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吕氏春秋跟它有关的成语.

时间: 2023-03-18 13:51:28

吕氏春秋跟它有关的成语.

1、刻舟求剑:比喻人的眼光未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同步,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也比喻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

2、一窍不通:没有一窍是贯通的。比喻一点儿也不懂。出自《吕氏春秋·过理》。

3、三豕涉河:比喻文字传写或刊印讹误。出自《吕氏春秋·察传》。

4、盗钟掩耳:偷钟时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5、箕山之节:指归隐以保全节操。出自《吕氏春秋·求人》。

6、豕亥鱼鲁:指书籍传写或刊印中的文字错误。出自《吕氏春秋·察传》。

《吕氏春秋.审应览.重言》是哪个成语的由来

审应览第六
文过饰非
审应
是举不义以行不义也。魏王虽无以应,韩之为不义,愈益厚也。公子食我之辩,适足以饰非遂过。
重言
一鸣惊人,一飞冲天。
“有鸟止於南方之阜,其三年不动,将以定志意也;其不飞,将以长羽翼也;其不鸣,将以览民则也。是鸟虽无飞,飞将冲天;虽无鸣,鸣将骇人。

与吕布韦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一字千金
战国末期,卫国的大商人吕不韦,他到赵国经商时,曾资助过秦庄襄王(在赵国做人质的人),并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异人为妻,待异人继位后,便封吕不韦为文信侯,官居相国.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赵姬所生)接王位,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尊吕不韦为“仲父”,行政大权全操在吕不韦和赵姬的手中.
当时养士之风甚盛,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便都养有门客数千人,吕不韦也养了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种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这些门客,三教九流的人,应有尽有,他们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和心得.
吕不韦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让这些人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各种见解写成文字,并把它们汇集起来,编成了一部二十余万言的巨着,提名《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一部杂书,内有天文地理、见土人情、治理人世等各方面的内容.全书有一百六十篇文章,分成二老一辈六卷,共二老一辈多万字,在当时稳得上是一问巨著.
吕不韦就把这部书作为秦国统一天下的经典,当时吕不韦把这书在秦国首都咸阳公布:“各方人士有谁能在书上增加一个字或者减少一个字的,就赏一千金.”谁不知道吕不韦是秦国了有权势的人,谁敢对这部书增删一个字呀!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成“一字千金”,用来形容一篇文章的价值很高,或者称赞一篇文章在修辞上特别出色,字字珠矶,不可多得.我们还用来形容文章的价值或修辞的美妙比较妥当.
奇货可居
他之前是个商人,认为自己是难得的人才,将来一定能有所作为,之后为了前途故意去亲近当时还是质子的秦王,后来辅助他回秦,自己就成了丞相,这就是就是 奇货可居 的由来,现在就拿来说新奇有价值的货物要储存起来,以便将来增值

吕氏春秋两则寓言可以用什么成语概况

吕氏春秋两则寓言可以用什么成语概况:
引婴投江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是本领的获得要靠自己,而不能靠先天的遗传。二是处理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对象不同,处理的方法也要有所不同。
刻舟求剑
[释义]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出处]《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引婴投江、刻舟求剑和循表夜涉的寓意是一样的,都是讽刺那些墨守成规,固执己见,不知变通,拘泥固执,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事情的情况发生了变化,解决问题的手段、方法,要随之改变,否则会失败。(此三者选自《吕氏春秋·察今》 )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