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论语第三篇是(论语第一则到第3则)

时间: 2023-03-18 02:34:11

论语第三篇是

《论语》的第三篇是《八佾》。《八佾》篇包括26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孔子提出绘事后素的命题,表达了他的伦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张。

论语第一则到第3则

论语1~3则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论语·为政》

白话翻译:

学习到的东西,常常去练习、实践,不是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学习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凭此做学习的榜样

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因为迷惑而更加危险。

扩展资料: 《论语》三则中第一则提出了学习中绝不能弄虚作假,不懂装懂,而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正确态度。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随时随地向别人取长补短。

第二则以对颜回这一正面榜样的称赞,倡导了勤学苦学,以学为乐的学习精神。第三则指出了学习《诗经》能够产生的多方面的学习效应。

--论语三则

--论语

论语·子路篇第三

政事第三之三、互不相师。

(原文)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译)陈元方十一岁的时候,去拜访袁公。袁公问道:“令尊在太丘,远近的人都赞扬他,他都做了些什么呢?”元方说:“家父在太丘,强者以德来安抚,弱者以仁来体恤,让他们安居乐业,时间长了,他们就越发尊敬他了。”

袁公说:“我以前曾任邺县令,做的也是这些事。不知是令尊效法我,还是我效法令尊?”元方答道:“周公和孔子,生在不同的年代,交往和行动却是一样的。周公没有效法孔子,孔子也没有效法周公。”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