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马鞭草的药用价值

时间: 2023-03-19 01:09:49

马鞭草的药用价值

马鞭草,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原产于欧洲,中国华东、华南和西南大部地区都有分布。现代研究证明,马鞭草含马鞭草苷、马鞭草醇、鞣质及挥发油。其针剂在控制疟疾症状和杀灭疟原虫方面有较好效果;其水及醇提取物,均有消炎和镇痛作用;其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有杀灭作用。中医学上以全草入药,性微寒、味苦,功能破血通经、截疟,主治关节酸痛、跌打损伤、闭经痛经、疟疾等症状;根可以治赤白痢、疟疾。

马鞭草简介

马鞭草花色淡雅,紫色的花朵开在田野里非常漂亮,马鞭草可以营造出紫色的花海,不止观赏价值极高,而且还有很多象征意义,在基督教中被视为神圣的花,据传有解除魔咒的作用。

马鞭草简介

马鞭草别称

紫顶龙芽草、野荆芥、龙芽草、凤颈草、蜻蜓草、退血草、燕尾草,拉丁学名 HerbaVerbenaeOfficinalis

马鞭草科属

马鞭草科

马鞭草分布区域

西南、山西、陕西、甘肃、新疆、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

马鞭草形态特征

马鞭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由于它的鞭鞘呈现为穗状,所以被又称为马鞭草,马鞭草茎为四方形,上部呈方形,下部呈近圆形,棱和节上被短硬毛。单叶对生,叶片为卵圆形,有类似于鸡爪的深裂,裂片呈现出不规则的羽状分裂,叶片上下表面被有硬毛,下表面叶脉的毛尤其密集。

马鞭草的花为蓝紫色的穗状花序,一般在夏秋两季开放;花萼为膜质筒状,顶端如鸡爪般5裂;马鞭草果包藏于萼内,成熟时裂开成4个小坚果;马鞭草的花期为7-8月,果期为10-11月。

马鞭草生长习性

马鞭草喜肥,一般的土壤均可生长,但在土层深厚、肥沃的沙壤土中长势健壮,低洼易涝的地不适合种植;马鞭草喜欢湿润的环境,但是怕涝,所以在浇水时忌盆内积水。选择土层较厚的壤土或沙壤土为种植地。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防止草荒,做到田间无杂草。田间长时间的大量积水有根腐病发生只要及时排水、松土就可以避免。

马鞭草花语

正义、期待,白色马鞭草象征纯真无邪,期待自己的爱情回来,红色马鞭草象征同心协力、家和万事兴。

马鞭草象征意义

马鞭草在基督教中被视为神圣的花,在中世纪传说有解除魔咒的作用,经常被用来装饰在宗教意识的祭坛上。在众多文艺作品中有马鞭草克制吸血鬼的描述。

马鞭草播报天气

野生的马鞭草能预报天气。马鞭草对湿度反应非常灵敏,露在土外的根发霉并带白色时,预示着有雨。

孔雀草简介

孔雀草,别名黄菊花、五瓣莲、老来红、臭菊花、孔雀菊、小万寿菊、法国万寿菊、红黄草、缎子花、红黄草。为一年生菊科万寿菊属的畏寒草本花卉。

孔雀草

孔雀草是很好的中药材,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除药用外,孔雀草还广泛应用于园林观赏,孔雀草花色丰富,花期长,可以从五一开到十一,孔雀草已逐步成为花坛、庭院的主体花卉。它的橙色、黄色、红色花极为醒目,为所栽之处平添了不少生气,它的作用和价值已引起广大园林工作者的关注,也被发展做盆栽和切花。

孔雀草花语:

孔雀草的是八月二十一日的生日花,它的花语是爽朗阳光。

孔雀草的俗称

孔雀草原本有一个俗称叫太阳花。后来才被向日葵抢去。它的花朵有日出开花、日落紧闭的习性,而且以向旋光性方式生长。因此它的花语是晴朗的天气,引申为爽朗、活泼。凡是受到这种花祝福而生的人,个性从不拖泥带水,这可是一项难得的优点呵!

形态特征:

孔雀草株高30至40厘米。羽状复叶,小叶披针形。花梗自叶腋抽出,头状花序顶生,单瓣或重瓣。花色有红褐、黄褐、淡黄、紫红色斑点等。花形与万寿菊相似,但较小朵而繁多。开花时,在矮墩墩多分枝的棵儿上,黄橙橙的花朵布满梢头,显得绚丽可爱。孔雀草有很好的观赏价值,适宜盆栽、地栽和做切花。叶对生,羽状分裂,裂片披针形,叶缘有明显的油腺点。头状花序顶生,花外轮为暗红色,内部为黄色,故又名红黄草。

品种:

孔雀草的品种较多,因为种间反复杂交,除红黄色外,还培育出纯黄色、橙色等品种,还有单瓣、复瓣等等品种。花期从五一一直开到十一。

应用价值:

1、药用价值。孔雀草的花叶可以入药,有很好的药用和保健作用。孔雀草有清热化痰、补血通经的功效。能治疗百日咳、气管炎、感冒。

2、观赏价值。孔雀草适应性强,耐寒耐旱,可自生自长,容易管理,经常用来装饰花坛。由于一串红承受不了五一的低温,又经不起十一的早霜,盛夏的酷暑可使大多植株呈半死状态。因此,孔雀草巳逐步成为花坛、庭院的主体花卉。它的橙色、黄色、红色花极为醒目,为所栽之处平添了不少生气,它的作用和价值已引起广大园林工作者的关注,也被发展做盆栽和切花。

产地分布:

孔雀草原产墨西哥。是一种适应性十分强的花卉。在我国很多地方也可见到,尤其南方更常见之,它的开花期为3至5月及8至12月。

生活习性:

孔雀草喜阳光,但在半荫处栽植也能开花。它对土壤要求不严。既耐移栽,又生长迅速,栽培管理又很容易。撒落在地上的种子在合适的温、湿度条件中可自生自长,是一种适应性十分强的花卉。在我国南方,它的开花期为3至5月及8至12月。从播种到开花仅需70天,早春育苗在大棚内不加温即可,晚霜后定植庭院、花坛或盆栽。

网纹草简介

黑心菊是菊科金光菊属的草本植物,原产自美国东部地区,在我国的许多地方有所栽培。

黑心菊的别称

黑心菊,又叫做黑心金光菊,黑眼菊。

黑心菊的生长习性

黑心菊原产自北美地区,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一用作1-2年生植物栽培。黑心菊的适应性很强,较耐寒。极易栽培,较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是应该选择排水性良好的沙质土壤。黑心菊喜欢阳光充足的温暖的生长环境。

黑心菊的价值

黑心菊最主要的是它的园林价值,黑心菊花朵较美,适合园林栽植,布置庭院。也可以用作窗台植物或者盆栽。

黑心菊的花语

黑心菊虽然名叫黑心,但是它其实一点也不黑,它的花语是公平正义!

小米草简介

小米草是一种草本植物,其实它比较不常见,但是具有较高的价值。一般养殖小米草,都是希望能够获得巨大的价值的。

小米草的别称

其实,小米草有个别名,倒不如说它有个藏名,叫做心木涕区蒺。

小米草的生长习性

小米草,一般是比较适合生长在阴坡草地上的,它喜欢温暖和湿润的气候,比较耐寒耐热,所以它的适应性还是比较强的。养殖小米草,适宜的温度是在25℃35℃之间。

小米草的生长速度很快,它的生长期是比较短的。

小米草的播种繁殖

小米草是比较适合播种繁殖的,在播种之前要注意,温度合适的时候在进行播种。播种的时间主要是在春季和夏季。

马鞭草水煎液对什么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马鞭草水煎液对什么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马鞭草水煎液对什么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马鞭草是一种中药,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它具有消炎和镇痛的作用,以下分享马鞭草水煎液对什么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马鞭草水煎液对什么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1 1、治疗疟疾

据数百例的观察,对控制临床症状,有效率在90%左右。其中以针剂的疗效较佳,丸剂的疗效略低。对久疟或慢性疟疾,经其它抗疟药物治疗无效者,亦往往能收到效果。马鞭草对杀灭疟原虫有一定作用:36例患者症状消失后48小时,血检疟原虫均阴转;另据31例观察,除间日疟与恶性疟混合感染1例、恶性疟生殖原虫3例未消失外,其余基本上控制了症状的发作和原虫的繁殖。

经验证明,控制现症疟疾,复发病人的效果似优于新发病人;治疗前发作次数多者疗效优于初次发作的患者;对间日疟比恶性疟疗效好。有人认为马鞭草除对恶性疟生殖原虫无效外,对其它各型疟原虫均有杀灭作用。有的认为,马鞭草的抗疟作用,只对红血球内型疟原虫有效,相当于氯喹的作用,也有用于抗复发治疗而取得了较好效果者。

制剂、剂量及用法:一煎剂:新鲜马鞭草2~5两(干品减半),加水浓煎成300毫升左右,于发作前4小时、2小时各服1次;或于发作前后1~2小时各服1次;或每日3次,连服2~4天,每次按年龄大小用干品全草1~5钱。抗复发用马鞭草1~1.6两,马蹄金1~1.3钱,休止期煎服,每日2次,连服3天。二丸剂:马鞭草研末,水泛为丸,成人每次3钱,日服1次,连服3日。儿童剂量酌减。三注射剂:规格不一。用3毫升相当于干生药24克的注射液,成人每次3毫升,儿童2毫升,于发作前2小时肌肉注射。或用每2毫升含干草2克的注射液,每次按年龄大小用2~4毫升,于发作前4小时肌肉注射。

此外,有用鲜马鞭草嫩叶,洗净捣烂,捏成小团,于发作前2小时塞入鼻孔,有时亦可控制发作。实践证明,鲜草比干草效果好。用药时间宜在发作前2~4小时,过迟则不能奏效;煎剂药液要浓,并需足量,否则无效。副作用较少,部分患者服药后有水泻、腹痛等反应。

2、治疗白喉

取干马鞭草(全草)1两,浓煎成300毫升左右。剂量:成人每次150毫升,日服2次,连服3~5日。儿童8~14岁每次100毫升,每日2次,连服3~5日;8岁以下每次50毫升,每日3~4次,连服3~5日。治疗咽白喉60例,全部治愈,服药后平均退热时间15.3小时,假膜消失时间2.2天,咽拭培养转阴时间2.4天,平均住院时间4.6天。临床曾试用片剂、注射剂,但效果不及煎剂显著。鲜草较干品效果更好,奏效迅速。服药后无明显中毒反应,少数病人有恶心、呕吐、腹泻等,停药后即消失。

3、防治传染性肝炎

一预防:用马鞭草6钱,甘草1钱,加水150毫升,煎2小时,制成药液40毫升,为成人1次剂量,饭前服,每天3次,连服4天。在流行期间对74例有可能感染者进行服药观察,4个月内未见1人发病,而对照组35人中有3人发病。二治疗:1)取马鞭草1斤制成煎液800毫升,成人40~50毫升,小儿20~30毫升,均日服3次;或用100%注射液每次肌肉注射2~5毫升,每日2次。共治疗80例,77例痊愈,2例显效,无效1例。黄疸消失时间平均15天;各种消化系统症状3~12天消失;肝肿大72例于14~35天消失,8例未消失;肝功能及转氨酶检查,79例在10~30天内恢复正常。住院日期平均23.6天。临床上发现用药后有些患者有夜汗现象,此类患者黄疸消退比较迅速。此外,患者可有轻度腹痛或腹泻,但可自行消失。在应用中口服效果较针剂为快。2)用马鞭草、溪黄草、人字草(均为干品)各5钱,水煎,每日2次分服。大部分辅以维生素乙1、丙,小部分加用葡萄糖或其它中药,极少数曾加用强的松。观察200例,治愈190例,治愈率95%,平均治愈天数31.5天。服药后黄疸指数平均14.4天恢复正常(最短6天,最长49天),谷丙转氨酶平均18.4天恢复正常(最短6天,最长59天),其它如麝浊、麝絮、脑絮等恢复正常时间均为26天上下。临床症状和体征,一般在黄疸消退,谷丙转氨酶等恢复正常前消失。肝肿大大部分在谷丙转氨酶恢复过程中恢复,触痛消失。

4、治疗流行性感冒

用马鞭草1两,青蒿、羌活各5钱,煎服。每天1剂,分2次服;或研末加面粉做成茶剂冲服。用药后随访51例,46例痊愈,3例有效,2例无效。

5、治疗丝虫病

以马鞭草为主,配合苏叶、青蒿,治疗血检阳性但无明显体征的丝虫病人81例,经过一个疗程后复查,微丝蚴阴转率达90%,45天后复查阴转率为81.4%。另观察118例,经治疗后3天和1个月的复查,微丝蚴的阴转率仅为11%和22.1%。用法:马鞭草0.6~1两,苏叶5钱,青蒿4~5钱,加水煮沸浓缩至50~80毫升。每日1剂,分早晚2次空腹服下。1~10岁和11~15岁的儿童,剂量约为成人总量的1/3和2/3,连服10天为一疗程。服药后无严重副反应,仅有少数患者出现恶心、头昏,头痛,呕吐和腹痛等,可自行恢复。

6、关于治疗血吸虫病问题

曾报告用马鞭草研粉或制成丸剂内服,每日3次,每次1钱,8~10天为一疗程,治疗早、中期血吸虫病有一定疗效,部分病例大便复查阴转。但另据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结果,认为马鞭草既不能杀灭或影响血吸虫虫体,又无保护机体肝功能的作用,因此对治疗血吸虫病无效。

马鞭草水煎液对什么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2 马鞭草种植的六大方面

1、选择、整理种植土地

掌握马鞭草的种植方法,首先要选择适合马鞭草种植的土地。种植马鞭草前先选择土层较厚的壤土或者沙土,然后进行翻耕,翻耕的深度大概在18~25公分左右,然后在每亩施用2000~2500公斤的腐熟农家肥作为基肥撒匀,再做宽度在50公分左右、高度大概有15公分的畦,将畦面用耙子弄平整,两畦间留下25~30公分堆砌成田间小垄。

2、播种

马鞭草的播种时间一般是在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先将畦面上的土用耙子耙细,距离畦边大概有5公分的位置顺着畦开沟,每行距离有25~30公分,沟的深度大约15~20公分,底格要踩平,再施上少量的农家肥作为基肥,每亩大概施用15~20公斤左右,然后在撒好的肥上撒上少量的土壤,之后将种子均匀的播撒在上面,再盖上1~1.5公分的土壤,在土上稍微压上一压,然后每亩撒上大概一斤左右的种子。

3、间苗移栽

马鞭草种植的时候要保证它的湿度和温度适合,这样在10~20天左右就长出苗了,当种苗的高度达到5公分的高度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移栽了。不用刻意的留出单行,但是每行的植株的距离要保持在10公分左右,以便有利于留出空间保证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4、浇水除草松土

植株通常在除草的时候就可以顺带的松下土,并适当的进行培土,当种植的土壤过于干旱的时候就要及时的浇水,以保证马鞭草正常生长的需要,经常性的.除掉杂草可以防止草荒提高产量,要见到草就除,保证有马鞭草的区域没有任何杂草。在多雨的季节要注意及时排水,下雨过后及时的对马鞭草松土,防止土壤表面板结影响根部呼吸。

5、病虫防治

根据长时间的研究观察发现,马鞭草在生长的过程中很少有病虫害的发生,大多数的问题主要是土壤长时间的积水导致根腐病的发生,需要我们及时的做好排水、松土工作,严重的话需要用到多菌灵对其根部每隔七到十天进行浇灌一次即可。

6、留种收获

优良的品种是提高产量的首要条件,一次我们在种植的同时还要再另外设立种子田,种植方法和普通植株一样,期间加强田间管理,开花前适当的加施磷肥和钾肥,这样可以让植株种子籽粒饱满,同时也能获得更多的良种。当种子有七、八成熟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收割了,收割好的种子放在通风干燥的阴凉处4~6即可,就可以进行脱粒了,去除杂质和瘪的种子,晾晒大概3到4天时间,把种子装进干净的布袋里面,然后将其放在通风的库房中,以备明年再用。

请问各位,这是什么植物?叫什么名字?有何药用价值?叶子很大的,有20厘米左右宽。 谢谢!

这个

臭牡丹,根、茎、叶入药,有祛风解毒、消毒止痛之效
【功能与主治】
解毒消肿,祛风除湿,平肝潜阳。用于眩晕,痈疽,疔疮,乳痈,痔疮,湿疹,丹毒,风湿痹痛。

黄荆子的功效与作用_黄荆子的药用价值

导读: 中药的与专区,为您详细介绍的与的药用价值、好吗等,要更多黄荆子的功效与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黄荆子简介黄荆子的功效与作用黄荆子的药用价值黄荆子的药用附方黄荆子气管炎好吗 黄荆子简介

黄荆子,来源于马鞭草科植物黄荆的果实。果实圆球形,上端稍大略平而圆,下端稍尖。表面棕褐色,较光滑,表面纵脉纹明显。果此较厚,质较硬,不易破碎,内藏白色种子数枚。气香,味苦带涩。

黄荆子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痰,行气,止痛。治感冒,咳嗽,哮喘,风痹,疟疾,胃痛,疝气,痔漏。

1、《玉环志》:“消食下气。”

2、《草木便方》:“养肝剧窍,坚齿,聪耳明目。止带浊。疗风痹,颓疝。”

3、《广州植物志》:“祛风、涤痰、镇咳。”“用代茶叶,有解暑之功。”

4、《南宁市药物志》:“温经散瘀,解肌发汗。治感冒,疟疾,哮喘。”

5、《四川中药志》:“养肝除风,行气止痛。治伤寒呃逆,咳喘,食滞,小肠疝气及痔漏生管。”

黄荆子的药用价值

【药名】黄荆子

【别名】布荆子(《本草求原》),黄金子(《浙江中药手册》)。

为马鞭草科植物黄荆的果实。

【性味】味辛;苦;性温。

【归经】归肺;胃;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止咳平喘;理气消食止痛。主伤风感冒;咳嗽;哮喘;胃痛吞酸;消化不良;食积泻痢;胆囊炎,胆结石;疝气。一般的有,黄荆子适宜治疗:袪风,袪痰,镇咳。黄荆叶适宜治疗:解表,止疟,消暑。黄荆根适宜治疗:袪风温,利关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大剂0.5~1两);或研末。

凡湿热燥渴无气滞者忌用。

黄荆子的药用附方

1、治伤寒发热而咳逆者:黄荆子,炒,水煎服。(《古今医鉴》黄荆散)

2、治哮喘:黄荆子二至五钱。研粉加白糖适量,一日二次,水冲服。(南京《常用中草药》)

3、治肝胃痛:黄荆子研末,和粉作团食。(《纲目拾遗》)

4、治胃溃疡,:黄荆干果一两。煎服或研末吞服。(南京《常用中草药》)

5、治膈食吞酸或便秘:黄荆果实五钱。水煎或开水泡服,早晚各服一次。(《农村常用草药手册》)

6、治痔漏之管:黄荆条所结之子(炙炒为末),五钱一服,黑糖拌,空心陈酒送服。(《纲目拾遗》)

7、治痘疹空壳无浆:黄荆子(炒黑为末)一钱,酒浆调服:虚者,人参汤加酒浆二、三匙。(《痘疹仁端录》黄荆散)

黄荆子气管炎

将黄荆子焙干研末,炼蜜为丸,每丸含生药3钱。日服3次,每次1丸,10天为一疗程,连服二个疗程。观察46例,近期控制5例,显效17例,好转15例。对咳、痰、喘均有疗效,但以祛痰效果较好。多数人在用药二天内开始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出现。观察结果证明,本品对单纯型、轻型、虚寒型、无肺气肿的患者效果较好。配合紫河车、淮山药组成复方治疗,则可提高疗效。观察中曾对部分患者的痰液做了细胞学检查,结果证明黄荆子对慢性气管炎的炎症有一定的消炎作用,对气管粘膜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变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黄荆子枕头好吗

黄荆子植物枕头的枕心是由天然植物种子等颗粒经过合理配方搭配而成,具有抗菌、抑菌、纳凉、嫩化肌肤、 *** 等功效并且能够自动去适应人体头部,内罩为纯棉布料。黄荆子枕头适合以下人群:

1、儿童:处于期的儿童,及早使用,可以防止伸头、驼背、斜肩和纠正脊柱变形。

2、失眠以及老人:可以有效,缓解腰酸、背痛、脖子僵。

3、上班族:可以缓解一天的紧张,使全身充分放松,迅速恢复精力。

以上就是一些黄荆子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养生之道网频道。

【黄荆子】、【黄荆叶】、【黄荆子枕头】、【黄荆子图片】、【黄荆】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