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一指农历十月第一天,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因这一天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又称为寒衣节,与春季的清明节,上巳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
为免先人们在阴曹地府挨冷受冻,这一天,人们要焚烧五色纸,为其送去御寒的衣物,并连带着给孤魂野鬼送温暖。十月一,烧寒衣,寄托着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悲悯。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父母爱人等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农历十月初一,是寒衣节。这一天,是祭奠先亡之人,给先人送过冬的衣服,谓之送寒衣。与清明节、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可以做以下一些事:
一、烧寒衣
在十月初一这一天,后辈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旧时,妇女们要亲手缝制寒衣,送给远方的亲人。如亲人已去世,就用纸做成寒衣,在这一天到坟前烧掉,所以叫"寒衣节"。
送寒衣的时候也有一些讲究:
1.寒衣要由自己亲手叠好。
2.要烧给先辈的衣服,钱币等祭祀用品要焚烧充分。不然是不能用的。
3.如果不能回家烧寒衣,可以在十字路口,面对家乡的方向烧纸。
4.不止要给自家先辈烧够用的东西,还要给孤魂野鬼也烧一些纸钱,以免抢先人的。
二、上坟
除了在清明的时候要扫墓,在寒衣节也是可以上坟祭奠的。要注意的是,上坟要准备贡品(碗碗菜),还有注意时间(一般是早上九点到下午一点)。天黑的时候不能去坟地,注意坟墓前面不得嬉笑,要庄重肃穆。
三、修缮坟墓
在清明节和寒衣节都是可以动土的,其他的时间是不能乱动的,清清旁边的杂草,看看有无漏洞等。
四、可迁坟
一般是因为风水问题,所以迁坟来改风水。
现如今,十月初一上坟烧纸、烧寒衣的习俗在大部分农村地区还是存在的,但也有些地方已经淡化,特别是城里人,只是到坟前默哀或献上一束鲜花,来怀念逝去的亲人。
农历十月初一这一天又叫做寒食节或者寒衣节。有一句话叫十月一送寒衣,就是在这一天给祖先和亡人送去过冬的的寒衣。也就是因为在这一天要祭祀,为亡人送去寒衣,所以就和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中国三大鬼节。除了要为亡人送去过冬的衣服,有些地方还会烧一些纸钱纸钱,多烧纸钱才能让亡人或者祖先能够在另外一个世界有钱花。
天气寒冷的时候,我们就会想着自己的亲人是否穿暖,有没有及时的穿衣,千万不要着凉,想念着远方的亲人。古时候就在这一天,妻子会提前为自己的丈夫缝制好衣服,把自己对丈夫所有的思念都缝制在衣服里,然后为自己的丈夫送去御寒的衣服。当年孟姜女哭长城就是为自己的丈夫送去御寒的衣服。千里寻夫就是到长城为自己的丈夫送寒衣,可是没有找到自己的丈夫, 最后悲伤欲绝,哭倒长城。
远方的亲人还能够送医几十年而阴阳两隔的人,却如何寄托这种思念,如何为他们送衣服。所以就在寒衣节这一天为他们送去御寒的衣服,缅怀祖先,缅怀亡人,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思念,也寄托着自己的想念。每个地方都有自己不同的习俗,这些习俗因为地域的差异呈现只属于当地地区的一种文化和观念特色,不管是不同的观念和特色,都是一样缅怀着先祖亡人,为他们添衣。
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 在寒衣节的这一天,千万别忘了给自己逝去的亲人送去寒衣,让他们能足够的衣服御寒,也寄托着自己的思念。逝去的人永远活在自己的心中,为他们寒衣,寄托了我们对他们的牵挂和关怀,只要活着的人还想念着他,那么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十月初一,称"祭祖节"。
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故人们也在十月初一用黍?祭祀祖先。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许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
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气候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
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就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
关于祭祖节还有这样一个蔡伦造纸和蔡莫烧纸的故事。
蔡伦刚发明出纸时,买卖很好。蔡伦但蔡莫造的纸,质量不好,卖不出去,二人很着急。后来,慧娘想了一个办法,摆脱了困境。
某天的半夜,慧娘假装因急病而死。蔡莫伤心欲绝,在她的棺材前悲哀不已,他边烧纸边哭诉:"我跟弟弟头之恨。"他烧完了又抱来纸烧,烧了一阵之后,只听见慧娘在棺材里喊:"把门开开,我回来了。"这可把人们吓呆了,人们把棺材打开,慧娘装腔作势地唱道:阳间钱能行四海,阴间纸在做买卖。不是丈夫把纸烧,谁肯放我回家来?
慧娘唱了很多遍说:"刚才我是鬼,现在我是人,大家不要害怕。我到了阴间,阎王就让我推磨受苦,丈了钱,就有许多小鬼帮我,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三曹官也向我要钱,我把全部的钱都送了他,他就开了地府后门,放我回来了。"蔡莫装作糊涂:"我并没有送钱给你啊?"慧娘说:"你烧的纸就是阴间的钱。"这样一说,蔡莫又抱了几捆纸,烧给他的父母。
在场的人们一听,便以为烧纸有很大的好处,都向蔡莫买纸。慧娘慷慨地送给乡亲,这事一传十,十传百,远近的乡亲都来买蔡家的纸,烧给自己死去的亲人。不到两天,积压的纸被抢购一空。慧娘"还阳"那一天正是农历十月初一,因此,后人都在十月初一祭祀祖先,上坟烧纸,以示对祖先的怀念。
十月初一,有的地方还有祭牛王的习俗。相传这一习俗起源于春秋秦国。某日,秦文公命人砍倒一棵梓树,梓树忽然化为一头牛。秦文公令人追杀。牛一下跳入水中,再也没有上来。人们就立"怒特祠"祭祀此牛神。怒特,是高大健壮、威风凛凛的公牛。这样的公牛,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着驱疫辟邪、保护牛类的功能。
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它来源于孟姜女哭长城的典故!
相传孟姜两家因为一个过墙的葫芦结缘,从而得一女,取名孟姜女。孟姜女长大出落的水灵异常,自由恋爱,婚后,丈夫被征去修建长城,使得浓情蜜意的二人不得不分开,春去秋来,天气日渐转凉,孟姜女心系丈夫,便收拾行囊千里送棉衣。不辨东西的她不知道丈夫去了哪里,就认定一个方向,一直向前走,翻山越岭,日月交替,她都不停歇,不知走了多久,她历经艰难万险来到了长城脚下。四处打问,才知道丈夫已经累死在了修筑万里长征的征途上,她一下子倒了下去,失声痛哭起来,惊天地泣鬼神的哭声,惊起了飞鸟,哭落了雪花,日月为之失色,山河为之震荡,万里长征也坍塌了!一堆堆白骨裸露了出来,她没有被凄惨的场景吓退,而是用滴血辨亲的方式,硬是将丈夫的尸骨从一堆堆白骨里寻找出来,然后葬在了海边。从此,长城内外,将农历十月一日定为寒衣节!这就是寒衣节的来由。
寒衣节这天,北方人通过祭祀的方式表达对祖先的思念之情,为免先人们在地府挨冻受冷,这一天,要焚烧五色纸,纸钱,还要为祖先们焚烧纸做的衣服,俗称“寒衣”。烧寒衣一般在夜幕降临时进行,地点有人选择在祖先的坟前,有人选择在就近的路边进行。焚烧时一定要将东西完完全全烧化,否则祖先们是得不到东西的。在为自己的祖先焚烧东西的时候,人们会在包裹上写上自己祖先的名字,以防包裹送达不到祖先的手里,当然,在寒衣节这天,人们也会为孤魂野鬼送一点纸钱,以防他们抢夺祖先的包裹!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