,正一品待遇。阴妃的封号,没有史籍明确记载,《新旧两唐书》只记载说”阴妃生齐王佑“。笔者推测,仅仅是推测,准不准不敢保证哈。阴妃的封号,应该是淑妃。
阴氏从女犯人,变成了正一品淑妃,可谓是飞上枝头变凤凰了。她为李世民生下的儿子李佑,却是个败家子。李佑,《新唐书》里说他是李祐,为了行文方便,笔者就称他为李佑。李佑被封为齐王,去齐地就藩,结果干出了许多荒唐事。《新唐书》记载,李佑变得那么坏,都是他的舅舅阴弘智教唆的。
<img p=""
长孙皇后剧照,扮演者为著名影视明星苗圃女士。
阴弘智这个人,《新唐书》说他是”憸人也“。憸念鲜,就是奸险小人的意思。李世民知道阴弘智是小人,所以不敢重用他。阴弘智只能把富贵的希望,寄托在外甥李佑身上。李佑去齐州就藩的时候,阴弘智一同赴任,却协助外甥。
李佑到了齐州之后,坏事干得实在是太多了。李世民派了敢于直言的权万纪去给李佑当老师,权万纪到了齐州之后,发现管束不了李佑,就写了几封奏表弹劾李佑。李世民对李佑很失望们,就认为李佑不成器是母系血统不行。
以阴妃为代表的女犯人们,在宫中越来越多,李世民对她们越看越不顺眼。李世民跟身边的人抱怨宫中女犯人太多了,身边的自然听懂了皇帝的话外之音,就有人按照李世民的意思,给李世民建言献策了。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五.唐纪十一》记载,有位尚书大人,迎合圣意,上表奏曰:”近世掖庭之选,或微贱之族,礼训蔑闻。或刑戮之家,忧怨所积。请自今,后宫及东宫内职有阙,皆选良家有才行者充,以礼聘纳。其没官口及素微贱之人,皆不得进用。“
刑戮之家,说的就是阴妃那样的死刑犯女儿。李世民对于尚书的奏章,十分满意,马上就画敕颁行。从那以后,李唐皇室就很少用女犯人给后宫充当嫔妃命妇了。
<img p=""
李佑剧照,扮演者为著名影视明星薛咏煜
李佑母系血统再怎么低贱,也是李世民的亲生儿子。李世民还是想挽救一下李佑,就给李佑派了几个德高望重的老师。老师们管教不了李佑,就给李世民上表。李世民只能苦口婆心,教李佑做人的道理。(上欲王改悔,故数教责王,诚能饬躬引咎。)
李佑被父皇批评了,迁怒于老师们告状。李佑不但不听老师管教,反而把老师权万纪杀了。杀了父皇指派的老师之后,李佑只能起兵造反了。李佑的造反,很快就平定了。李佑被手下人活捉,献给了朝廷。
李佑上书,苦苦哀求父皇饶命。李世民觉得这个儿子无论如何也不能留了,就下诏赐死李佑。李佑死后,李世民可以说是非常后悔。李世民将李佑贬为庶人,但是以国公之礼将他下葬。《新唐书》记载,李世民赐死李佑的时候,哭得非常伤心。李佑之死,可以说是李世民一辈子的痛,他让李世民后悔了一辈子。
李佑死后,阴妃受到牵连,失去了李世民的宠爱,最后郁闷死了,真的死了。阴妃死后,李唐皇室给她的葬制,根本就配不上妃子的身份。阴氏本来是女犯人,得到李世民的宠爱,飞上枝头变成凤凰,最后却下场悲惨。阴氏早年丧父,中年丧子,人生的大起大落都经历了。一代佳人,最后孤独终老,当真红颜薄命,我见犹怜啊。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历史爆读
大儿子“李建成”、二儿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四子“李元吉”。
1、李建成
李建成(589年-626年),小字毗沙门。唐朝开国太子,唐高祖李渊长子,唐太宗李世民大哥,陇西成纪人。李渊起兵之前,李建成奉父命在河东招募人才,而后李建成到太原助李渊起兵,随李渊攻略西河,取霍邑,拒潼关,攻克长安。
唐朝建立后被立为皇太子,协助李渊处理政事。李建成多次率军打退突厥的入侵,擒斩与突厥勾结的刘黑闼,平定山东。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亲手射杀李建成,时年三十八岁,五子一并遇害。
2、李世民
李世民(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3、李玄霸
李玄霸(599年—614年),嬴姓李氏,字大德,唐高祖李渊第三子
,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弟,母太穆皇后窦氏,陇西成纪人。李玄霸自幼辩惠。隋大业十年(614年),李玄霸去世,年仅十六岁,无子,唐高祖以李世民长孙氏次子李泰为嗣子,并加封李泰魏王。
4、李元吉
李元吉(603-626年7月2日),名李劼,小字三胡,陇西成纪人。唐高祖李渊第四子,窦皇后所生,唐太宗李世民四弟。猜鸷骄侈,为人骁勇,擅长使用马槊。唐高祖李渊太原起兵时,领军留守太原。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李元吉与太子李建成同时被杀,终年二十四岁,五个儿子一同被害,妻子杨氏被李世民强行纳入宫中。
扩展资料:
在隋唐(古典小说人物)中,李玄霸原名李元霸,是唐高祖窦皇后第三子。是古典小说《说唐》与评书《兴唐传》《瓦岗英雄》《隋唐演义传》中登场的虚拟人物。
《说唐演义全传》中,李元霸为上界大鹏金翅鸟临凡,力大无穷,所向无敌。晋阳宫比武,力挫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一战成名。后奉旨赴四明山保驾,三锤击走第三条好汉裴元庆,匹马双锤,一下午将十八路反王185万人马杀的只剩65万(平均每秒打死55人)。曾见义勇为,救下清官刘文静。后于紫金山再挫各路反军,玉玺独收。收军回长安时,举锤骂天,死于雷雨霹雳之中。
李渊其它儿子——
1、楚哀王李智云(母万贵妃)
2、荆王李元景(母莫嫔)
3、汉王李元昌(母孙嫔)
4、酆悼王李元亨(母尹德妃)
5、周王李元方(母张婕妤)
6、徐康王李元礼(母郭婕妤)
7、韩王李元嘉(母宇文昭仪)
8、彭思王李元则(母王才人)
9、郑惠王李元懿(母张宝林)
10、霍王李元轨(母张美人)
11、虢庄王李凤(母杨美人)
12、道孝王李元庆(母刘婕妤)
13、邓康王李元裕(母崔嫔)
14、舒王李元名(母小杨嫔)
15、鲁王李灵夔(母宇文昭仪)
16、江安王李元祥(母杨嫔)
17、密贞王李元晓(母鲁才人)
18、滕王李元婴(母柳宝林)
参考资料:-李渊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