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玉米种植技术(玉米种植技术与管理是什么?)

时间: 2023-03-21 00:58:51

玉米种植技术

1、种子处理:利用抗旱型复合种衣剂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增强根系的活力和自身抗逆性,提高种子吸水保水力。

2、整地:采用麦秆覆盖等方式减少水分蒸发,保住空气沉降水,提高土壤墒情;

3、播种:因地制宜,适时播种;

4、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并与化肥配合施用,从而达到以肥调水,使水肥协调,提高水分利用率;

5、适期套种,择期壁旱:利用玉米苗期较耐旱的特点,实行麦田套种,使玉米的需水规律与自然降水基本吻合,可基本满足玉米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

6、蓄

玉米种植技术与管理是什么?

玉米种植技术与管理是:

一、选地、整地与施足基肥

1、选地

玉米是喜肥水、好温热、需氧多、怕涝渍的作物,过酸、过粘和瘠薄的土壤都会使玉米生长不良。因此,选地以排灌方便、便于管理、PH6.5-7之间、肥力中等以上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

2、整地和施基肥

整好地是保全苗的前提条件。选地后进行深耕耙平,一般要做到两犁两耙,耕作层深30厘米以上,以达到“地平、土细、墒足、肥高”的整地质量要求。

二、种子处理与播种

1、选用良种

适合本地的良种应是高产稳产,品质良好,抗病抗倒,又能适合市场需求,销路好。一般直播田每亩用种量1500-2000克。

2、种子处理

播前晒种3-4小时,一般用50-55℃的温水浸种10-15分分钟,冷却后再浸6-8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1-2次即可播种。

3、播种规格

种植密度须从品种、播期、土壤肥力、栽培条件等多种因素考虑。玉米株型有两种:平展型和紧凑型。平展型品种宜稀植,一般亩植3000-3500株。紧凑型品种宜密植,一般亩植4500-5500株。

4、播种

玉米由于温度较高,一般采取直播栽培,而较少采用育苗移栽。具体方法是起畦种植,畦宽120-140厘米(包沟),畦高约20厘米左右。

在畦面上开两行间隔50-60厘米的浅沟,将已处理好的种子每点双粒播于沟中(按株距),边播边盖土,盖土1寸并踏实。

三、需肥规律

玉米对氮、磷、钾需求量多,全生育期对三要素的吸收量以氮多,钾次之,磷较少。因此玉米的施肥以增施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磷、钾肥应在前期施用。如果肥量不足,应主要用在拔节和开花期。

四、田间管理

1、苗期的管理

玉米苗期是生根发叶和茎、节、叶分化形成的营养生长时期,根系的大部分在此时形成。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做到苗全、苗齐、苗壮,为穗粒期的生育打好基础。

2、穗期的管理

穗期田管目标是:攻秆、攻穗、严防缺水脱肥,使植株整齐、茎节粗短、叶片宽厚,根粗量多,雌雄穗发育好。

水肥管理:在8-9片叶时,进行第二次追肥,即施攻秆肥,这次肥量占总施肥量的25%左右,每亩施复合肥10公斤加氯化钾7.5公斤,施肥方式为条施。

在14-15片叶时(大喇叭口期),进行第三次施肥,即施攻穗肥,这次肥量占总施肥量的35%左右,每亩施复合肥20公斤加氯化钾10公斤,结合大培土施用。

雨水多的地区,要注意开沟排水。喇叭口至抽穗期是玉米螟为害的危害期,都要喷施500-800倍敌百虫或杀虫双+Bt粉混合喷施,防治玉米螟。

中耕培土:为防止土壤板结,消灭杂草,提高根系的生长机能,促进根系的多发和深扎,穗期要根据土壤和杂草情况进行中耕、培土。

3、抽穗结实期的管理

抽穗开花和灌浆时应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满足植株对水分的要求,但灌水切忌漫灌,以灌跑马水为好。雨天注意排水,以免积水缺氧伤根。

玉米开花期,如遇不良天气,应进行人工授粉2-3次,一般在晴天上午9-11时进行,可减少缺粒和秃顶。

五、病虫害防治

原则上以防为主,综合防治,在管理上要早发现早防治。玉米病害主要有大小叶斑病、锈病、纹枯病等。虫害主要有玉米螟、粘虫、玉米蚜、棉铃虫、小地老虎等。

药剂防治上,大小叶斑病、锈病可用50%多菌灵500倍、纹枯病可用5%井冈霉素500倍液喷施。

玉米螟、粘虫可用10%氯氰菊酯2000倍加Bt粉800倍、玉米蚜可用20%康福多3000倍、棉铃虫可用Bt粉800倍加天力粉剂800倍喷杀。

六、收获

根据不同的栽培目的,玉米的收获期不同。鲜食甜糯玉米全生育期春、秋植80-85天,夏植70-80天,冬植90-100天。一般在授粉后16-22天收获,夏种16天,冬种22天,采果后要及时供应上市。

如何种植玉米

玉米许多人都吃过,那么你知道玉米是怎样种植的吗?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种植玉米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种植玉米的方法 一、选地

1、水浇地玉米应选择地势平坦、结构良好、透气性好、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

2、覆膜玉米可选择肥力中等以上的旱平地、山根地、水平梯田、二阴地、轻度盐碱下湿地、高寒漫甸、一水地,切忌选择陡坡地、涝洼地、重盐碱地、犯风地。

二、整地施基肥

有条件的地区应进行秋施肥、秋翻地和秋冬汇地。结合前茬秋翻亩施农家肥2000—2500kg,翻后及时耙耢拖平,拣净根茬,做到地平、土细、无垃圾、无根茬。

三、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1、选用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纯净度高、发芽势强、发芽率在90%以上的种子。

水浇地玉米:在有效积温2700—3100℃的地区,主要选用硕秋5号、硕秋8号、登海9号、郑单958、试117等品种;在有效积温2300—2700℃的地区,主要选用试117、四单19等品种。

覆膜玉米:在有效积温2900—3100℃的地区,选用硕秋8号、登海9号、沈试29等品种,在有效积温2700—2900℃的地区,选用硕秋5号、硕秋8号等品种;在有效积温2500—2700℃的地区,选用试117、硕秋5号等品种;在有效积温2300—2500℃的地区,选用四单19、试117等品种;在有效积温在小于2300℃的地区选用吉承单3、硕秋2号、硕秋3号等品种。

2、选购包衣种子。没有进行包衣的种子要进行精选、晾晒和发芽试验,做到种子无杂、无劣、籽粒饱满。播前用40%拌种双(或甲霜灵)按种子重量的0.3%拌种防治黑穗病;用50%甲胺磷乳剂100g兑水5kg,拌种50kg,拌后闷种3—4小时,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四、播种

播期:水浇地米4月20日至5月初播种;覆膜玉米比当地露地玉米早播7—10天。

播量:每亩播种量为3—3.5kg

施种肥:每亩施玉米专用复合肥20—25kg、硫酸锌1—2kg;或每亩施磷酸二铵12—15kg、尿素3—5 kg、氯化钾或硫酸钾5—7 kg、硫酸锌1—2kg。

播种方式

水浇地玉米:平展型玉米株行距30—33×50cm,亩保苗4000—4500株;紧凑型玉米株行距为27—30×50cm,亩保苗4500—5000株;

覆膜玉米:平展型玉米大垄80cm,小垄40cm,株距30 cm,亩保苗3700株左右;紧凑型玉米大垄70cm,小垄30cm,株距30cm,亩保苗4000株左右。

播种后,每亩用48%拉索乳油200—250mL,兑水30—40kg或用50%乙草胺乳油100—150mL兑水30—40kg均匀喷地表。覆膜玉米随喷药随覆膜。

五、田间管理

1、苗期

水浇地玉米:要及时间苗、定苗及中耕除草,3—4片叶时间苗,5—6片叶时定苗,并结合间定苗进行中耕除草。6—7片叶时(拔节前)追施拔节肥,结合趟地每亩追施尿素10—12公斤,随后浇水。

覆膜玉米:田间出苗50%时,上午10时前和下午4时后进行分期分批放苗,并及时用湿土封住破口。见4—5叶时定苗,见6—7叶时追施拔节肥10—12公斤/亩,在每四株中间打孔15cm深进行追肥,覆土。

2、大喇叭口期

追肥:玉米长到13—14片叶进行第二次追肥,亩追施尿素20公斤,水浇地在两株玉米中间或在玉米两侧挖10 cm深追肥,覆土,并适时浇水。覆膜玉米在膜外挖10 cm深坑进行施肥。

防治粘虫和玉米螟:用甲拌磷颗粒剂撒入喇叭口中,每株7—8粒,亩用量1—1.5公斤。

揭地膜:地膜玉米到封垄期,为了让地膜玉米接纳较多的雨水,促进后期生长,及时揭去地膜,一般在7月中下旬。

3、后期管理。玉米灌浆期要根据降雨情况适量浇水,进入蜡熟期要进行站秆剥皮晾晒,减少水份。并要适当晚收,促进籽粒饱满,增加粒重。

种植玉米的技巧 选种.选择颗粒完好,个大,没有遭过病虫害的玉米作为种子.

在田间除草,挖好坑.行列对整齐.

将玉米种子按每个坑2颗左右放进坑里.

给每个坑浇水.施肥.

玉米苗长到膝盖高时,注意除草,除害虫.

等开花后,就开始结果了.玉米成熟后,就可以采摘了.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