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为什么要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的有氧呼吸为什么会被抑制?)

时间: 2023-02-21 12:18:28

为什么要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

1、降低呼吸作用可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2、果实呼吸作用弱,消耗的少,积累下的就多因此利于生长,比如新疆夜里很冷,呼吸作用弱,因此白天积累的糖分晚上消耗掉少,因此甜度高;

3、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在保证植物正常生长的条件下进行的,为了防止有机物过分消耗,从而更好增加有机物的积累。

植物的有氧呼吸为什么会被抑制?

大多数生物包括部分植物的有氧呼吸会被一些能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铁原子结合的阴离子强烈地抑制。这些阴离子中以氰化物(CNi-)和叠氮物(N3-)最为有效。此外,一氧化碳(CO)也能与铁原子形成极强的复合物而阻碍电子的传递和毒害呼吸作用。但是对于一些植物组织,在细胞色素氧比酶抑制剂存在时呼吸作用仍然进行,这类抑制剂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并不大。这时的呼吸作用称为抗氰呼吸。

当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受到抑制时呼吸作用仍然进行,这是由于抗氰线粒体的由子传递途径中存在一条较短的电子传递支路。这一分支起始于泛醌辅酶Q,经黄素蛋白至末端氧化酶。这个电子传递支路称为交替途径,末端氧化酶称为交替氧化酶。交替氧化酶对二氧化碳(O2)的亲和力很高。但相对细胞色素氧化酶来说,交替氧化酶对二氧化碳(O2)的亲和力稍低些。抗氰呼吸时很少或无氧比磷酸化作用。即主要是释放热量,而不是产生ATP。这些热量对于促进一些植物的授粉作用有一定的生理意义。例如,许多沼泽地带植物如天南星科植物在早春开花时,环境温度较低,通过抗氰呼吸放热,使花器官的温度大大高于环境温度,从而保证了花序的发育和授粉作用的进行。此外种子萌发初期的抗氰呼吸有促进萌发的作用。

抗生素的后效应

抗生素的后效应是指细菌在接触抗生素后虽然抗生素血清浓度降至最低抑菌浓度以下或已消失后,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依然维持一段时间的效应。它可被看作为病原体接触抗生素后复苏所需要的时间。

抗生素后效应(pae)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开始引起学术界关注的新理论,是评价抗生素药效学的一项新指标,pae可为抗生素更合理用药提供新的科学依据。pae系指抗生素与细菌短暂接触,当药物清除后,细菌生长仍然持续受到抑制的效应,是抗生素对其作用靶细菌特有的效应,它揭示的是抗生素与细菌的相互作用过程。pae的大小是以时间来衡量的,应用菌落计数法计算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菌恢复对数生长期各自菌落数增加10倍所需的时间差。近十余年来,国外对pae这一新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pae作为评价新抗生素药效动力学的重要参数。

低温为什么可以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

低温是通过抑制呼吸酶的活性,从而使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弱的。

白天增大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使光合作用旺盛,有机物积累得多;晚上适当降温,使呼吸作用减弱,有机物分解的少,有助于增产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