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传说中宋徽宗是李煜转世。
赵佶,即宋徽宗,宋神宗赵顼的第十一子、宋哲宗赵煦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历任镇宁军节度使、司空、昭德军节度使等要职。
李煜,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宋徽宗赵佶是宋朝第八位皇帝。
赵佶是宋神宗的第十一个儿子,宋哲宗的弟弟,他哥哥宋哲宗去世时只有二十四岁,没有儿子,所以太后等人就拥立了赵佶为皇帝。
赵佶是宋神宗的第十一个儿子,据说在他出生前,宋神宗梦到了南唐后主李煜,所以民间还流传宋徽宗是李煜的转世。转生的说法虽然不可信,但也反映了宋徽宗与南唐后主的相似。赵佶从小就喜欢琴棋书画,爱好丹青笔墨,还喜欢骑马射猎,外出游玩,在书画艺术上自幼就展现了很好的天分。
后来哥哥宋哲宗早逝,赵佶就被推上了皇位。宋徽宗重用的蔡京打着推行新法的名号,提高税收,实行贿赂,政治局面非常腐败。但宋徽宗自己不仅不会用人,自己也是个沉迷享乐的人,在全国范围内寻找自己喜欢的奇珍异宝,不计代价也要运到皇城,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苦难。
后来金兵打到门口,宋徽宗将烂摊子扔给儿子宋钦宗,自己去道观修仙。继位的宋钦宗也没能挽回大局,靖康二年父子两人都被金军俘虏。几年后宋徽宗死在了五国城。
做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
这句诗来形容宋徽宗和南唐后主,真是名副其实。这俩人都是千古奇才,又都是亡国之君。
宋徽宗赵佶(1082年6月7日-1135年6月4日),号宣和主人,宋朝第八位皇帝,书画家。宋徽宗对绘画的爱好十分真挚,他利用皇权推动绘画,使宋代的绘画艺术有了空前发展。他还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他热爱画花鸟画自成“院体”。是古代少有的颇有成就的艺术型皇帝。
南唐后主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宋徽宗和南唐后主真是有缘分。据说宋徽宗赵佶降生之前,他的父亲宋神宗曾经来到秘书省,观看过那里收藏的南唐后主李煜画像,对这位亡国之君的儒雅风度极为心仪,随后就生下了宋徽宗。在他出生时,他的父亲宋神宗梦见李煜前来谒见。后来所以人们普遍倾向相信,宋徽宗赵佶是由李煜转世托生的。
南唐后主李煜和宋徽宗赵佶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一一他们同样都是才华横溢,文采风流。不同的是,赵佶书法绘画,李煜诗词歌赋,各有千秋。
——他俩都是艺术天才,治国庸才,都是同样弱智,同样昏庸,内忧外患,支离破碎。国家不幸诗歌幸,写这俩人就是一对活宝。
一一最终命运一样,都是亡国之君。李煜的南唐国亡在了宋徽宗赵佶的祖先宋太祖赵匡胤手里,赵佶的北宋帝国则亡在了金国女真的铁蹄之下。
李煜和赵佶,都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艺术家皇帝,甚至在性格、人生际遇上都很相似,以至于有人说赵佶就是李煜的转世。
我们先看他们的相似之处,再讲述那段神奇的传说,最后再剖析传闻背后的故事。
01
两朝皇帝恰似一对克隆体
1.艺术界的巨擘
中国历史上四百多位皇帝,有艺术才华的一箩筐,但是能达到艺术家程度的极少,能独创门派,傲立艺术顶峰的,恐怕只有李煜和赵佶。
李煜好著述,留有《文集》三十卷、《杂说》百篇,后人整理的李煜文集数不胜数。当然这些仅仅是李煜成就中最不起眼的部分。
李煜擅长书画,其行书,以颤笔行文,线条遒劲,世称“金错刀”;其大字,以卷帛为笔,挥洒如意,世称“撮襟书”。他画的竹子,被称为“铁钩锁”,他的“林石、飞鸟,远过常流,高出意外。”(郭沫若语)。
当然,李煜的词才是他个人的标签。李煜的词既有婉约派的缠绵,又有奔放的刚柔,其哀怨又令人肠牵魂断。读他的词,寥寥数语让人欲罢不能。
赵佶爱好更广泛,留下了《御注道德经》、《御注冲虚至德真经》、《南华真经逍遥游指归》、《大观茶论》、《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著作。
赵佶是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综合型艺术天才,他是工笔画的创始人,题材广泛,精细逼真。赵佶还独创了一种叫“瘦金体”的书法,这种书法“天骨遒美,逸趣霭然”,又“屈铁断金”。
今天如果谁手上有宋徽宗赵佶的真迹,哪怕一个字,至少也是千万富翁。
2.不称职的皇帝
跟他们的艺术成就相比,他们都是不称职的皇帝。
面对北宋大兵压境的亡国危局,李煜虽有心重振山河,无奈个人能力不够,无法扭转充满颓废气息的朝堂。加之他不辨忠奸,忙于奢华享乐,导致人心涣散。假如李煜处于太平盛世,或许可以勉强支撑,力挽狂澜实在不是他的能力所及。
李煜情有可原,赵佶则一手摧毁了北宋大好河山。他忙于个人享乐和爱好,不惜国力不兴土木兴建园林,又宠幸奸佞,排斥忠良。可以说,北宋到赵佶手上后,呈现出断崖式的坠落。
3.悲惨的人生结局
南唐灭亡后,李煜被俘虏到开封,封“违命侯”。在这里,他度过了屈辱的一年半时光,留下了众多让人心碎的诗词。在李煜生日(七夕)那天,他离奇死亡,有资料说,他是被宋太宗毒杀的。
赵佶更惨,北宋灭亡后,他随赵氏皇族及家眷千余人,被迁往黑龙江。沿途中,他亲眼看见了赵氏女眷们惨遭金人蹂躏的屈辱。赵佶本人被封了一个耻辱性的“昏德公”称号,还被迫与儿子宋钦宗一起,行牵羊礼。
赵佶的死有不同的记载,有一种说法是他被金国人点了天灯。
02
李煜转世赵佶的神奇传说
正因为两个人太相似了,所以民间有一个离奇的传说——赵佶就是李煜的转世!
太平兴国三年的七夕日,李煜迎来了自己的四十二岁生日,这也是他在开封度过的第二个生日。一大早,妃嫔们来到李煜的住所,向他贺寿。
李煜心情不错,与心爱的女人们觥筹交错,这会儿喝再多也不会有人拿政事打搅他,于是开怀痛饮。醉意朦胧中,李煜仿佛又回到江南,在雕栏玉砌的小楼中,小周后如花似锦,穿梭于锦罗帐,笑声穿透银白色的夜空,清脆悦耳。
秋风穿堂过,李煜打了个冷战,这才想起,自己身在开封。他怅然若失,借着酒兴,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一旁的故国歌姬,接过墨迹未干的新词,和乐咏唱。
李煜酒宴未结束,消息已经传到了宋太宗赵光义的耳朵里。什么?这家伙居然还在怀念故国?他想干什么?那就让他永远沉在梦中吧!
当天,李煜暴亡,死于赵光义赏赐的一壶毒酒——牵机药。在药力的作用下,李煜全身抽搐,手头相接,缩作一团而死!
李煜死了,可是他的灵魂却化作一团怨气,发誓要让赵家接受报应。
一百零四年后的元丰五年五月初五,宋神宗偶然光顾秘书省。他猛然一转身,发现墙上挂着一幅画像。只见此人长得眉清目秀,一副风流倜傥的才俊模样,神宗不禁动了一心,问管事的官员,这是谁的画像?
官员告诉宋神宗,他就是前南唐国主李煜。鬼节见到故人画像,实在有点不吉祥,可是宋神宗居然没有一点不愉快,反而恋恋不舍地多看了几眼画中人,甚至忍不住叹息几声。
也就在这天夜里,宋神宗的陈妃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一个自称是李后主的男子拜访她,陈妃一下子惊醒了。容不得陈妃回忆梦境,她突然感觉到肚子钻心地痛——原来她要临产了!
就在当夜,陈妃给宋神宗生了一个儿子,即后来的宋徽宗赵佶。
李煜七夕生七夕死,赵佶五月初五生,这日子充满诡异。后来赵佶嫌不吉利,把自己的生日改成了十月初十。
到这儿大伙都明白了,李煜托胎投身到赵家了。不过请注意,宋神宗一共有十四个儿子,赵佶仅排行老十一,他又是怎么登上皇位的呢?
说出来不可思议,原来赵佶的十个哥哥,有八个居然都早夭了。六哥赵煦(宋哲宗)又英年驾崩,无后,九哥赵佖又是个盲人。就这样,皇位离奇地落到了赵佶头上。
如果你说古人夭折率高,这种情况并不稀奇,可问题是,赵佶的三个弟弟都很健康,好像那十个哥哥,都在为赵佶让路似的。
接下来的事,大伙都知道了,赵佶登基后,醉心于艺术和个人享乐,迅速把大宋大好河山给糟蹋了。最终赵氏子孙,在金国人的魔爪下,生不如死。
03
民间传说是一种精神寄寓
不过,民间故事就是民间故事,当不得真,这种光怪陆离的传说,从来不曾断绝。问题是,每一个民间故事不会无缘无故产生,它至少代表了某种民间意识,从这个角度,我们该如何理解李煜转世赵佶的传闻呢?
首先,李煜失了国却赢得了同情分。
李煜虽然是亡国之君,但是他在两个方面,赢得了后世广泛的同情。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