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露水:比喻短暂、易于消失。
2、露馅:比喻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事暴露出来。
3、露珠:泛指露水在冷的物体表面上凝结的水珠。
4、泄露:让人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
5、袒露:毫无掩饰的表露。
6、呈露:指显露,呈现。
7、雨露:雨和露,比喻恩惠,恩泽。
8、表露:流露,显示。
9、露骨:比喻用意十分显露,语不含蓄,毫无掩饰或假装的状态。
10、露宿:在室外或郊野住宿。
汉语拼音一般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组成.
露布 lù bù
露骨 lù gǔ
露华 lù huá
露水 lù shuǐ
露晞 lù xī
露珠 lù zhū
露宿 lù sù
露天 lù tiān
露台 lù tái
露白 lòu bái
露怯 lòu qiè
露面 lòu miàn
露脸 lòu liǎn
露馅 lòu xiàn
露
[
lù
]
1.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球:~水。白~。寒~。朝(zhāo)~。甘~。
2.在室外,无遮盖:~天。~宿。~营。
3.加入药料或果子汁制成的饮料或药剂:~酒。枇杷~。
[
lòu
]
用于一些口语词语,如“露怯”、“露马脚”。
露 lù(dew) [编辑本段]露的成因空气中水汽以液滴形式液化在地面覆盖物体上的液化现象。夜间气温下降,越近地面冷却越快,形成与白天相反的下冷上热的温度分布,当地 面温度冷却到使贴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达到饱和时,地面物体上开始观察到露滴生成。如果温度持续降至0℃以下时,露滴冻结成冰珠,称为冻露。日出之后,地面温度和湿度变成与夜晚完全相反的分布形式,贴近地面空气的增温也使该空气层的水汽含量欠饱和,各种条件都将有利于地面水分的蒸发,露滴逐渐消失。露珠是露的别名,它从夜幕降临到阳光初照是降落在花朵上,总是悄然无息。 [编辑本段]露的字面意思通“略、路、落、潞”
略、路、落、潞、露----露即败义。《逸周书·皇门》:“自露厥家。”意谓:自败厥家。《管子·四时》:“国家乃路。”《吕氏春秋·不屈》:“土民罢潞。”《庄子·天地》:“无落吾事!”路、潞、落三字都同“露”,训败,即它们音义都相同。又《说文》:“略,经;略,经略土地也。”《小尔雅》:“略,界也。”相承以落为之,诸有界域皆日落。所谓村落、篱落、部落,皆古今通用语。两物之间亦日落,辽东人谓两山之间为山落子。故古书中落、略、路、露、潞五字,音义转辗相通。(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70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露
①中药炮制法之一。将药物露置户外,任其日晒夜露。
②药物剂型之一。参露剂条。
露
lù
〈名〉
(1) (形声。从雨,路声。本义:露水)
(2) 同本义 [dew]
露,润泽也。——《说文》。段注:“泽与露叠韵。五经通义曰:和气津凝为露。蔡邕月令曰:露者,阴之液也。按,露之言胪也。故凡陈列表见于外曰露。”朱曰:“士气津液从地而兴,若薄以寒气,即结而为霜。”
阳气胜则散为雨露。——《多戴礼记·曾子天圆》
白露为霜。——《诗·秦风·蒹葭》
(3) 又
白露未已。
朝露待日晞。——《乐府诗集·长歌行》
人生如朝露。——《汉书·李广苏建传》
(4) 又如:雨露(雨和露。比喻恩惠);露草(沾露的草;植物名);露师(军队蒙受风霜雨露,住宿在外);露水姻缘(短暂的、不正当的男妇关系)
(5) 水气 [hydrosphere; vapor; moisture]
白露横江。——苏轼《赤壁赋》
(6) 糖浆,糖汁[drink distilled from flowers,fruit or leaves;syrup]。如:果子露;玫瑰露;荷叶露
(7) 滋润;恩泽 [kindness]。如:露雨(比喻恩泽);露脸(比喻脸如露珠般晶莹润泽)
(8) 通“路”。道路 [road]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诗·邶风·式微》
朝群臣于露门。——《周书·武帝纪上》
露 lòu (口语)露头 露马脚
露是多音字 [编辑本段]露的作用在农作物生长的季节里,常有露出现。它对农业生产是有益的。在我国北方的夏季,蒸发很快,遇到缺雨干旱时,农作物的叶子有时白天被晒得卷缩发干,但是夜间有露,叶子就又恢复了原状。 [编辑本段]写露的诗我在嫩绿嫩绿的草叶尖上
我在张开惺忪睡眼的花心里
我没有向人们说:“勿忘我”
清晨和黑夜
我自生又自灭
我不是星星的眼泪
也不是璀璨的明珠
我就是我
一滴纯洁的甘露
很少人注意我,我不抱怨
那——又有甚么要紧?
阳光妩媚的清早
我会升华成一朵
美丽的洁白的云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