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历史上的伯乐有哪些

时间: 2023-03-12 11:17:15

历史上的伯乐有哪些

历史上的伯乐有:

周文王之渭水拜相姜子牙;俞伯牙高山流水遇钟子期;刘备之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萧何之月下追韩信;燕昭王之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任用毅熊庆;杨武之发现了华罗庚。伯乐本名孙阳,一说他乃赵简子御者,善相马,字子良,又称王良。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直接称他为伯乐。

伯乐相马历史典故

伯乐相马是一个汉语成语,它的意思是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爱惜人才。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伯乐相马历史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传说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一直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仔细寻访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辛苦倍至,但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刻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又骨瘦如柴,于是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

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

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了。

伯乐相马的出处原文

作者韩愈 《马说》选自《昌黎先生集·杂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伯乐相马的作者简介

韩愈,字退之,谥号“文”,汉族,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韩文公。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千里马与伯乐的事例在古代有哪些?

周武王与姜子牙:

姜子牙八十岁了还郁郁不得志,空怀一身才学不得官府重用。直到有一天在渭水边钓鱼遇到求贤若渴的文王。文王仅仅与他交谈了几句,便识得姜子牙聪明机智,于是立马拜为军师。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文王没有看错人,文王在姜子牙的帮助下灭掉了商纣开启了周朝八百年的历史。

萧何月下追韩信:

韩信违反军纪,按规定应当斩首,临刑时看见汉将夏侯婴,就问到:“难道汉王不想得到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夏侯婴以韩信所说不凡、相貌威武而下令释放,并将韩信推荐给刘邦,但未被重用。后韩信多次与萧何谈论,为萧何所赏识。刘邦至南郑途中,韩信思量自己难以受到刘邦的重用,中途离去,被萧何发现后追回。

刘备与诸葛亮:

刘备听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襄阳古隆中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三顾茅庐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当他们到诸葛亮家前,已经是中午,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欧阳修都举荐了哪些人?为什么会被称为千古伯乐?

欧阳修这辈子举荐的人实在太多了,但之所以把欧阳修称为千古伯乐,是因为欧阳修在49岁以后,他所举荐的那5个人可以说是震动了整个大宋王朝。苏轼,苏洵,苏辙一门三杰都受到了欧阳修的举荐,除了这三位之外,北宋最有名的大臣王安石也受到了欧阳修的举荐,还有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包拯包青天也是被王安石举荐过的人,所以欧阳修不愧为千古伯乐。

苏家一门三杰受到欧阳修的赏识

49岁的欧阳修成为吏部的贡举的主考官,而就是在这次考试当中,他一下提拔了苏轼苏辙苏洵父子三人。欧阳修在举荐人才方面,真正做到了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只要你有才华只要你对朝廷有贡献那么我就把你举荐给朝廷,我就认为你是有用的人才。如果没有欧阳修的大力举荐,也就不会有苏东坡后来的仕途之路。

欧阳修举荐王安石

北宋著名大臣王安石如果没有欧阳修的举荐,也许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官。欧阳修的学生曾巩,向欧阳修推荐了王安石当欧阳修知道了王安石这个人,并且看了他的文章,也考察了他对于朝廷的一些见解之后,欧阳修毅然决然的向朝廷推荐了这个人,从这一点上就足可以判断出欧阳修是具有识人之明的。

没有欧阳修就没有包青天

如果没有欧阳修的举荐,那我们所熟知的包青天很可能就是一个小县官而已,正是因为欧阳修慧眼识珠,把包青天从一个县官提拔成了户部的主事。才让包拯有机会一步一步的接近了北宋王朝的政治权力中心,这样才有了后来闻名遐迩的包青天,所以说欧阳修确实有着伯乐之名,他能够从芸芸众生之中挑选出朝廷需要的人才这也是一种才能。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