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定律指科学界的名声累加的一种反馈现象,最早由美国学者罗伯特·莫顿于1968年提出。
其名称来自于《新约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经文。 1968年,美国科学史学者罗伯特·莫顿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宏观社会意义上的马太定律,明显地表现为那些导致科学资源和天才集中化的社会选择过程之中。经济学马太效应为强者愈强弱者越弱之现象,即是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现实中是指,只要获得了每一点的成功,就会产生累积优势,使之拥有更大的机会获得更卓越的成就。
1、皮格马利翁效应
该效应是说人心中怎么想、怎么相信就会如此成就。换句话说,你想要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如果你没得到它,说明你并不想要。只要真的相信事情会顺利进行,事情一定会顺利进行,相反的说,如果你相信事情不断地受到阻力。
这些阻力就会产生,成功的人都会培养出充满自信的态度,相信好的事情会一定会发生的。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应该每天以一个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这样才能让生活朝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去发展。
2、短板理论
短板理论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
该理论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希望整体能力得到提升,更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我们的弱项上,让弱项不断进步才能让整体实力增强,而不是一味的去继续关注我们的强项。
3、马太效应
该效应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领域。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两极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
这个效应告诉我们应当积极的努力,让自己变得强大,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受到了极大的鼓励,就会产生正向的激励,从而更加努力的提高自己。
4、墨菲定律
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该定律给我们生活的指导意义是:人类天生会饭错误,一般来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面临的麻烦大小是一个正比例关系。
5、青蛙效应
青蛙效应实际上就是温水煮青蛙的意思,一开始就用热水青蛙会马上跳出来,但是用冷水慢慢煮的话它就会放松警惕最终煮熟。这个现象告诉人们突发事件会引发人们的警觉,而致人死地的往往是出其不意。
、手表定律
手表定律 ,是指拥有两块以上的手表并不能帮人更准确的判断时间,反而会制造混乱,让看表的人失去对时间的判断;其所指的另一层含义在于每个人都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行为准则或者价值观念,否则那个人的行为将陷于混乱。
寓言故事:猴子与表
森林里生活着一群猴子,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 。一天一名游客穿越森林,把手表落在了树下的岩石上,被猴子猛可拾到了。聪明的猛可很快就搞清了手表的用途,于是,猛可成了整个猴群的明星,每只猴子都向猛可请教确切的时间,整个猴群的作息时间也由猛可来规划。猛可逐渐建立起威望,当上了猴王 。
猛可认为是手表给自己带来了好运,每天在森林里寻找,希望能够拾到更多的表。功夫不负有心人,猛可又拥有了第二块、第三块表。每块手表的时间显示的都不相同,猛可不能确定哪块手表上显示的时间是正确的,因此它自身陷入了混乱,每当有猴子来问时间时,猛可总是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猛可的威望大降,整个猴群的作息时间也变得一塌糊涂 。
后来猴子们起来造反,把“猛可”推下了猴王的宝座。
二、破窗定律
破窗定律最早由詹姆士·威尔逊及乔治·凯林提出,该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这个定律生活中十分常见,比如一幢有少许破窗的房子,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条人行道有些许纸屑,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垃圾,最终人们会视若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地上;在一家公司,有一个懒懒散散天天上班迟到日常玩游戏业绩不达标的员工,但他每月和大家拿一样的工资,那久而久之,公司里的人会纷纷效仿。
以上种种现象,就是犯罪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第一扇破窗”,即第一个破坏点,也常常是事情恶化的起点。
三、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又名80/20定律、关键少数法则、不重要多数法则、最省力的法则、不平衡原则等,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现的。他认为,在任何特定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20%),不重要的因子占多数(80%),所以只要能控制好这具有重要性的少数因子即能控制全局。
目前,这个定律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及企业管理学等。对大多数公司而言,80%的利润常常来自于20%最畅销的产品;80%的利润总是来自于最忠诚的20%客户;80%的销售量来自于20%最成功的投资或者网络营销渠道;80%的销售额来自于最优秀的20%销售人员等。
而对于个人而言,80%的工作成效总是来自于20%最重要的工作。因此在对时间进行安排时,首先从20%最重要的工作做起,往往是最有效率的工作方法。
四、马太定律
马太定律出自圣经里有名的一个寓言:
从前,一个国王要出门远行,临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 ”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这就是“马太定律” ,反映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成功乃成功之母 。
五、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是一种心理学效应,由爱德华·墨菲提出,它的核心思想就是“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这种心理效应时刻可发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是大家常说的“怕什么来什么”。“墨菲定律”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容易犯错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无论现在时代进步多快,科技有多发达,事故都会发生。所以在事前尽可能想得周到一些,全面一些,如果真的发生不幸或者损失,那就笑着面对吧,关键在于总结所犯的错误,而不是刻意的去掩饰它。
马太效应阐述的是:“强者逾强,弱者逾弱,弱肉强食”的不平衡状态。
二八定律说明的是:“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里;20%的人创造了80%的财富等等不平衡现象。
总之:两者都是对不平衡的自然法则的一种精炼总结。
供参考。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