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以点带面的艺术手法什么意思

时间: 2023-03-13 14:45:05

以点带面的艺术手法什么意思

以点带面的艺术手法:

以点带面,从字面上理解就是通过一个个点的互相连接,最终成面。数学术语称之为点动成面。

在艺术领域也就是,把很多不看似毫无关联的意象组合在一起,通过这些意象内在所包含的共同点来达到表达艺术思想的目的。文学范围有一种文体叫散文,其中心思路是形散而神不散,这便是以点带面的很好印证。

赤壁这首诗后两句艺术特色!!!!!!!!!!!!!!急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写法上纯属议论,对此古今评家均无异议。但诗人对历史故实的议论自有其特色,即用形象议论,而非为抽象评说,如此便使本来枯燥无味的历史教训极具可视性可可感性,并能使读者深受其艺术力量的烘染,感到回味无穷。具体说,便是末句写得尤为匠心独运,作者以“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一个生动场景告示读者,若东风不与周郎方便,那么将会是吴败魏胜,而不是吴胜魏败的结局了。如此下笔,便叫形象性议论,便叫以点带面,以具体写抽象,这是文艺创作的一般性规律,大凡稍有文学修养的创作家和文论家都深谙于此。其次,本诗另一个重要手法便是角度新颖。大凡写咏史诗,特别是同古迹有关的,诗人往往从形胜古垒入手,咏叹物是人非一番,这样的模式沿袭已久,至刘禹锡可谓到达顶峰。

高考考前最后文化课冲刺之以点带面是怎样的?

文综:最重视
理由:1 政史地是上高中才有的科目,初中政治和历史和高中基本没什么关系,所以即使你平时没怎么学习,这个没什么历史包袱,比方英语,许多艺术生甚至是初二水平,但是文综不存在这样的情况。2 现在的高考不同于十年前二十年前的记忆类考试,它更加侧重理解、逻辑思维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就是只要你准备必要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训练,提分并没有想象中难。3 总分 300 分,科目中最高,以全国卷为例,客观题 140 分,主观题 160 分。许多零基础的学生只需要两个礼拜的准备,就可以轻松考 120 分左右,目标 160 到 190 分其实没有想象中难。按以往经验,和我学习两个月的许多艺术生,在文综方面,和文化课中等成绩的学生相比,没什么差别。
备考建议:2+1 原则,即 2 个月储备加真题分类,1 个月模拟试卷练习。写到这,我不得再次夸夸我强大的历史政治笔记(淘宝搜索“李理高考”,可以找到),我无论是给艺术生上课还是给文化课要考 985 的同学上文综课,我是不用教材或者其他参考书的,直接用我的笔记,它是我多年上课的结晶,可能是当下和高考联系最紧密的知识储备类资料。两个月的时间就是:我每上一块知识,学生们理解后熟悉笔记,然后把对应真题分类上的题做了。也就是边复习边做题。当然如果能做其他题也可以,但是时间太短,必须选择质量最高的题,所以真题是最好的选择。有许多高水平学生也是在熟悉真题的前提下,去做其他题目的。两个月基本上是能够把这些过一遍的。然后 1 个月的模拟全套试卷练习。这个过程是培养题感,提高熟练度和做题速度,同时对前两个月的重点知识进行复习。
数学:很重要
备考建议:数学虽然对于大多数艺术生很难,有许多同学就是零基础,打个二三十分,但是文科数学是有相当一部分简单题的。即使是零基础,通过练习打个 60 分到 85 分之间,完全可以。选择题可以做对 6 到 8 个简单的,填空可以做对两道,每道大题的第一问做出来也不难,每道题都是可以写一点的,如果你做一个针对性的准备,某道大题是可以完全做出来的。比方三角函数和数列这种简单专题,你是完全可以学会的。拿着高考真题分类,把上面的简单题实实在在的弄懂,每个步骤整明白。给自己定个稍微紧凑的任务,多刷一些高考题中的简单题,有选择性的放弃,有重点的针对性练习。
语文:重要但所花时间少
备考建议:作为母语,这个科目是最容易复习的。语文考个 90 分,完全看你个人意志和态度。这个科目大多数人都区别不大,90 到 110 分,核心一个词:套路。阅读是套路,作文是套路,诗歌赏析是套路……这个套路最主要就是模仿,认真搞定几份试卷,熟悉熟悉套路,并做相应的练习即可。上课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不要把语文课当成休息课。也不要为了那几分的古诗文默写,只背诵忘了其他,背了 3 个月,上了考场还是拿不了默写满分。重点是这些套路的学习,许多情况下自己可以自学,背诵那几分能拿多少拿多少,没那么重要,一句写不上也无所谓。有学生背了三年,上考场还默写不上。
英语:恢复以前的水平
备考建议:如果你之前的英语基础是不错的,能打个 100 分到 120 分左右,那你做几份试卷,很容易恢复以前的水平,主要就是找找做英语题的感觉。如果你的英语水平停留在初二水平,完全零基础,那么这个科目就变得特别难,因为所有科目里英语最需要积累。零基础的话,建议简单学学选择技巧,背一些书面表达的固定句型,能考多少是多少,一般 60——85 分是可以的。同样,不建议在英语方面花过多时间,因为这么短的时间,提高太有限。
无论你是英语基础不错的艺术生,还是零基础的同学,建议你每天朗读英语半个小时,背诵几个英文句子,朗读和背诵的材料直接就是高考真题。坚持三个月,相信李老师,一定会起到效果。
照上面的方法准备,你可以选择每科的目标中等成绩加起来,总分是能够满足绝大部分艺术生的。

高自考《外国文学作品选》第一课 精讲笔记

第一课 《伊利亚特》
荷马
一,文学常识:
1《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古希腊流传至今最早的文学作品,相传是盲人诗人荷马所作,因而被统称为“荷马史诗”。
2,两部作品都与特洛伊战争有关。
1)《伊利亚特》共24卷,15693行,直接描写特洛伊战争最后一年的 事情。
2)《奥德赛》写希腊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十年回国的艰难历程。
二,思想内容:
1)荷马史诗广泛的反映了古希腊从原始氏族公社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现实。
2)荷马史诗是一曲英雄的赞歌,其中英雄们对荣誉的崇尚。
表现了古希腊人对个体生命价值的执着追求和对现世人生意义的充分肯定。
三,艺术特色:
结构巧妙,布局完整。
1)截取一段时间,重点描写几天内发生的事件。
两部史诗都是历史十年的事件,都不是从头到尾顺序铺叙,而是用高度集中的手法,截取一段时间重点描写几天内发生的事件。
《伊利亚特》写战争只写最后51天内发生的事。而且具体描写的只是9天内发生的故事。
2)以点带面,用中心情节穿插各个方面的描写。
以一个人物,一个事件为中心组织情节。
《伊利亚特》围绕的是“阿基琉斯的愤怒”,来描写这51天的战争,期间穿插着对希腊联军,特洛伊军队,奥林匹斯众神,三方面的交替对比描写,这种以点带面的结构,使史诗繁而不乱。
3)采用客观叙事的方法。
仿佛是作者亲眼目睹一样的客观描写。
四,人物分析:
阿基琉斯:1)是氏族社会向奴隶制时代转型时期的英雄形象。
2)在他身上体现了既勇猛又残忍,既冷酷易怒又宽厚仁慈,既天真任性又珍视英雄荣誉的矛盾多重性。
3)他为部落利益不怕牺牲,但个人性格的弱点又给部族带来了巨大损失。
4)最终他任然能够以氏族的利益为重,抛弃个人恩怨,战胜了对手。
赫克托尔:1)特洛伊的主将赫克托尔代表着氏族英雄的最高理想。
2)虽勇武不及阿基琉斯,但在对集体的责任感和生命感情方面,比阿基琉斯更像一 个英雄。
文选中他拒绝了父亲的劝告英勇赴死,当他知道命运已经注定时,坦然面对,用行动确立了自我价值。
3)他的死显得格外悲壮,也是一曲与不可战胜的厄运英勇抗争的人的悲歌。
六,选文主题:
1)选文部分表现的是矛盾冲突最激烈的场景和事件。
2)希腊方面,特洛伊方面和神祇方面,三种力量都已出场。
在阿基琉斯和赫克托尔的战斗中,作者并没有让神祇偏袒哪一方,而是听凭命运的裁决,这表现的是氏族社会末期的观念。
七,文选艺术特色:
1,艺术上,矛盾冲突非常激烈。
1)即展现了两位大英雄各自的性格冲突,也表现了神祇之间的矛盾冲突。
2)既有激烈的追逐和残酷的战斗的场面,也有危难中个人亲情和部族利益冲突的展示。
3)作者既把战争看成英雄们大显伸手,为部落建功的大好时机,也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性,渲染了战争的悲剧色彩。
2,语言上,质朴自然,其中大量运用贴切生动的“荷马式比喻”,增强了史诗语言的表现力。
八,荷马式比喻:取材于大自然。
指荷马在描述人物行动,特征和事件时,擅长取材于大自然的景象,狩猎,农事等,以比喻的手法表现事物特征。
作用:烘托人物,渲染气氛,激发联想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增强了诗歌的真实性和形象性。
特征:这种比喻属于描写性的,具有神似与形似的合一和喻体包蕴含丰富寓意的特征。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