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造成锂电池电压降得快的原因如下:
1、电池内部的微短路:可能存在集流体的毛刺刺穿隔膜、粘合剂用量不够或粉体材料润湿不好、浆料中存在大颗粒粉体、隔膜的宽度设计不当等问题;
2、电池材料的副反应:电池材料在高温下可能存在正常的电化学反应之外的副反应;
3、电池材料间的化学反应:在高温和一定的电压下,电池材料间可能会发上额外的化学反应;
4、电池材料:采用活性材料、导电剂、电解液和粘合剂,都有可能出现电池储存时电压降过大的问题。
锂电池老化后电压确实会降低,但不会降低到0.01V(有电的状态,用仪表测电压0.01V的时候除非你的仪表相当精确,否则和0V是没有区别的)。还有,锂电老化后内阻会增加,不可能减小,这是几乎所有可充电池的通性。
锂电中的电解液逐渐干涸挥发,这是导致内阻增大的根本原因。还有就是在电极上产生结晶,阻碍电池的电化学反应,导致了锂电输出电压降低。如果锂电电压小于1V,那么这个电池可以宣布OVER了。
影响蓄电池修复仪容量的因素有极板的构造,充电放电电流的大小,电解液的温度以及密度等,其中以充放电电流和温度的影响最大。如充放电电流过大,将使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变化处于表面,容量则降低很多。蓄电池的放电电流不同。所能放出的容量也不相同,放电电流越大,能够放出的电量越小,例如,电动自行车常用的电流为5A,使用标称10AH的蓄电池就是2 小时率放电,如果采用10 小时放电率,可达到12 AH。所以,评价蓄电池的容量不仅仅要看蓄电池的标称容量,还要看蓄电池的放电率。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往往标称为10AH,同一个蓄电池也可以标称为12AH,和14 AH。再比如14AH的蓄电池也可以标为17AH。还有一些蓄电池标为20AH,蓄电池容量标称值大了,但是其容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蓄电池修复内阻的变化蓄电池的内阻是指电流流过蓄电池内部时所受到的阻力,铅酸蓄电池的内阻很小,需要用专门的仪器才可以测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蓄电池修复仪一般所指的蓄电池内阻是充电态内阻,即蓄电池充满电视的内阻。与之对应的是放电态内阻,指蓄电池充分放电后的内阻。一般说来,放电态内阻比充电态内阻大,并且不太稳定。蓄电池的内阻越大,蓄电池自身消耗掉的能量越多,其使效率越低。内阻很大的蓄电池在充电时发热很厉害,使蓄电池的温度急剧上升,对蓄电池和充电器的影响很大。随着蓄电池使用次数的增多,由于电解液的消耗以及蓄电池内阻部化学物质的活性的降低,蓄电池的内阻会偶不同程度的增大,质量越差的蓄电池增大得越快。蓄电池内阻部阻抗会因放电量增加而加大,尤其是在放电终止时阻抗最大,主要因为放电的进行使得极板产生不良导体硫酸铅以及电解液比重下降,故放电后由务必要马上充电,若任其持续放电,则硫酸铅形成安定的白色晶体后,即使充电,极板的活性物质亦无法恢复原状,从而将缩短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可是自放电一般很小
根据我的经验,电压降是电池内部达到一个热力学平衡,比如锂离子与正负极发生作用达到一个化学势的平衡
你用另一种隔膜的时候可以用万用表测一下内阻。一般大的内阻会帮助这个电压的减小。这时候我怀疑电化学体系并没有达到平衡
1.6V对碳电极是正常的cssju56(站内联系TA)等待强人解释chtaiqiang(站内联系TA)怎就不现个牛人呢sqtj(站内联系TA)活性物质为碳管应该充电很快pengyuanmin(站内联系TA)在各种物质相界面上都存在着大小不等的电位差,金属与电解质溶液界面的电位差是化学电池中最重要的电位差,产生这些电位差的原因是由于两相间电荷的穿越,所以说电位差的变化是由于界面选择性的吸附某种离子及极性分子(溶质分子或溶液分子)倾向于在界面上定向排列。刚注完也的电池电解质还未完全的均匀分布(润湿)待其稳定电位差会产生一定变化pengyuanmin(站内联系TA)这个现象时正常的,电位的形成与电解液与电极界面息息相关,然而电解液离子的分布或者极片的润湿程度都将影响到开路电压,一般搁置12H基本就稳定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