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好玩的地方如下:
1、伦敦:是英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和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有数量众多的名胜景点与博物馆。伦敦是多元化的大都市,居民来自世界各地,一座种族、宗教与文化的大熔炉城市,使用的语言超过300多种,是全球化的典范。
2、剑桥:剑桥是英国剑桥郡首府,剑桥大学所在地,早在两千年前,罗马人就曾在这个距伦敦约90公里的地方安营扎寨,屯兵驻军。虽然如此,在漫长的岁月里,剑桥只是个乡间集镇而已。直到剑桥大学成立后,这个城镇的名字才渐为人所知,今天它是座9、2万人口的
英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是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以及一系列附属岛屿共同组成的一个西欧岛国。接下来就跟着我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关于英国旅游心得总结吧。
英国旅游心得总结篇1
这个寒假,一个温馨的团体,一段令人难忘的跨国之旅,一切的一切,都让我记忆犹新。。。。。 不忘刚来到英国的时候,心里充满了激动与开心。英国的天空、建筑、草地、人群、食物。。不仅让我的视野变得宽广,也在我的心中渲染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第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英国的云,没有一丝瑕疵,洁白如雪,一团一团,在天空中驰骋着。抬起头,可以将空中的云想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乐园。那里云的速度非常的快,不经意的,你会发现,刚刚幻想成的形状一霎那间就变成了泡影。。。。。。
其次,英国的建筑也会让你过目不忘。一座座哥特式建筑的房屋整齐的排列在道路的两旁,门牌上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英文字母让你立刻体会到了身处异乡的奇妙梦幻的感觉。这次行程中,我们游览了许多名胜古迹:大英博物馆、自然科学博物馆、剑桥大学等等,都十分令人震撼。首先,教堂在英国也是格外受欢迎,因为英国是多个种族、多种信仰的人聚集的地方,不仅有__、天主教的教堂,还有伊斯兰教的教堂。其中,我们参观了著名的圣保罗大教堂,它呈现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巨大穹顶成为圣保罗大教堂的显著标志,游览期间,教徒们的歌声充满了整个教堂,我们的心也因此格外宁静。。。。。英国的博物馆也十分具有游览价值,玻璃窗内呈现了一个个国家的文化历史。动植物的标本、中国的瓷器,都是那么的真实。博物馆内也陈列了当年大战期间英国从别国运回的珍品,让我时刻铭记了历史。。。。。最让我激动的是,我可以有幸游览许多学子梦寐以求的学园---剑桥大学,刚进门,仿佛就有一种书卷气息扑面而来,让我志力努力学习考到这里的心蠢蠢欲动。。。。。
旅途中,我们有好长的时间都在大巴车内度过,不过,我们也正好趁机欣赏了英国的草地和动物群。放眼望去,一片片绿色映入眼帘,我们还可以时不时的看到可爱的牛群、羊群在草地上欢快的奔跑。。。。。
生活在英国的人们,真不愧是“绅士”的代表,不论我们在何地:大巴车上、游轮上、餐馆里,只要你伸手跟他们打招呼,他们就会用半分之百的热情来回复你。每次购物,营业员都会满带笑容、非常细心的听你说话,当你不理解他们意思的时候,他们还会用肢体语言帮你理解。记得那次,我和我的朋友购物后忘了如何走到集合的地点,幸亏一对英国夫妇及时帮我们指明了方向,还画了一张街道简图帮我们才顺利到达了约定地点。英国人不仅绅士、热情,活泼也是他们的代表名词。访问友好学校的时候,英国的同学都非常的热情,为我们歌唱表演,带我们去沙滩玩耍,他们在车内一路魒歌,歌声从未间断。我们和英国的同学还一起玩了他们那里特有的沙滩棒球、一起用沙子堆了一个城堡、一起在沙滩上画画,他们的活泼、幽默都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不仅是土生土长的英国人,连在英国居住的人都受到了那里的熏陶,活泼、幽默、有智慧。最典型的就是带领我们队的海导,也有人喊他大海兄。他是带领我们队的旅行的导游,跟他在一起的十几天中,我们一起分享了他的快乐。。。在枯燥的古迹讲解中,是他幽默的话语让我们沉浸在当时的环境中;在无聊的大巴车内,是他用“谁唱歌就给谁发巧克力”的慷慨话语激起了我们昏昏欲睡的双眼,那个幽默又有智慧的海导,我们这一队的人估计永远也忘不了。。。。
介绍了那么多,当然也不能忘了英国的食物。英国的物价对于我们这些中国人来说不算便宜。那次老师给我们钱让我们自己解决午饭,于是我们四个人找到了一家具有英国特色的饭馆吃饭,四个人竟花了将近四百元人民币,而且估计是我吃不惯英国的食物的过,英国的面包又硬又凉,最后在我羞愧的笼罩下,不得不扔了那五十多块的面包。。。。在英国,我们都用刀和叉子吃饭,刚开始不适应,但慢慢的,大家仿佛都适应了这种吃饭方式,甚至于当我们在中国餐馆吃饭时,桌旁有筷子,我们谁都没有用。。。。
英国的街道也非常有个性,一个路口有很多个岔口,红绿灯也非常多,甚至一个路口就有七八个红路灯。过马路前要先摁路边标识牌下的按钮,等绿灯亮起才可以过马路。而且英国还有一点跟中国不同,过马路时应先看右后看左,跟中国刚好相反。。。。。只要遵守交通规则,在英国就会非常的安全。。。。。
不过,介绍了那么多英国的好处,不要以为英国都是美好的。在英国,小孩只要未满十六岁,不管做错了什么都不会受惩罚,所以抢劫、打架等事件经常发生,以至于我们这次见了小孩都尽量避之。。。。
综上所述,引发了我无限的感慨和想法。。。。。英国的美是我们亲眼目睹的,不时的烟雨蒙蒙的天气仿佛更为他蒙上了一层面纱。。。。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努力学习,争取将来可以报考牛津、剑桥,出国留学,见识更多的名胜古迹。而且,我还要呼吁更多的中国人保护环境、注重交通规则,让我们强大的中国有朝一日可以变得天和英国一样的蓝、交通变得比英国更有秩序!不仅如此,我还希望中国的教育可以稍微减轻一些学生的学习压力,让我们可以像英国学生一样在轻松的环境下自由、快乐的生活,我相信有一天我们可以做的到,我有信心!!
英国旅游心得总结篇2
正当20xx伦敦奥运会如火如荼进行时,我们在为运动员加油的同时,又从电视中欣赏到伦敦的美景。不尽又让我回味起在英国探亲旅游时点点滴滴,感想很多。
1、从一下飞机的那一刻起就感觉到空气新鲜,养眼的绿色,湛蓝的天空。
2、英国真是个很会保存古老建筑的城市,随处都可看到教堂,在郊区很少看到现代化建筑,更多是精致的别墅,绿色植物。那些古老的房子,颜色虽然有些褪去,却仍然有不错的视觉效果。
3、自然景区没有大规模的旅游开发,因为他们本身就富裕,不需要靠损失自然资源来致富。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越懂得保护自然。
4、英国的厕所一般都有三种:男、女和坐轮椅的残疾人专用的,很人性化,而且非常干净;
5、在英国的室内一般禁止抽烟;
6、.英国人好吃,男女老少,车站、车上等各种公共场合,都出售各种快餐、薯条、巧克力等垃圾食品,胖人多,垃圾食品多;
7、学习欧洲人享受生活,尤其下午时光;
8、英国人好学,地铁、火车上,大家都各自看书听音乐,聊天的不多;
9、在英国如果两人相碰,对方一定以最快的速度主动说对不起,并报以微笑;如果你在拍照,路人一定会让开避免挡住你的视线,或者停下来微笑地看着你等你拍完再走。
10、商店的售货员热情不势利,即使在高档的商厦,不管顾客衣着如何都会得体地招呼你。
11、伦敦交通非常发达,地铁居然有14条线路;公共场所的标识系统也很发达,只要懂英文,一个人游览几乎没有问题。
12、伦敦真是个国际化大熔炉,能看看如此多来自不同国家的人,有的种族有着我从没见过的独特的外貌和打扮,我甚至叫不出名字。
13、欧洲人要出国太容易了,反观中国人出国办签证太麻烦。
United Kingdom 在这里,皇室与平民和谐共处,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辅相成,激烈的足球比赛与文艺的戏剧演出互相映衬。这就是英国。
英国旅游心得总结篇3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7月2日报道,英国的夏季时间十分短暂,要享受到持续大太阳的晴朗天气真是不那么容易。因为 英国的独特地势特征,导致它的气候多变,一年四季都阴晴不定,不知道它哪时候天气晴暖,也不知什么时候又变的乌云密布,阵雨不断。所以,趁着好天气的时候 享受一切户外活动,是一种不错的休闲娱乐体验,也是大家因天气原因而带来的生活哲学——享受当下!
我记不太清楚什么时候听说伦敦有“露天电影院”俱乐部的,但一听说这只是在夏天开放的,在酒吧或酒店的天台上的露天电影院,我就心念念并向往之。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女生,都会“季节限定”,“限 时抢购”等字眼无法产生抵抗力。总之,我对英国一切“夏日限定”的活动都非常有兴趣。
诸如:露天电影院啦;露天剧场啦;夏日音乐节啦。。等所有的户外活动,都显示了极大的好奇心和买票欣赏它们的冲动。“享受当下”!——我告诉自己,享受所有能在傍晚时分还能见到阳光的活动,在漫长的冬日来临之前。
这 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不是才刚开始夏日吗?怎么就生怕错了夏天呢?一来,我想是由于英国本身的气候条件,导致即使是7月这样的“酷暑”时节,气温最高 也就在35度左右,且也难持续到两周以上的时间。英国的夏季常态是,气温通常维持在25度左右,而且夜间和早晨仍然有微风,气温更显微凉。
每年7,8月一过,英国的阴雨季节就陆续开始了,气温转凉,到冬季的严寒,再持续到第二年初春的三四月间,阳光很少照耀到这块大地。从冬天几乎是极夜的寒冷天气,到春天里的冰寒,都让人的身心无法享受到阳光照下的温暖和开放。
但更重要的是,一整年里过半的时间,人的身体都被裹在厚重的外套下,连心情也随之被影响,阴郁,拘谨。所以,当一旦有机会,趁着有好天气,出去享受户外的活动,心情也随着轻松了起来,多么难得!我想这才是在这里生活的人喜爱并且珍惜短暂夏天的原因吧——因为阳光太少。
6月天里,在一个天气微热的夜晚,我跟朋友去“露天电影院”看了一场还不错的电影。这夹在四周都是高楼大厦的写字楼中间的这个俱乐部的天台,它的占地并不大,一次能容纳的观众人数大约也就是在50人左右,它当然不是一般电影院的规模。
去看露天电影的人,也并未期待去享受上好的视听享受,这也不是露天电影院的本意吧。去天台上看电影的情侣们,是为了浪漫吧,朋友相邀去那里,是为了好玩儿,总之,都是为了新奇的体验。
在天台上看一场电影,还真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头顶上飞过低低的飞机,抬头一看对面的写字楼里,夜深了还有人在加班。而我们在这天台上看着什么样的电影都不重要了,能在这开阔地空间里看到夕阳渐渐落下,夜晚9,10点间城市还被一股金色而且温暖的光包裹着。
如果幸运,你还可以看见漫天繁星在你的上空。过了很长很长的冬日后,才有了这短暂的夏天,而在盛夏里,因极昼现象,夜晚几乎不会全黑,深蓝色的天空上还隐约可以看见几多云在飘着。
在这里,夏日虽短,却也无尽美丽!
我记得纽约的畅销书作家伊丽莎白·吉尔伯特在她的《美食,祈祷,爱》点书里写道,她和她在意大利相遇的朋友们,各自用一个词语形容自己的城市。罗马人用 “Sex”形容罗马,瑞典人用“Conform”来形容斯德哥尔摩,纽约去的伊丽莎白说,她用“Succeed”来为她生活了30年的城市定义。这三个词 语来形容这三个城市都很精准,至少在我看来。意大利人的热情奔放,瑞典人的规则和遵守,纽约人的市侩都被精简的一个单词给淋漓尽致的描述了出来。
看完书中的描述以后,好奇心让我立马合上书本,心想那要是伦敦人呢?哪一个单词是他们会用来描述自己的城市的?
我也试着考考自己,看能不能想出一个单词来概括我生活的城市。嗯,怪我才疏学浅,真是想了好半天,也无法用一个词语去定义伦敦。至少,在我看来,要先定义它,得先问问看,是说冬天的伦敦呢?还是夏天的伦敦呢?
英国旅游心得总结相关文章:
1. 关于国外旅游心得感受
2. 关于旅游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3. 法国旅游心得分享
4. 关于导游心得体会
5. 暑假旅游后的感受
6. 出国培训学习总结范文
7. 英国个人旅游签证办理指南
都说了解一个城市是从博物馆开始,博物馆其实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人们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穿过时空的阻隔,俯瞰历史风云。
所以,今天我重点给大家介绍几个约克境内的博物馆吧。但在这之前,我需要先给大家介绍一个约克的慈善机构——约克博物馆信托。
约克博物馆信托(York Museum Trust,以下简称YMT)成立于2002年8月1日,是一个独立慈善信托基金,负责管理先前由约克市政府管理的博物馆和画廊。
包括约克美术馆、约克城堡博物馆、约克郡博物馆、博物馆花园、约克圣玛丽教堂,同时它也开拓了一些商业活动,如陶瓷艺术中心和约克场馆。
每年YMT都会对外招募近300名志愿者,对历史、文物、博物馆有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重点关注一下它的官网上的相关信息。
虽然目前YMT的志愿者项目暂时关闭了,但小编相信只要英国境内疫情稳定,志愿者项目很快就会重新开放。
下面,首先给大家重点介绍由YMT运营的几个博物馆:
一、约克艺术画廊
地址:Exhibition Square, York, YO1 7EW, United Kingdom
官网:https://www.yorkartgallery.org.uk/
简介:约克艺术画廊(York Art Gallery)的藏品既有14世纪意大利艺术家的大作,又有来自17世纪的荷兰艺术品,也囊括了现代艺术家 L.S.劳里和大卫·霍克尼的杰作,藏品非常丰富,包括绘画、版画,水彩画,素描和陶瓷。
二、约克城堡博物馆
地址:Eye of York, York YO1 9RY
官网:https://www.yorkcastlemuseum.org.uk/
简介:约克城堡博物馆(York Castle Museum)被誉为英国最佳博物馆之一,由以前的监狱改建而成,馆内收藏了过去400年来约克的日常,还包括维多利亚和爱德华时代的街景和民居。可以参观著名盗贼迪克坦宾的监狱,或进入爱德华王朝时代的大众酒馆。实景大小的旧时街道上有面包店、银行、酒吧、裁缝店,让人有种时光倒流的感觉。
三、约克郡博物馆
地址:Museum Gardens, Museum Street, York YO1 7FR英国
官网:https://www.yorkshiremuseum.org.uk/
简介:约克郡博物馆(Yorkshire Museum)展示在英国出土的罗马、撒克逊、维京、中古时代的珠宝、雕刻等贵重文物,极具历史意义和考古价值。博物馆前是美丽的博物馆花园,游客可在维多利亚时代的哥德式花园小木屋和贵宾小木屋内小憩,这些小木屋历史久远,可追溯到1470年。在博物馆花园内可观赏到罗马城墙的一部分和残破的圣玛莉修道院。另外,这里还会不定期展出如侏罗纪恐龙或地球奥妙展览等特殊展览。
约克城堡博物馆和约克艺术画廊将于8月1日恢复营业,但如果大家想参观,需要提前线上预约、购票,因为博物馆为了确保社交距离,需要控制游客数量。
约克郡博物馆目前还没有开放,具体什么时候开放,要看另外两所博物馆复工后的运营情况,另外他们开通了线上参观渠道,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官网看看。
除了以上三所由YMT运营管理的博物馆,约克还有三座非常著名的博物馆:
一、铁路迷的圣地:国家铁路博物馆
地址:Leeman Road, York YO26 4XJ
网址:https://www.railwaymuseum.org.uk/visit
简介:铁路博物馆(National Railway Museum)以英国铁路发展和历史为主,介绍了英国铁路对于英国近代工业发展和社会的影响。
收藏了很多英国本土中非常有名的机车和铁道客车,如苏格兰飞人和英国国铁 Class 43 (InterCity 125) 的原型车;也设有一些外国的铁路车辆馆藏,如日本新干线0系电车等。
入口处立着“蒸汽机车之父”斯蒂芬逊的雕像,游客们可以参观车厢内部,还会被邀请到修复店工作室观看修复古物过程。
注意:8月4日正式复工,需要线上预约、订票,但复工之后开放的场馆并不多,但纪念品商店正常营业,也有食物提供。
二、航空迷圣地:约克郡航空博物馆
地址:Halifax Way, Elvington, York, North Yorkshire YO414AU
网址:https://yorkshireairmuseum.org/
简介:约克郡航空博物馆(Yorkshire Air Museum)是英国最大的独立航空博物馆,也是欧洲唯一的盟军空军纪念馆。
这个独特的军事航空博物馆内充满了战争时期的历史,设有还原的控制塔,空气枪手室和“哈利法克斯”轰炸机等。
博物馆的出资建设人也大有来头,有英国空军元帅Stephen Dalton爵士、空军参谋长Andrew Pulford爵士、法国的空军参谋长Andre Lanata将军、北约盟军最高司令Denis Mercier将军、约克大主教John Sentamu。
三、军事迷圣地:英国军事博物馆
地址:3 Tower Street, York, England
网址:https://www.yorkarmymuseum.co.uk/
简介:约克军事博物馆(York Army Museum)讲述的是1685年至今英国士兵的故事,博物馆收藏了两个现役团的藏品,皇家龙骑兵卫队(1992至今)和约克郡团(2006至今)。
曼彻斯特的夜色曼彻斯特是英国第二大繁华城市,仅次于伦敦。这里集中了英格兰西北地区有影响的乐团、剧院、博物馆等文化娱乐设施。音乐和剧场甚至可以挑战伦敦西区,1858年由查尔斯·哈雷先生创办的哈雷乐团在世界乐团享有声誉,还有BBC地方交响乐团和地方芭蕾舞剧团。
劳瑞是个大型综合艺术中心,位于萨尔福特码头。里面有两个剧院、画廊和商店,可以看到海景的酒吧和餐厅。“角屋CornerHouse”很早就号称是“曼城的艺术电影及视觉艺术的中心”,背后有不少基金组织支持,特点是绝对不俗的品位。
酒馆是英国人的“第二个家”,在曼彻斯特,因为音乐产业的发达,不少酒吧有风格多样的现场乐队,运河街(CanalStreet)上的“同志村”周边,更有不少另类的仓库式酒馆。“4小时派对人”便在这些地方,享受完一天最后的美妙时光。
艾伯特广场
艾伯特广场(Albert Square)是了纪念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艾伯特命名的。广场位于丁斯盖特街(Deansgate St.)和莫斯利大街(Mosley St.)之间,是城市的心脏地带。广场上最有特色的标志是一座建于维多利亚时代的歌德式建筑。
广场西面的丁斯盖特街的约翰·赖兰德图书馆(John Rylands Library)拥有维多利亚歌德式建筑再往西面走,就是坐落于艾威尔河(River Irwell)旁边的Pumphouse人民历史博物馆,展览的主题是社会历史和工人运动。
广场南面是圣彼得广场(St Peter’s Square),旁边的自由工会会所就是1819年彼得罗屠杀(Peterloo massacre)发生的地方,现已改建为酒店。再往南是前中央车站,现在成了G-Mex展览会议中心。旁边俯视着G-Mex的棱角分明的后现代建筑物就是布里奇沃特音乐大厅(Bridgewater Hall),著名的哈雷管弦乐团的成名地。
来吧红魔
《来吧红魔》的大合唱随时都可能在曼城街头爆发,一个街区的人都会跟着手舞足蹈。曾拥有贝克汉姆等大牌球星的曼联足球队,成了曼城最为世界所知的标志。乘上轻轨,在老特拉福德(Old Trafford)下车,即可以前往曼联足球俱乐部,红魔迷们可以挑一条红围巾。再搭乘巴士,便可到达“梦剧场”——老特拉福德球场(Old Trafford Stadium)。据说如果事先没买整个球赛的季票,就休想观看任何一场曼联对的比赛。到了夏天,这里更是热闹得连一场板球赛都看不到了。
北角
“北角”最体现曼城民间的文化创造力和独立精神,不可不去。它在曼城市中心的北部外缘,短短几条街上,布满了不计其数的先锋演出场所、俱乐部、酒吧、独立唱片店,还有工艺艺术中心、中国艺术中心,以及大批操办小型文化生意的办公室和工作室。兜兜转转,很可能会撞进一个亲密有趣的“艺术家村”,碰到有版画工作室的主人出远门,请隔壁的雕塑家帮忙代管钥匙卖作品的情状;或者在一家叫“唱碟交换”的著名的二手唱片店,买到用白纸壳包装的觅了很久的音乐;或者在一家充满奇思妙想的设计小店流连忘返。
据说1987年前后,曼彻斯特市中心的房地产价格暴涨,而北角有廉价的租房、出租方式灵活,因此做文化生意的小业主便纷纷进驻,不想雪球越滚越大,成就了曼城现在最有活力的文化景观。
劳瑞中心
劳瑞是个大型综合艺术中心,位于萨尔福特码头。它在门口赤裸裸地用钢铁和碎玻璃展示着这个工业城市的风貌,里面有两个剧院、画廊和商店,可以看到海景的酒吧和餐厅,当然,还收藏大量英国最著名的工人画家劳瑞的作品。
角屋
“角屋”很早就号称是“曼城的艺术电影及视觉艺术的中心”,背后有不少基金组织支持,特点是绝对不俗的品位。在一楼看一场异国的艺术电影,二楼看当月的精选画展或参加一个公开的座谈会,在酒吧和艺术爱好者聊聊天,便可以收获一个令人难忘的晚上了。它是“北角”一分子,更得昔日“狂野之城”的精髓。
跳舞俱乐部和酒馆
1991年,曼城的市政厅长就说过:“哈仙达岗俱乐部之于曼城,就好像米开郎基罗的《大卫》之于佛罗伦萨”。可见跳舞俱乐部对于这个城市的重要性。哈仙达岗(Hacienda)见证了曼城作为世界流行音乐中心的黄金时代,如今已经伴随着那个时代的离去而离去了。但俱乐部文化已然作为传统保留了下来,深夜常可见长长的队伍排在最火暴的俱乐部门口或者在取款机前。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