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刘秀即汉光武帝,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年幼生活于陈留郡济阳县济阳宫。中国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刘秀在位三十三年,政治上改革中央官职,整治官场风气,精简结构,优待功臣;经济上解放生产力,采取休养生息,大力发展经济;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光武中兴时代。
二、概述:刘秀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有作为的开明君主,面对断壁残垣、江山破碎的社会状况,他勤于国政,改革开拓,终于使东汉王朝在一片焦土废墟中恢复和发展。由
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公元57)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汉高祖刘邦九世孙,父钦曾任南顿令。庙号世祖,谥光武帝。赤眉、绿林起义爆发后,地皇三年(公元22年),刘秀与其兄为恢复刘姓统治,起事于舂陵(今湖北枣阳南),组成“舂陵军”。地皇四年,刘秀在昆阳之战中建立大功。更始帝刘玄北都洛阳后,刘秀被派往河北地区镇抚州郡。河北地区的豪强地主率宗族、宾客、子弟先后归附刘秀,成为他的有力支柱。此后,刘秀拒绝听从更始政权的调动。同年秋,又破降和收编了河北地区的农民起义军,扩充了实力,因此,关西称刘秀为“铜马帝”。不久,与更始政权彻底决裂。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六月,刘秀在群臣的拥戴下称帝于(今河北柏乡北),重建汉政权,不久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东汉王朝建立的第三年,刘秀打败了赤眉农民军,控制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六年统一了关东,使河西的窦融归附。建武九年和十二年又先后平定天水、巴蜀。经过12年时间,刘秀终于完成了统一事业。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后,首先致力于整顿吏治,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他虽封功臣为侯,赐予优厚的爵禄,但禁止他们干预政事。对诸侯王和外戚的权势,也多方限制。在行政体制上,刘秀一方面进一步抑夺三公职权,使全国政务都经尚书台,最后总揽于皇帝;另一方面,又加强监察制度,提高刺举之吏,如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和部刺史的权限和地位。又令全国共并省400多个县,吏职减省至1/10。与此同时,刘秀还采取了不少措施来安定民生,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建武六年下诏恢复三十税一的旧制。东汉初年的封建租赋徭役负担,比起西汉后期和战争期间有所减轻。他前后九次下诏释放奴婢,或提高奴婢的法律地位,使大量奴婢免为庶人,使流民返回农村,促进生产。他统治的时期,史称“中兴”。建武十五年,刘秀针对当时“田宅逾制”和隐瞒土地户口的严重现象,下令全国检核土地户口。郡县守、令不敢触动贵戚官僚和世家豪族,反而在清查过程中“多为诈巧,不务实核”,“优饶豪右,侵刻羸弱”。结果,激起各地农民的反抗,郡国的豪强大姓也乘机作乱。对此,刘秀采取了不同的对策。对于农民的反抗斗争是进行分化和镇压,对于大姓兵长,则在处死度田不实的十几名郡守之后,即下令停止度田,向豪强地主让步。光武帝在其统治末年还“宣布图谶于天下”,企图以儒家学说与谶纬神学的混合物作为思想武器,加强对人民思想的统制。
刘秀是东汉第一代皇帝,之前西汉共有15位皇帝,西汉东汉之间又有王莽的新王朝,和刘玄的玄汉王朝。也就是说刘秀是汉朝第16代皇帝。在其之后还有刘庄、刘炟、刘肇、刘隆、刘祜、刘懿、刘保、刘炳、刘缵、刘志、刘宏、刘辩、刘协共13位。
出世顺序及简介: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丰邑中阳里 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有突出贡献。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 -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
刘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东汉王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刘备(公元161年-公元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更始三年(公元25年)六月,刘秀在河北鄗城千秋亭称帝,
一直当到公元57年2月。
在位33年
刘秀--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刘秀(公元 6 年--公元 57),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庙号世祖,谥光武帝。
刘秀不仅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通过农民起义登上宝座的皇帝,也是一位中兴汉室,使汉室亡而复兴,断而再续的明君。
与兄起兵 合击新莽 刘秀,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今河南省南阳市附近)人,为高祖九世玄孙。
王莽天凤年间(公元 14—19 年),刘秀到长安求学,受教于中大夫许子威,攻读《 尚书》。
他只求弄通大义,不拘字句。
由于家境并不宽裕,学费不足。
刘秀还曾与同学合资买条驴,让仆人赶驴拉脚挣钱。
王莽地皇三年( 公元 23 年),南阳饥荒。
刘家的宾客徒附等有很多人投奔了王匡、王凤的义军。
刘秀本无心参加起义,便躲到新野(今河南省新野县)去当了谷商。
其兄刘纟寅先自起兵,自称拄天都部。
刘秀在新野遇到宛县人( 今河南省南阳市)李通,并成为好友。
编造一条谶“刘氏复起,李氏为辅”,劝说刘秀起兵。
十月,和刘通及徒弟刘轶等在宛起兵。
这时刘秀 28 岁,开始了推翻新朝,重兴汉室天下的戎马生涯。
刘纟寅、刘秀为了保护自家利益,主动派人与新市兵、平林兵联合,进攻宛县失利后。
刘纟寅、刘秀便到下江兵营中,说服了下江兵首领王常,合兵攻击莽军,这年二月辛已(公元 23 年),三支义军拥立刘玄为天子,以刘纟寅为大司徒,刘秀为太常偏将军,派刘纟寅攻取婉城。
三月刘秀随诸将攻克昆阳(今河南叶县),定陵( 昆阳东)、郾县( 今河南省郾城县),起义军的声势越来越大,王莽感到威胁到了他的统治。
便率莽军将昆阳团团围住,刘秀各处求援兵赶到,城内义军勇气倍增,里应外合,大败莽军,昆阳之战,以少胜多,敲响了王莽新朝灭亡的丧钟。
在昆阳之战和 5 天后的攻克宛城中,刘纟寅和刘秀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从而扩大了自己的势力和影响,在绿林军中深入人心,地位更加显赫。
刘纟寅没当上皇帝,心中十分不服,刘玄本人也怕帝位被夺,于是就杀了刘纟寅待人。
那时刘秀正在外地巡视,获悉后估计自己的力量不足,不敢公开对抗,心中十分不安,便立即赶回宛城,向刘玄请罪。
取得了刘玄的信任,刘玄加封刘秀为武信侯,拜他做破虏大将军。
公元 23 年,义军攻破长安,王莽败亡。
更始帝刘玄迁都洛阳,拜刘秀为司录校尉。
刘秀持节出巡黄河以北,此时官拜破虏将军行大司马事。
为了与在邯郸称帝的王郎争夺河北,自行招兵买马,招降纳叛,依靠地方官僚集团,并利用和联络一部分农民军,终于夺取邯郸,消灭了王郎,在河北站稳了脚根,有了立足之地。
刘玄看出刘秀的势力越来越大,便命令他停止作战回洛阳。
刘秀以黄河以北尚未平定为由,第一次公开违抗刘玄形成的命令。
统一天下 善政立业 此时的长安政坛十分混乱,赤眉军各自为政。
形势对刘秀扩展势力,扩大地盘很有利。
刘秀先征发铜马,逼降铜马、高湖等义军,兵力由数千人发展到十余万人,人们便鼓动刘秀称帝。
建武元年(公元 25 年),六月己未日,刘秀称帝,国号汉,几乎同时,赤眉军拥立刘盆子为帝,与刘玄开战,不久刘玄被绞死,更始王朝至此结束,而刘秀在赤眉与绿林余部厮杀削弱时坐收渔利。
刘秀登基伊始,就以与刘玄的强烈对比,出现在中原错综复杂的政治舞台上。
建武元年(公元 25 年)六月,刘秀即位不久,大军直下,包围洛阳。
固守洛阳的朱鲔因参与谋划杀害刘纟寅,在刘秀以黄河水起誓的保证不讲仇的情况下,朱鲔率全体守城将土向刘秀投降。
刘秀兵不血刃,占领洛阳城,拜朱鲔为平狄将军,扶沟侯。
刘秀定都洛阳。
建武二年(公元 26 年),又在洛阳建起宗庙。
在宗庙右边建立稷坛。
以表示自己建立政权,拥有国土。
刘秀认为赤眉军是心腹大患,先派邓禹、冯异与赤眉作战,逼迫刘盆子率百万之众请降。
解决了卧榻之侧的赤眉主力,又先后讨伐刘永,定河北,灭掉朝秦暮楚的隗嚣,夷平得陇望蜀的公孙述,于建武十三年(公元 37 年)统一中国。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