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莲子心可以和什么花茶一起喝

时间: 2023-03-13 04:30:05

莲子心可以和什么花茶一起喝

莲子心可以和很多东西一起泡水喝,比如金银花、菊花、玫瑰花等。

1、和莲子心一样具有很好的清火作用的花茶就是菊花,菊花能解风热、清肝明目,搭配莲子心能使降火去热的效果更好,内火旺盛的人可以适量饮用;

2、玫瑰花有美容养颜、疏通血脉、调和肝脾的功效,莲子心有养心安神的作用,玫瑰花茶和莲子心可以一起喝,二者都有养心安神的作用;

3、莲子心和金银花一起泡茶,可起到去火的功效。

菊花莲子心枸杞茶有什么功效?

菊花莲子心枸杞茶有滋阴降火的功效。枸杞的作用是滋补肝肾,菊花可以清热解毒,清肝明目,莲子心可以清心安神,涩精止血。三种药物都有降火的作用。脾虚体制则不能用些中药来代茶饮。

菊花:菊花性味甘凉,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明目之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

莲子心:性味涩苦平,具有清热安神、益肾固精之功效。有降压作用、从莲子心提出莲心碱结晶,有短暂降压之效,改变为季铵盐,则出现强而持久的降压作用。

枸杞:滋肾,润肺,明目、补益精气之功效,主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

扩展资料

菊花莲子枸杞茶的泡法:

1、泡泡菊花莲子枸杞茶时,最好用透明的玻璃杯

2、准备四、五粒枸杞,五朵菊花、三颗莲子心,然后再用沸水冲泡三分钟,把第一次的水倒掉

3、然后再加入沸水冲泡五分钟即可

若是饮用的人多,可用透明的茶壶,每次放一小把,冲入沸水泡2-5分钟,待水七八成热时,可看到茶水渐渐酿成微黄色。每次喝时,不要一次喝完,要留下三分之一杯的茶水,再加上新茶水,泡上片刻,而后再喝。

饮菊花莲子枸杞茶时可在茶杯中放入几颗冰糖,这样喝起来味更甘甜。

人民网-枸杞有四大惊人功效能清肝明目

人民网-常吃莲子清心火细数莲子6大功效

人民网-7种菊花茶功效很强大什么人不宜喝菊花茶

菊花,桔皮,茉莉花,莲子心能放一起泡水喝吗?

可以在一起泡,在饭店里喝的八宝茶不是也有枸杞吗?
最后可以把枸杞嚼嚼吃掉~
枸杞、金银花、菊花泡茶,有许多方法,可参考;
枸杞茶
枸杞子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c、钙、铁,具有补肝、益肾、养肝明目、润肺燥的作用,可降压、降脂和防止动脉硬化。对肝肾不足引起的头昏耳鸣、视力模糊、记忆力减退具有保健治疗功用。因为本身就具有甜味,不管是泡茶或是像葡萄干一样当零嘴来吃对计算机族的眼睛酸涩、疲劳、视力加深的问题都有很大的帮助。菊花茶有明目清肝的作用,有些人就干脆菊花加上枸杞一起泡来喝,或是用蜂蜜菊花茶都于疏肝解郁都很有帮助。
菊花枸杞茶其实不是茶,只是用菊花和枸杞当茶一样泡着喝。菊花要用杭菊花,一到秋季,采摘下来,晒干备用。枸杞要买宁夏枸杞,颗粒小,红亮亮的。每次用杭菊花10克、枸杞10克,放入大茶壶内,加入热开水,10分钟后便可饮用。
菊花枸杞茶为何有如此功效呢?菊花有疏风清热、解毒明目的作用。枸杞能养阴补血,益精明目。《药性论》载:“补益精诸不足,……明目安神。”现已证实,枸杞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能降低血中胆固醇,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从而达到预防冠心病的目的。
看来,菊花枸杞茶能预防和治疗各种眼病,对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都有好处,最适宜老年人饮用。脾胃虚弱者应注意,在制作时放上几枚大枣,加强健脾作用。
枸杞作为中药材来说,是经济、实惠、用途广又好用的药材,枸杞可配合煮、炒、煎等料理方式,配合各式药材使用,尤其最大特色是任何人都能服用。 枸杞除了众所周知有明目的作用之外,还有增加免疫力、滋养强身等多层优点
枸杞茶的做法;
1, 材料:枸杞一小把、红枣3-4粒。
做法:直接将枸杞和红枣放入玻璃杯中,以开水冲泡服用,或者用水煮沸后服用。 温馨提示 1、如果熬夜后口干舌燥很严重,或者火气很大的话,可另加白菊花1-2朵一起冲服。
2,【组成】枸杞茎叶鲜品60克(干品30克)。 【功用】补虚益精,清热明目。 【主治】病后体虚,头昏目花,时有低热;或因病后房事过频,头晕,骨节烦热,易泄或梦遗。
菊花枸杞茶是用菊花和枸杞同泡而成。每次用杭白菊、枸杞各10克,加入大茶壶内,加入热开水,10分钟后便可饮用。 菊花具有疏风清热、解毒明目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菊花含菊甙、腺嘌呤、氨基酸、胆碱、水苏碱、黄酮类
3,枸杞茶 ;材料; 红茶3克、 枸杞12克。 做法 ;将两种材料放入杯中,以沸水冲泡。
功效 ;可以补肝肾,具有保健眼睛的作用,还可以改善体质虚弱的症状。
时下,一种新的饮茶时尚正在悄然兴起,这就是喝花草茶。泡在透明的玻璃杯中的花草茶五颜六色,红的灯笼花、千日红;绿的金银花;橙色的百合、金莲花;紫的玫瑰、牡丹;白的贡菊等,色彩斑斓,煞是好看。它不仅能使您感受到花草茶的绚丽芬芳,而且具有保健美容功效,因此,赢得越来越多的都市女性的喜爱,成为都市人饮品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据专家介绍,成百上千种鲜花中,气味芬芳,适宜“喝”的大约只有三四十种,如红玫瑰、杜鹃花、甘菊花、金莲花、百合花、金银花、西藏红雪、紫罗兰、芙蓉花、芍药花等等。这些鲜花多具有祛病、保健的功能,如金银花、贡菊、莲子心等具有清肺、止咳、解毒的功效;金莲花、西藏红雪等则可养肝明目、健胃、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枇杷花能化痰消喉头水肿;紫罗兰在冲泡时会因水温而产生变化,故有花茶中的“魔术师”之称,常饮可消除眼睛疲劳,有治疗感冒、止咳等功效。许多花对女性美容养颜十分有益,如红玫瑰,可促进血液循环,养颜美容;而芙蓉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苹果酸,最适合中年女性饮食。此外,有芍药花、杜鹃花、玫瑰花等,除了利血调经、润肤养颜外,还对雀斑、黄褐斑、暗疮等有辅助疗效,是女性追求美丽的好帮手。草茶有薰衣草、马鞭草、柠檬草、苏洋草(又名鼠尾草)、飞燕草和牛膝草等。不同品种之间根据药性还有多种搭配。所以,面对“姹紫嫣红”,欣赏赞叹之余,务必清楚自己的身体所需,按最佳方案购买。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最好不要自行搭配。科学饮用,才能充分享受到花草茶在美丽中蕴含的自然与健康。
泡花草茶以水质和水温最为重要,山泉水是冲煮茶最好的选择,这样泡出来的茶汤不会变色,杂质少,最能喝出口感。至于水温,一定要够高,即使泡茶,也以100摄氏度开水为宜。
调制花草茶,可依据自己的口味添加蜂蜜、糖、鲜奶、柠檬等,以不盖过花草茶自然的色香味为基础,如有不适合的香味,可着重调味,也可通过复合花卉使口味中和。品尝花草茶时还可配以清淡的食品,如饼干、色拉、布丁等,尤其是掺入新鲜花卉为原料的点心更是相得益彰。当然还要加入蓝天下微风吹拂的心境。
饮茶时可选用玻璃茶具,手握一只透明的玻璃杯,看水中舒展的花瓣起起落落,轻盈旋转,喝一口花香四溢的茶水,聆听室外风声、鸟鸣,在悠悠的心绪中,你定会有一种甜甜的感觉:大自然是多么的美好啊。
另外,再给你介绍几款花草茶的做法,希望能带给你好心情。
红粉佳人
原料:迷迭香3克,粉红玫瑰花3克,蜂蜜15毫升;制法:在500毫升热开水中放入迷迭香、玫瑰花,浸泡5分钟后取出茶渣。加入蜂蜜搅拌至溶解即可;特点:迷迭香可预防胃肠胀气、腹痛、头痛,粉红玫瑰香气比红玫瑰香,可强肝、健胃、养颜美容,调经,活血。
闲花落地
原料:薰衣草3克,茉莉花3克,蜂蜜15毫升;制法:在500毫升热开水中放入薰衣草、茉莉花,浸泡5分钟后取出茶渣。加入蜂蜜搅拌至溶解,倒入杯中即可;特点:薰衣草具有舒压、安眠的作用,茉莉花有润肠、通便及减肥的功效。
冰雪柔情
原料:薰衣草2克,菩提子2克,薄荷2克,蜂蜜15毫升;制法:在500毫升热开水中放入薰衣草、菩提子及薄荷,浸泡5分钟后取出茶渣。加入蜂蜜搅拌至溶解,倒入杯中即可;特点:菩提子可镇定神经、瘦身,具有预防动脉硬化、失眠及关节酸痛的功效,薄荷可祛痰、健胃,治疗头痛、咽喉肿痛。
冰淇淋花草茶
先将花饮调配成冷饮,倒入漂亮的杯子中,大约九分满就可以了,再用冰淇淋勺挖出一球冰淇淋,放到花饮上,切记要用冰的花饮,如果冰淇淋一放进去就溶化了,就会影响茶的口感。
水果布丁花草茶
先将花饮调成冷饮后,加入适量的水果,可以强化花饮的口感。例如水果果粒、水果丁或是水果切片都可以,主要要看花饮的种类来选择,比如蓝莓口味的花果茶,就可以加入酸性水果,如奇异果(弥猴桃)果粒,或是甜橙片等等。
风味花草茶
把花饮冲泡好后,加入话梅略拌一下,等3分钟左右,就有一杯好喝的蜜饯花果茶了。花饮用热饮或冷饮均可,蜜饯也可使用无花果、金桔干等,依口味而定,主要的功能只是用来增添风味而已。
果酱花草茶
把花饮冲泡好后 ,加入苹果果酱或其他果酱1小匙,搅拌后饮用。热饮冷饮均可,要注意的是,加了果酱,蜂蜜或冰糖就应减少用量,甚至可不放。
药草花茶的历史
在印度和中国茶出现以前,花草茶早已被广泛地运用了。由于它不含咖啡因,对健康很有助益,所以很早就被用作疗方。 五千年前幼发拉底河的苏美利亚人已经开始使用茴香和百里香;古埃及人最爱洋葱和蒜作为药草处方;而公元前一世纪中国完成第一部较完整的药草志”神农草本经”,记载了365种药物。 在中古时期,一直都没有一套统一的医疗方法,许多人都自己种植各种药草来治病。十六世纪时妇女们会挂上装有香气的花草布袋,来防止外面的细菌感染。十八世纪中期,就有专家建议饮用属性较温和的药草花茶,来替代一般茶叶。 总而言之,药草花茶来自老祖先治疗疾病的构思,自古以前,无论中西方在疾病的治疗上均赖以植物的有效成份;而生化科技的进步,人们渐渐依赖快速的合成西药治疗,却淡忘了古老的秘方。健康药草花茶只是重新找出这些古老而有效的自然成份,提供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作调理平衡之用。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