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影响表面活性剂胶束的因素有哪些

时间: 2023-03-15 08:09:41

影响表面活性剂胶束的因素有哪些

第一、表面活性结构的影响

1、疏水基相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羧甲基纤维素比非离子型大;

2、同系物中,疏水链长增加,羧甲基纤维素下降;

3、碳氟链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团浓度显著低;

4、表面活性剂化学结构的影响;

5、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疏水基相同时,反离子变换影响较小。若反离子由一价变为二价, 则表面性剂的羧甲基纤维素下降;

6、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链越长,羧甲基纤维素越大;

第二、添加剂的影响

1、

温度对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有何影响

CMC是活性剂溶液中开始大量形成胶团的活性剂浓度,也是衡量活性剂表面活性强度的重要参数。当达到CMC时,溶液的性质将发生显著变化。CMC小,改变体系表面性质所需的活性剂浓度低,起到润湿、乳化、发泡等作用所需的活性剂浓度越低。CMC低,活性剂的应用效率越高。像增溶油的作用、胶团催化、分隔介质、胶团作为微反应器等,所需活性剂浓度必须在CMC之上。
1,在制备乳液时,表面活性剂的用量要大于临界胶束浓度。
2,大于CMC(临界胶束浓度)会有很多性质改变,胶束可以起乳化包裹的作用,就像洗衣粉洗衣服,胶束把脏东西包住达到洗涤效果,乳液中胶束把油脂包住达到乳化效果!

胶束的出现标志着表面活性剂的 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降,为什么?

表面活性剂的憎水基有脱离于水的趋势。
首先,表面活性剂会在表面富集,憎水基竖在空气中,达到脱离水的目的。在此同时,液体表面由水变为表面活性剂的憎水基,故表面张力下降。
但表面富集有一定的限度。如果表面排满了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不能再进入表面,这时再增加表面活性剂浓度也不会改变表面组成,故表面活性剂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降。此时,多余的表面活性剂会在溶液中生成胶束。胶束中的表面活性剂分子亲水基向外,憎水基在内生成疏水内核,同样达到憎水基脱离水的目的。表面活性剂在表面排满,在溶液内大量生成胶束的浓度,即所谓的临界胶束浓度。

表面活性剂表面吸附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一)表面活性剂的碳氢链长
表面活性剂分子中的碳氢链长不同,吸附程度不同,碳氢链越长越易于吸附。
(二)表面活性剂的类型
一般吸附在水中(中性),表面上大多数带有负电荷,因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易被吸附,如C12H25NH2·HCl易被吸附,而C12H25SO4Na不易吸附。
对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主要考虑亲油基与亲水基的作用。当聚氧乙烯链(亲水基)短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比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大。当聚氧乙烯链相当长时,则吸附较少。如-(CH2OCH2)n-在CaCO3上吸附,n值越大则吸附越少。
(三)吸附剂表面性质
吸附剂大致分三类:一类是具有带电吸附的吸附剂,如硅酸盐、氧化铝、二氧化钛、硅胶、聚酰胺(在一定pH溶液)以及不溶于溶剂中的无机离子晶体如BaSO4、CaCO3等及离子交换剂。
此类吸附剂的吸附为一复杂过程,表面活性剂的吸附可以通过离子交换,离子对形成及“憎水键”形成而进行。吸附等温线具有S形,吸附明显地分为三个阶段。
第二类吸附剂是极性吸附剂,如中性溶液中的棉花、聚酯、聚酰胺等。此类吸附主要是由于色散力和分子间形成氢键。要形成氢键,则吸附剂与吸附物必须具有能形成氢键的基团,如棉纤维及尼龙纤维能够较多的吸附聚氧乙烯类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第三类吸附剂是非极性吸附剂,如石墨、炭黑、木炭等。此类吸附主要是由于分子间色散力,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吸附等温线相似,而且常常是Langmuir型。一般常在CMC值附近吸附达到饱和。
(四)溶液的pH影响
如氧化铝、二氧化钛以及羊毛、尼龙纤维等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其表面上的吸附与pH有关。
pH值较高时,正离子表面活性剂吸附较强;负离子表面活性剂则反之。如C12H24SO4Na在氧化铝上的吸附随pH增加而减少;而C12H20NH2·HCl在氧化铝上的吸附则随pH增加而增加,其最大吸附量在pH=2.9时为2.45×10-10mol/cm2,pH=6.8时为6.92×10-10mol/cm2。
(五)温度影响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液/固界面上吸附,一般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这可能由于温度升高时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的缘故。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