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小的时候有人抚养,老的时候有人依靠的意思。
这句话由礼记演化而来,出自《大道之行也》一书。《大道之行也》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其人认为在大道施行的时候,一定能形成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尽管在当时的战乱时期下那个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但那是儒家学者在乱世中一个美好愿景。
这句话的原话是这样的: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出自《礼记·礼运篇》:“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译文:
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让年幼的孩子有可以健康成长的地方,让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
扩展资料
《礼记》继承和发挥了先秦儒家的伦理思想,以整体性、相关性的视界看待社会与人生。《礼记》在有些方面有更细节的要求,主张共生性可转化并通过动态的“互生性”来实现。如提出人际间为防止个人中心主义的膨胀,和彼此以义相责,不以己之所能愧人之所不能。
《礼记》中对时间结构的意义的认识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自我关系中的内省;
二是社会历史的延续;
三是出于对超越的天道的领悟。
1、这句话的原话是这样的: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2、出自《礼记·礼运篇》:“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返哺之恩】[fǎn bǔ zhī ēn]
返哺:雏鸟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报答亲恩。
【感恩戴德】[gǎn ēn dài dé]
感:感激。戴:尊奉,推崇。感激别人给予的恩惠和好处。
【知恩报德】[zhī ēn bào dé]
知道了受人家的恩惠就报答人家的恩惠。同“知恩报恩”。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dī shuǐ zhī ēn,dāng yǒng quán xiāng bào]
即使受人一点小小的恩惠也应当加倍(在行动上)报答。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