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
2、最明显的特点在于它不仅是军队的行动,而且有数量众多的工农武装参加,并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3、这次起义虽然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但在起义遭到严重挫折后,及时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人民革命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起义部队在农村中从小到大地开展游击战争,为后来各地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大规
卢德铭(1905-1927),又名继雄,字邦鼎,号又新,四川自贡人,中共党员。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二营四连连长。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卢德铭的简介
在中国革命进程中,无数共产党人用生命和鲜血捍卫了自己的信仰,正因为有他们的前仆后继,才有了新中国的诞生。卢德铭烈士就是其中之一,下面我们来看看卢德铭的简介吧。
卢德铭出生于1905年,他是四川自贡人,他的家庭殷实富裕,在很年幼的时候就接收到了比较好的私塾教育。1923年卢德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成都公学,也就是在学校时期卢德铭开始接触并学习到了共产之一思想。后来由于各地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卢德铭也清醒的认识到了只有通过武力的方式打倒军阀,才能实现和平与安定,于是他毅然决然的报考了黄埔军校。
在1924年的时候,卢德铭被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亲自面试并批准进入第二期步兵队列学习。后来不久卢德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5年,在参加讨伐陈炯明的战斗中,卢德铭立下了不小的战功,后来他又担任第四军独立团四连的连长,带领部下打了很多胜仗。卢德铭在攻打汀泗桥和贺胜桥等战役中都表现的非常英勇,立下了赫赫战功,直接升任二营的营长。
但往往是天妒英才,历史也是出奇的相似,卢德铭也是和古代许多年轻才俊一样,在1927年9月,卢德铭指挥部队掩护毛泽东突围,因为敌方人数数倍于己,最终寡不敌众壮烈牺牲,年仅二十二岁。人们为了纪念卢德铭这么革命烈士,在江西省泸溪县专门为他修建了卢德铭烈士革命陵园,每年都会有很多人前去祭奠他,在2009年的时候,卢德铭一百位为新中国建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卢德铭以其突出的军事才干和极具智慧的战略眼光,先后被孙中山,叶挺,毛泽东称赞不已,当然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也是巨大的,是后代人们学习和尊崇的楷模。
卢德铭烈士陵园
新中国的建立是非常不容易的,它是用无数革命志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所以在今天各地都会有许多纪念碑和革命烈士陵园,一方面是纪念和怀念他们,另一方面也是对他们历史功绩的充分肯定。下面来看看卢德铭烈士陵园。
卢德铭烈士陵园的位置在今天的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距离萍乡市大约25公里。卢德铭烈士陵园也是江西红色旅游重要组成部分和经典景区。这个陵园是1982年的时候为了纪念革命烈士卢德铭专门修建的,整个陵园由雕像和展览馆两个区域组成,总计占地六千七百平方米,主要的景点包括卢德铭烈士雕像,卢德铭烈士纪念碑和卢德铭烈士纪念馆。
卢德铭是四川自贡人,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的。在1927年,年仅二十二岁的卢德铭率众指挥毛主席突围,但因为寡不敌众英勇牺牲。卢德铭位中共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曾经屡立战功,这也就是后来人们为他修建革命烈士陵园的原因。1987年的时候,中央军委总参谋长杨得志亲自为卢德铭纪念碑题字:卢德铭烈士纪念碑。之后卢德铭烈士陵园被列为重点保护建筑物,成为秋收起义纪念地非常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
这里重点说下卢德铭烈士纪念碑。卢德铭烈士纪念碑一共分为3层,也就是底座,中座和碑身,全部高度大约7米,上面雕塑的是卢德铭的全身像,占地面积大约45平方米,中座正面雕刻的是卢德铭的生平简介,碑身正面书写的正是杨得志题写的“卢德铭烈士纪念碑”。
猜你喜欢:
1. 建军大业张艺兴扮演的是谁
2. 卢德铭的生平简介
3. 2017年建军90年阅兵心得体会
4. 读《红军英雄传》心得体会感想
5. 用掩护造句
彭公达
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彭公达代表湖南省委出席并作了发言,和毛泽东一起,当选为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8月9日,临时中央政治局召开第一次会议,决定由彭公达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领导秋收起义。
8月16日彭公达在长沙召开省委会议,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改组湖南省委。从8月18日至30日,彭公达多次主持召开省委会议,讨论制定秋收起义计划。彭公达组织大批干部深入基层,恢复工会、农会和党的组织,为秋收起义做准备。
彭公达: 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代表地方政府
易礼容:秋收起义行动委员会书记党代表
卢德铭:秋收起义行动委员会军事总指挥-相当于朱德的角色。
9月5日,彭公达再次召集省委会议,确定长沙市15日暴动。
9月8日,彭公达与“秋收起义行动委员会书记易礼容”联合署名发出“夺回长沙建立中国革命委员会湖南分会的命令”。
从9月9日起,秋收起义爆发铁路工人开始破坏铁路。10日长沙附近各县农民开始起义。
其时,毛被派为“观察员”,无指挥权。
秋收起义主要领导人是毛泽东领导,卢德铭任总指挥,余洒度任师长。
毛泽东:
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生于清朝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韶山冲,逝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中国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家、理论家和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他逝世的1976年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
他对马列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他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卢德铭:
卢德铭(1905-1927),四川自贡人。1923年考入成都公学,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后投笔从戎报考黄埔军校,1924年经孙中山面试后进入黄埔第二期步兵队学习,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二营四连连长,打了不少大胜仗。
在攻占攸县战斗中受到叶挺将军的称许,后在攻克醴陵、平江战斗中以奇袭获胜。特别是在攻打汀泗桥、贺胜桥中英勇善战,屡立战功,而升任二营营长。攻克武昌后,又任四军二十五师七十二团长参谋。1927年9月,卢德铭指挥部队掩护毛泽东率部突围,终因寡不敌众,最后壮烈牺牲,年仅22岁。
余洒度:
余洒度(1898—1934),湖南省平江县人,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曾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秋收起义并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坚持“取浏阳直攻长沙”,意见被否决后,跟随毛泽东到达井冈山;10月中旬,在湖南酃县(今炎陵县)水口脱逃部队。
1929年10月辗转来到上海,对革命逐渐产生了悲观失望情绪,最后脱离党组织;1931年11月,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逮捕,余洒度最终投敌;1933年,被委任为国民革命军第六十一军政训处少将处长,为了满足奢侈的生活,余洒度利用职权贩卖毒品;1934年事情败露后,蒋介石亲自下令将其枪决。
扩展资料 秋收起义是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部队在文家市会师,毛泽东主持前委会议,及时作出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的决定,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
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另一个是1927年中共党人发动反抗国民党右派的起义——广州起义)。中国人民革命史开始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1977年江西省在修水县和铜鼓县建立了秋收起义纪念馆。1998年在萍乡市建立了秋收起义广场。1993年导演周康渝以秋收起义为题材拍摄了同名电影。
参考资料-秋收起义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