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语义网络有哪些方面的研究

时间: 2023-03-20 21:45:54

语义网络有哪些方面的研究

1、语义网络的研究:语义网络是一个有向图,其顶点表示概念,而边则表示这些概念间的语义关系;

2、语义网络用来表达复杂的概念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形成一个由节点和弧组成的语义网络描述图;

3、实体联系:用于表示类节点与所属实例节点之间的联系;

4、泛化联系:联系的例子用于表示一种类节点与更抽象的类节点之间的联系;

5、聚集联系:聚集联系的例子用于表示某一个个体与其组成成分之间的联系,聚集联系基于概念的分解性,将高层概念分解为若干低层概念的集合;

试比较框架与语义网络区别及关系

框架语义学假设,词语可以通过它所在的语言结构,选择和突出基本的语义框架的某些方面或某些实例,而这是以一定的方式(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的。

因此,解释词语的意义和功能,可以按照从基本的语义框架的描写开始直到对这些方式的特点加以了详细刻画这样的思路进行。

框架和词语之间的关系非常像Langacker的认知语法中base(基底)和侧面(profile)的关系。Langacker的例子是“hypotenuse”(直角三角形之斜边)。

SLING框架语义学

SLING采用的语言学理论是框架语义学,这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利用语义框架、语义网络来理解词汇意义,而非语法句法分析。它把句子作为一个语义框架,语义框架中词元的语义类别不同,与之相关的语义角色的名称就不同。

如在以下示例中,例句可以被简单粗暴地划分为三种成分让SLING归类:实体(人物、地点、事件等)、度量(日期、距离等)和其他概念(动词类成分等)。

语义网的概念

语义网的概念是由万维网联盟的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在1998年提出的一个概念,实际上是基于很多现有技术的,也依赖于后来和text-and-markup与知识表现的综合。其渊源甚至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的Collins、Quillian、Loftus等人的研究,还有之后70年代初Simon、Schamk、Minsky等人陆续提出的一些理论上的成果。其中Simon在进行自然语言理解的应用研究时提出了语义网络(Semantic Network,不是现在的Semantic Web)的概念。当时人们甚至发明了以逻辑为基础的程序设计语言Prolog。
蒂姆·伯纳斯-李在2006年普林斯顿大学演讲和后期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他最初将这种智能网络命名为语义网或许不够贴切,也许更准确的名称应该是数据网(外语:Data Web)。
语义网就是能够根据语义进行判断的智能网络,实现人与电脑之间的无障碍沟通。它好比一个巨型的大脑,智能化程度极高,协调能力非常强大。在语义网上连接的每一部电脑不但能够理解词语和概念,而且还能够理解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干人所从事的工作。它将使人类从搜索相关网页的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把用户变成全能的上帝。语义网中的计算机能利用自己的智能软件,在万维网上的海量资源中找到你所需要的信息,从而将一个个现存的信息孤岛发展成一个巨大的数据库。
语义网的建立极大地涉及了人工智能领域的部分,与Web 3.0智能网络的理念不谋而合,因此语义网的初步实现也作为Web 3.0的重要特征之一,但是想要实现成为网络上的超级大脑,需要长期的研究,这意味着语义网的相关实现会占据网络发展进程的重要部分,并且延续于数个网络时代,逐渐转化成“智能网”。

2021-03-15

阅读进度:3.1 记忆和语言

1. 什么是“心理词汇”?

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来讨论人们进行词语处理的心理行为。

2. 学习和记忆之间是什么关系?

记忆就是人脑对经验的反映,所以记忆可以说成是一种对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能力。

学习可以看成是获取关于世界新知识的过程,而记忆则是把学习到的东西保存起来,以便日后提取的过程。人类许多的知识都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通过经验逐步获得的。

学习是一个改变后续行为的过程,而记忆则是记住过去经验的能力。

3. 总结:学习者记住一个单词需要经历哪些心理步骤?

我们首先碰到它的声音或文字的外形,这就是记忆中感觉记忆。

其次是我们感觉到这个外形是一个我们所不认识的单词,这就是注意,然后就把它放到短时记忆里进行处理。

我们也可以利用英语构词法的知识来解读这个词。

如果学习者想要把它存起来,就需要练习。

4. 什么是SM?它和STM有什么区别?

SM是sensory memory,记忆中感觉记忆。

STM是short-term memory,短时记忆。

他们都可以叫做短时记忆,所不同的是STM保留信息的时间比SM略长一点,约2-15秒。

5. 你如何理解工作记忆?

一个有限的信息可以在它上面进行操作的认知工作平台。这个认知工作平台有一个中央执行器把有限的注意资源分配到两个STM缓冲器:一个叫语音环,处理以言语为基础的信息;另一个叫视觉-空间草图,处理视觉记忆。

6. “注意”这个环节牵涉到哪些方面的问题?

信息的选择;信息资源的容量;维持注意的水平。

7. 练习和记忆之间是什么关系?

练习牵涉到重复的频数,维持性练习基本上就是重复一个项目的次数,但是重复也可以有不同的做法,一种是集中练习,另一种是分布练习。

8. “遗忘”指的是什么?

遗忘主要是由于干扰。

阅读进度:3.2 语义网络

1. 心理词汇和书本词典有什么区别?

第一,如果语言是拼音文字,词典的组合方式是按字母循序排列先后的,这种组合方式对查阅词典的好处是避免直接地从头到尾去进行序列查阅。心理词汇不是按词语的形式,而是按意义来储存的。

第二,从内容上看,词典收录的词汇量视其体积而定,大的词典尽量收录更多的词汇。心理词汇则不同,它是个人大脑里的“辞典”,它反映的是个人的生活经验,因人而异,所以是个性化的。

第三,随着社会的瞬息万变,词汇的新陈代谢过程也在加速。词典所包括的词语在一定的时段里总是固定的,而心理词汇的数量则是动态的。

第四,心理词汇包含的信息往往会多于词典的。

第五,词典是一个一个孤立地对待词,如果不是兼收录同义词或反义词,很少有横向的联系。心理词汇在功能上相当于wordnet和framenet,按意义或概念组成一个庞大的语义网络,而且它又是个性化或民族化的。

第六,词典里,一个词位往往就是一个词条或次词条,而且有固定格式,心理词汇里应该还包括关于词语的所有语言信息:语义内容、词形和语法信息。

2. 什么是指称?

词语和客观世界的事物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表达这种关系的是指称。

3. 意义和所指有什么区别?

词典上所给出的意义,被指称的事物就是意义,和所指关系很密切,但是不完全是等同的。

有些词语是有意义的,但是却不知道它们的所指。还有些词是没有所指的。

指称是意义的一部分,但是指称中包含了比意义更多的东西。

4. 心理词汇如何组织?又如何提取?

一个概念在网络中是一个节点,这些节点之间具有分类的和属性的关系。分类关系体现为节点在网络的上位、下位和并列的关系,而属性关系则表明节点在网络的不同层面的各种特征。

心理提取有两种解释:

一种认为提取是通过串行检索来进行的。它认为我们在阅读中碰到一个词,就会去查一个词表,看看它是否是一个储存在词表里的项目,然后再去提取其意义。

另一种是并行提取。它认为一个词的知觉输入除了激活那个词外,还可以同时地(并行地)激活几个候补词,最后才选定那个和输入词共享特征最多的候补词。

第三章结束

1. 为什么双(多)语心理词汇的每一个老师都应该关心的问题?

因为词汇始终是语言教学的一个中心。老师们的心愿是扩大学生词汇量,但是要让词语进入学生内心俺家,就必须了解心理词汇的组织和运作。

2. 总结:从心理词汇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采取哪些词汇教学策略?

词汇大纲和词汇教学法

词语语法

为语料库驱动

3. 词汇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在学习者内心里建立心理词汇和语义网络。这个网络必须有较多连接点,连接点多就是关系多,可以用来表示更丰富和饱满的思想。

4. 词语的浅处理和深处理分别指的是什么?

词语的外部结构和语音处理是浅处理,通过机械重复就可以保存在短时记忆里。

语义层面的处理是深加工。机械地重复念一个词或字符串的学习效果不如把意义联系起来好。

5. 如何建立个人语义网络?

心理词汇的组织和词典或词汇表的很不一样,首先它像一个网络,里面有很多相互联系的节点,节点之间可以相互激活,从而便于提取和使用;其次是这个网络可能是分层次的,或是网络中的节点之间是有不同距离的,距离越近就越容易激活或扩散。

第一,个人语义网络是接触语言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心理机制,只懂母语的NS会构成其L1心理词汇,而另一种语言的学习者就会构成其L2心理词汇。

第二,个人语义网络是动态的,具有递加性的特点,不但是词汇量逐步增加,而且一些词语的意义、搭配也是不断扩充的。

第三,个人语义网络的组织,必须符合经济性的原则,提高其聚类构成的水平,同时缩短其节点之间的距离。

第四,个人语义网络储存的当然是意义和形式的配对。

6. 为什么学习者往往会回避一些“难词”?

因为两种语言的词条并非绝对等值的(一种词条往往有不止一种译法);两种语言的等值词条往往有不同的、可以容许的语法环境;两种语言的等值词可能属于不同的词类;等值词是“假朋友”,根本就没有等值词。所以学习者往往会回避一些“难”词,特别是那些在L1里为空白的词,这等于说在那样的情况下,没有建筑L2知识的基础。

7. 什么是“习语原则”?

文本中的单词是不能随机地一起发生的,在任何语言里,语言使用者都掌握很多事先构建好的短语,供他们一起使用,虽然短语里的单词也可以细分为一些片段。

8. 什么是“语义韵”?

是词语搭配的一种延伸,它不但要求一些特定的搭配词,而且延伸到搭配词的一些概括性较高的意义集;在词语搭配中,节点词应该是中性词,而不是本身就带有色彩意义的词;语义韵的研究必须以语料库语言学为基础,其基本理念是,语料库使用KWIC的检索方法;语义韵属于语用和修辞范畴,可以有意违反,以取得一些讽刺的作用。

9. 什么是“类联结”?

类联结也是一种搭配,不过它的词条的联结是语法性的。

既然一个词条可以启动另一个词条,那么它也可以启动某一特定的语法功能。

一个词或词列在一个组别里或更高级的层面上保持(或丧失)其语法伙伴。

一个组别里的词或词列所要求(或避免)的语法功能。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